山姆的“中年焦慮”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柳二白
去年在會員店熱潮中風光無限的山姆,今年轉瞬就要“焦慮”。在價格屢被提及的當下,在消費者熱衷比價比質的當下,還有像“盒馬”一樣窮追不舍的友商們,山姆也不得不用“近9億元的成本重新投資到商品價格上”。所有人都鉚足了勁,價格成為必須逾越的鴻溝。
山姆的“中年焦慮”
自1996年在深圳開出第一家門店,入華已經38年的山姆已到中年,經過多年的積累與不斷打磨,山姆加快展店速度,也有了驕人的成績,正向更高更遠奔去。消費風潮飄忽不定,山姆不敢一意孤行,不得不重視消費者的需求,把價格提到重要日程。
這一切似乎始于盒馬的“移山價”,在盒馬率先打出價格拳后,開始巋然不動的山姆不容思考太久只得應戰,山姆雖沒有給出“踏馬價”這樣遐想萬千的口號,但還是下調了相關產品的價格。盒馬窮追不舍,至今仍把“移山價”高高掛在商品上。
盒馬意外放“馬”,讓山姆加快了價格重塑的進程。在當前的消費趨勢下,就算沒有盒馬,山姆早晚要在價格上付出一些代價。消費者的需求,就是零售商的需求。盒馬的出現,讓山姆被動應戰,過后看,山姆提前了重塑商品定價體系的時間表。任何一件事情,像硬幣的兩面,有反也有正。
沃爾瑪日前公布了2024財年第四季度(2023年11月1日-2024年1月31日)的業績,山姆會員店同比僅增長2%,較之前的增長幅度下降了許多。中國市場應是沃爾瑪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四季度的弱增長,讓山姆不得不重新審視消費者的需求。
山姆把幾十款會員日常購買的商品下調了價格,消費者擊掌相慶,甚至用“窮鬼三件套”這樣帶有自嘲意味的名字來匹配在山姆值得購買的商品。
價格與品質從不是相互抵觸的兩極,火眼金晴的消費者容不下半點瑕疵。山姆正在一條窄巷中行走,一邊是價格,一邊是品質,哪邊都不能決堤,同時還要建起更高的競爭壁壘。原來只想服務好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顧客的山姆,此時不得不有了更高的挑戰目標。山姆的后面,還有那些年輕的追逐者們,他們也舉起競爭的大旗,直指山姆。
山姆一直用量大價低的策略售賣商品,但對普通的中國家庭,包裝實在太大了。如59.8元的瑞士卷,有16片,雖然每片不到四元,但要趕在保質期之前吃完,三口之家平均最少吃五片,實在不少。沒吃完壞掉,再省錢也是浪費。目前看,山姆暫時不會更改包裝容量,這讓與山姆有許多同質商品的盒馬有了可乘之機,同是瑞士卷,盒馬8片,價格為29.9元,不收會員費的盒馬更顯優勢。價格之爭的前提是,品質相同,降價也降質,相當于自損競爭力。
山姆正在大量布局門店,意欲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它一路快跑的同時,還得關注消費變化。中年的山姆不僅要雷厲風行,更要穩重沉穩。
消費者到底要什么
消費者當然要價格,當這條行業準則被推舉到無限大,或者被放大到舉足輕重的地位時,行業的風潮變得棱角分明起來。零售商們簇擁到價格的法碼上,只比誰的價格更低。一時間,折扣成為最強的風。零售商陷在價格的圍城里,恨不能一降再降。
當山姆把1.59KG的雞蛋賣到21.9元時,許多人歡呼的同時,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對比菜市場、甚至一些大賣場,山姆的雞蛋價格并無太多優勢,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山姆雞蛋的質量高嘛。山姆顯然并沒把普通大賣場和菜市場納入到自己的競爭視線內,但一旦對比起低價,消費者就循著低價的思路去了,他們就是要看誰更便宜。
這不是山姆的初衷,他們不希望目標消費者過分關注價格,或者只關注價格。當零售商陷到價格的漩渦里時,會越陷越深,很難掙脫出來。山姆一方面小心地維護價格體系,保持價格優勢,另一方面,他們也應創造出更多亮點,讓消費者能有更多不僅局限于價格的討論話題,也應更關注產品的創新。如果山姆與盒馬繼續膠著于價格,在一定階段內,受益的是消費者,長久看,當價格與成本無法達成平衡,又沒有新的替代品,最先損傷的可能是產品的品質。
其實誰都知道,消費者在意的是性價比。消費者需要在同品質之下,有更低的價格。如果不是產品利潤足夠大,大多零售商都很難實現一夜之間調低商品的價格,這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在源頭上找到利潤的空間。一味硬撐降價,同品質低價很難維持下去。
就在行業圍繞低價狂歡時,“品質”變得稀缺和可貴。一些零售商高舉折扣化,商品品質卻在降低,賣場管理也變得一言難盡。我常在線上購買一家零售商的小份烤鴨,送到家的烤鴨是熱的,包裝也近乎完美,但在線下購買時,當看到片烤鴨的員工半戴著口罩,露著口鼻,時常咳一聲的同時還往盒里裝鴨肉時,體驗感是極差的。這些與價格和折扣化無關,但連基本的賣場管理都做不好的零售商,就算價格再低,它還能走多遠呢?
胖東來因為顧客太多,擔心服務品質和商品品質下降,把一些專柜關停或縮短了營業時間。胖東來如此清醒。在與價格較勁的這場狂歡面前,希望能有更多的零售商保持理性的思考與反思,畢竟低價很容易辦到,有品質的低價卻要花大力氣。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去年年初的那場會員店狂歡盛宴,時至今日,“宴席”基本解散,留下數人,還是那些常客,那些趁熱擠進去的人,又都以各種理由離場了。
山姆雖然穩坐不動,但在這場盛宴里,山姆借此加快了展店的步伐,迎來了會員店的春天,也因此有了更高的增長。不過,發展平順的山姆在中國市場也有顯而易見的隱憂。
首先是會員費的門檻,260元的會員費阻擋住許多人的消費意愿。如何增加會員的續卡率和開卡率,是會員店恒久不變的議題。現在,是消費者在變通。那些無卡但有消費意愿的消費者,要么借卡,要么在網上購買一次性會員,得以順利進入到山姆。網絡上售賣一次性單卡的信息多如牛毛,還有低價售賣副卡的商戶。僅靠山姆的會員卡,就讓眾多個人和商戶獲利。
另一面,與山姆赤膊相爭的盒馬取消了會員制,盒馬大開門戶,同品類商品的價格極具優勢。目前盒馬還無法與山姆抗衡,如果盒馬能找到適合的經營方式,能在以品質為先的前提下,讓價格更具優勢,那么山姆自然會受到擠壓。到時會員費,真正成為一道進入山姆的門檻。
還有山姆的大包裝,畢竟份量大才價格低。但在當下,還有人口出生率日趨下降的未來,如此大的包裝可能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或許,這還得需要消費者變通,比如在社區內湊單,或熟人湊單,變相解決大包裝帶來的麻煩,這總讓山姆顯得被動。
在山姆看來,這些問題目前還算不上問題。但日積月累之下,市場變化之下,消費者的意愿轉變之下,這些問題都終將會演化成一座壓頂大山。
低價旋風如此強勁,專注于低價的零售商能走多遠,取決于零售商的價值觀:是否真正用供應鏈的優勢取得價格的優勢,真正用質優價低的經營策略取悅于消費者;還取決于零售商與消費者的消費意愿有多契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