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飲第二股”上市即破發,一年賣出10億杯
出品/聯商網
作者/西泠雪
繼奈雪的茶之后,茶百道正式成為“新茶飲第二股”。
4月23日,新茶飲品牌“茶百道”母公司四川百茶百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2555.HK。這也意味著,茶百道成為登陸港交所的“加盟制茶飲第一股”,也是迄今為止2024年度港股最大IPO。
茶百道發行價為17.5港元/股,開盤價為15.74港元/股,發行市值超200億港元。但上市首日,茶百道破發,開盤跌逾20%,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38%。截至4月23日收盤,茶百道報12.8港元/股,跌26.86%,市值為189億港元。
在上市前,茶百道曾宣布全球公開發售約1.48億股股份,其中公開發售部分為733.56萬股,國際發售部分約為1.404億股。此外,還有超額配售選項涉及的311.56萬股股份。此次全球發售凈籌集資金約為24.63億港元,每手交易單位為200股。
茶百道招股書中還提到:募集資金的5%將用于推廣自營咖啡品牌“咖灰”及在中國各地鋪設咖啡店網絡。未來三年計劃開設15家咖啡店,咖啡品牌將采取直營及加盟兩種模式,將同時包括超過50平方米的大型咖啡店及50平方米以下、用于快速取餐及外賣的小型咖啡店。
01
“新茶飲第二股”的成長之路
2008年,第一家茶百道在成都誕生。
2010年,“茶百道”商標注冊,同時推出了新品牛奶燒仙草,在成都學生群體里掀起了購買熱潮。
2016年,茶百道開放成都地區加盟,同時進行了第一次門店升級,確定“鮮果與中國茶”的品牌定位。
在成立的前8年,茶百道門店數量僅100家,直到2018年,茶百道開放全國加盟,正式開啟全國擴張之路。
從門店數量來看,2019年至今的五年內,是茶百道門店數量增長最快的五年,2019年末,其門店數量剛剛突破500家,2021年則突破了5000家,兩年時間內實現了10倍的增長。
2021年-2023年,茶百道分別有5077家、6361家、7801家門店,這意味著,兩年時間里,茶百道新增近3000家門店。
截至去年年底,茶百道門店遍布全國31個省市,實現各省份及縣級城市的全覆蓋。其中,二線及以下城市的店面已有4876家,占比超六成;四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比重也從2021年的18.6%攀升到2023年的22.2%。
截至2024年4月5日,茶百道門店數已經達到8016家。
隨著中國新式茶飲企業迎來了出海的爆發期,茶百道也在積極布局海外市場。2024年1月,茶百道海外首店落地韓國首爾。
同在1月,茶百道在成都以“咖灰”品牌開設了首家直營咖啡店,主要供應咖啡、貝果、漢堡及其他烘焙食品。
據招股書顯示,2023年茶百道一共賣出10.16億杯奶茶,門店總零售額達169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3年零售額計,茶百道在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中排名第三,市場份額達到6.8%。
招股書還顯示,2021年-2023年,茶百道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6.44億元、42.32億元、57.04億元,2022年、2023年的營收增長分別為16.1%、34.8%,復合年均增長25.1%。
此外,2021年-2023年,茶百道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9億、9.7億和12.6億元,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18.2%,2023年的經調整凈利率達到22%,這一盈利能力已經大幅超出了同業(一般在15%以下)平均水平。
按此增長速度保守預計,2024年度茶百道凈利潤將達15.3億元,以此次IPO發行后市值計算,其發行后市盈率約為15倍。按照機構的預計,2025年預期市盈率約為12.8倍。
有分析認為,茶百道剛上市便具備了“高成長性、高盈利能力、低估值”的屬性。
02
靠加盟“狂奔”
值得注意的是,茶百道以加盟模式為主,其99%以上的門店均是加盟門店,其收入也主要來自加盟商。
《招股書》顯示,茶百道的收入來源包括:銷售貨品及設備;特許權使用費及加盟費收入;直營店收入等。
在茶百道看來,加盟模式是其業績快速增長及成功的關鍵,一方面通過與加盟商的合作擴大了業務規模,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加盟模式確保消費者獲得一致、滿意的產品與服務。
據悉,茶百道加盟商需經登記初篩、在線測試及面試層層篩選,門店選址、設計裝修也需經官方檢查及批準,加盟商自身及門店員工還要接受統一培訓。
茶百道表示,每家門店都至少擁有四張培訓結業證書。
官網顯示,開一家茶百道門店的品牌授權費、培訓費、設備費等費用加起來,至少需要27萬元,這還沒算上房租和門店裝修等。此外,運營服務費還需分區段每月上繳。
另據媒體測算,一家開在二線城市的茶百道加盟店,按4人/店計算,除去城市平均的水電房租成本后,大概開店6年后才能回本盈利。
不過,茶百道靠加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頻頻被曝食品安全問題,對于加盟體系而言,有時加盟商也存在不可控因素。
2021年9月,“茶百道使用過期原材料”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此外,也曾有媒體曝光茶百道以植脂末代替真奶。
今年“3·15”期間,湖北經視記者臥底茶百道位于武漢的一家門店,曝光其員工擅自篡改買剩食材的保質期標簽,且避開督導巡店的時間。
隨后,茶百道官方在“3·15”事后致歉,聲稱“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迅速關閉涉事門店”,且將持續推進門店排查。
茶百道也承認加盟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無法確保營運所涉的加盟商、雇員及其他第三方會遵守企業的內部政策及指引。
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專家孟立聯表示,茶百道現在很強勁,如果能夠持續保持,將成一重要且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加盟模式是品牌推廣的重要方式,機會與風險同時存在。如何控制風險,放大機會,對所有加盟模式都是一種考驗。
03
頭部品牌競爭白熱化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中國的飲品店市場規模由2018年的1360億元增至2023年的3839億元,年復合年增長率達到23.1%。此外,在中國前十大購物區中,每個購物區的中心一公里內約有50家現制茶飲店;在中國十大購物商場中,每家購物商場內平均有10家現制茶飲店。
茶飲品牌的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除了茶百道,還有多個品牌被傳上市或已遞出招股書,包括霸王茶姬、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甜啦啦等品牌。
今年1月2日,2024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古茗和蜜雪冰城就雙雙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據古茗招股書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收入55.71億元,同比增長33.9%,凈利潤為10.02億元。而2022年全年,古茗收入為55.59億元,凈利潤為3.92億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通過大規模加盟,古茗全國門店總計9001家,較去年同期增長35%。
而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全球門店數量超36000家,覆蓋中國及海外11個國家。
據招股書顯示,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九個月,蜜雪冰城分別實現了136億元、154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31.2%、46.0%,凈利潤分別為20億元、25億元。
近日,一心想做“東方星巴克”的霸王茶姬,被路透社曝出年內將赴美上市。
不過,這不是霸王茶姬第一次被傳要赴美上市,早在2023年7月時,彭博社就曾報道霸王茶姬在謀求赴美上市;當時國內媒體向企業求證后,得到的回復是“目前沒有任何明確的IPO計劃”。
有行業人士指出,新茶飲扎堆奔赴港交所謀求IPO,可見競爭的白熱化已經從跑馬圈地的街邊小店“卷”到了資本市場。
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表示,茶飲行業現在處于探索期與成長期共振階段,新茶飲成立時間都較短,體系處于構建階段,大部分企業處在建立品牌形象、尋找合作伙伴、建立分銷渠道階段。一部分企業完成前面的探索,轉入供應鏈管理和制定生產庫存管理階段,個別企業已經能夠獨立出海。處于探索階段的企業需要快速規模化,轉入比拼供應鏈能力,避免在下一階段被邊緣化,千店萬店口號此起彼伏。
王國平也指出,茶飲品牌都想在探索期和成長期階段做大做強,在行業進入成熟期能夠有一席之地。一些茶飲企業尋求上市融資來達到加速發展狀態。然而伴隨著頭部品牌的快速下探,競爭加劇,這些茶飲企業的增量空間面臨被封殺的狀態,估值空間也會被打掉不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