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江湖菜相關門店超3.6萬家,賽道進入穩步擴張期
出品/紅餐智庫
作者/紅餐產業研究院
誕生于重慶民間的江湖菜,如今已進入擴張期。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江湖菜,紅餐產業研究院聯合供應鏈企業新雅軒推出了《江湖菜發展報告2024》。
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主打“江湖菜”的品牌。并且,隨著江湖菜的關注度逐步上升,由江湖菜延伸出來的“泛江湖”概念也正在被進一步普及,江湖味型、“江湖風”的烹飪技藝、“江湖風”的裝修場景以及江湖文化等被各大餐飲品牌廣泛應用。
那么,江湖菜呈現出哪些發展特征?近年江湖菜興起的助推因素有哪些?江湖菜賽道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近日,紅餐產業研究院聯合新雅軒推出了《江湖菜發展報告2024》,帶大家一起洞察江湖菜賽道的發展新動向。
01
全國江湖菜相關門店超3.6萬家,
賽道進入穩步擴張期
“江湖菜”一詞大約在20世紀80年代誕生于重慶民間。因此,在多數人的認知里,江湖菜指的是重慶江湖菜。但隨著江湖菜的進一步發展,其概念不斷被延伸,食材上已不局限于“江湖”食材,地域上亦不拘泥于川渝地域,江湖菜的菜品口味和烹制形式也不斷豐富,江湖菜的“泛江湖”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悉和認可。
經過多年的發展,江湖菜已經形成八大系列產品,分別是辣子系列、麻香系列、泡椒系列、酸菜系列、燒煮系列、腌臘系列、干鍋燒烤系列、砂鍋系列。除了這八大系列之外,江湖菜還在不斷創新。如部分菜品還結合現代飲食健康理念,減少油脂和鹽分的使用,以滿足更廣泛的消費需求。
江湖菜的菜品具有食材新鮮、口味重、鍋氣足等特點,深受諸多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得益于江湖菜群眾基礎廣、選材靈活易創新等因素的助推,市場對江湖菜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特別是江湖菜具有較強的夜宵屬性,既有熱鬧煙火氣的社交氛圍,可滿足小聚場景,又有上癮味型,在即將到來的夜宵旺季,或有望催生出下一個夜宵爆品。
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全國江湖菜相關的門店數已超過3.6萬家。近五年來,全國江湖菜相關企業數量也一直保持著正向增長。據企查查數據,2023年全國江湖菜相關的餐飲企業存量超7,000家,同比增長9.1%。2019—2023年,全國江湖菜相關企業存量年復合增長率為10.9%。江湖菜賽道已進入穩步擴張期。
1.超六成江湖菜門店在西南地區,全國化發展有待加強
從區域分布來看,江湖菜門店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門店數占比高達64.7%。其次是華東、華中地區,門店數占比分別為12.2%和7.6%。由于市場上大部分江湖菜發源于重慶,菜品口味以川渝口味為主,且此前江湖菜的市場教育并未推廣到全國,因此,江湖菜門店主要集中在川渝地區。未來,江湖菜在全國化發展上仍需加強。
從線級城市分布來看,新一線城市的江湖菜門店數占比最高,為50.6%。其次是二線城市和三線城市,門店數占比均超過了10%。
2.九成以上品牌的門店數在10家及以下,品牌化發展還有較大空間
目前,江湖菜品牌以中式正餐為主,規模化程度相對低。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門店數在5家及以下的江湖菜品牌數占比為85.7%,門店數在6~10家的品牌數占比為8.4%。也有少部分江湖菜品牌的門店數突破了50家,這部分品牌數占比為0.9%。但總體來看,江湖菜品牌多而分散,集中度相對較低,連鎖化率提升空間較大。
在人均消費方面,江湖菜門店的人均消費主要集中在30~80元區間,占比超六成。近年來,也有部分江湖菜品牌通過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向更高的價格帶探索。
3. 江湖菜賽道有部分品牌冒頭,多數發源于川渝地區
近年來,隨著餐飲創業者對江湖菜的進一步挖掘,已經有部分主打江湖菜的品牌發展較為快速,如炒老板泡椒三絕、先啟半步顛小酒館、石灰石燒雞公等品牌的門店數已突破了200家。
這些江湖菜相關的品牌大多發源于川渝地區,如炒老板泡椒三絕、石灰石燒雞公、斗鳴雞公煲、芭夯兔、陳蹄花等品牌發源于成都,徐鼎盛民間菜、楊記隆府、陶然居、民間糧倉、李子壩梁山雞等品牌發源于重慶。此外,也有少數品牌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起家,如天辣小酒館、麻六記等。
02
江湖菜爆品頻出、經營模式靈活,
賽道前景廣闊
近年來,江湖菜品牌通過打造爆品、運用鮮活食材、營造沉浸式消費場景等方式進行差異化突圍。上游供應鏈企業也開始關注江湖菜,為江湖菜品牌簡化出餐流程、洞察市場趨勢等方面提供助力。
江湖菜賽道主要呈現了以下亮點:
1.江湖菜產品豐富,易打造爆品
江湖菜食材選料廣泛,烹調技藝和調味手法多樣多變,因此,江湖菜產品的種類十分豐富。很多江湖菜產品不僅可以作為正餐餐廳里的一道菜,還可以作為爆品單獨打造。比如,源于江湖菜的酸菜魚和烤魚已發展成獨立的細分賽道。
除了酸菜魚和烤魚,來鳳魚、璧山兔、毛血旺、尖椒雞、辣子雞、水煮魚、雞公煲、蹄花、回鍋肉、鱔絲、麻婆豆腐等產品也成為不少品牌的爆品打造對象,甚至有些品牌直接在品牌名稱或門店名稱中加上了爆品菜名,以提升其在消費者眼中的辨識度。
如鳳驛來鳳魚璧山兔、萊憶八零、耿山城等品牌主打來鳳魚和璧山兔;磁盛天毛血旺、小渝快毛血旺、渝小丁毛血旺等品牌主打毛血旺;秦阿哥尖椒雞、陳有良尖椒雞、廚二尖椒雞等品牌主打尖椒雞;林中樂辣子雞、春山居特色辣子雞等品牌主打辣子雞;而陳蹄花、易老媽蹄花、申記蹄花湯等品牌主打老媽蹄花。
即使主打同類爆款產品,品牌也會從口味、烹飪手法上打造差異化。如老街兔的招牌菜是鮮鍋兔和干鍋兔,口味麻辣鮮香;而老來福酸湯兔的招牌菜酸湯兔,則是不辣的酸湯口味。
2.鮮活食材成亮點,“土貨”食材塑造差異化
江湖菜品牌不僅通過“爆品+江湖菜”的產品策略來提升自身競爭力,而且還強調活魚、鮮雞、鮮兔、活蛙等鮮活食材的應用,以此提升消費者的用餐體驗和信任度。例如,聶發財來鳳魚的門店內有標注每天活魚、鮮雞、鮮兔等食材的到店時間;椒愛水煮魚川菜選用當日配送到店的鮮活黑魚來做水煮魚;魚酷活魚烤魚則采用“現選現稱、現殺現烤”的方式來確保食材的新鮮。
除了新鮮食材之外,部分江湖菜品牌還會主打“土貨”食材來塑造差異化,如一場稻田盛宴、隱小二等品牌主打土鯽魚、土青蛙、土黃鱔等產品。
3.江湖菜包容萬象,經營模式靈活
在經營模式上,江湖菜展現出了較強的包容性和靈活性。既可以直接作為中式正餐餐廳的主打菜品,又可以被做成米飯快餐店的小份菜或者蓋碼飯,還可以做成粉面店的現炒澆頭。因此,無論是大型正餐餐廳,還是小型快餐店、小吃店、火鍋店、小酒館等,江湖菜都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
如中式正餐賽道的代表品牌有楊記隆府、陶然居、民間糧倉、徐鼎盛民間菜、周麻婆、椒愛水煮魚川菜等;米飯快餐賽道的代表品牌有炒老板泡椒三絕、皇天椒水煮肉片等;小酒館模式的代表品牌有天辣小酒館、先啟半步顛小酒館、醉小酒館等;芭夯兔、李子壩梁山雞等品牌主打有料火鍋。
此外,部分粉面品牌也將江湖菜或者江湖味型融入產品之中,如萊得快、五爺拌面、蒙自源、五谷魚粉、曾三仙米線、池嬢拌粉等。
而且,江湖菜在夜宵消費場景也較適用,如辣子系列、麻香系列、泡椒系列、酸菜系列、燒煮系列、腌臘系列、干鍋燒烤系列、砂鍋系列既可以單獨成菜又可以搭配出現,鍋氣十足。目前,很多夜宵大排檔也會選擇江湖菜作為主打菜品,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喜愛。
4.“新中式”“江湖風”的裝修場景,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
近年來,隨著“國潮”文化的興起,“國潮”“新中式”“江湖風”等風格也越來越受消費者的歡迎。很多江湖菜相關的品牌從門店環境、產品、服務等多方面融入“新中式”“江湖”“武俠”等文化元素,營造出了強烈的江湖氛圍。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拍照打卡的需求,更能通過多種江湖元素、民俗文化元素,為消費者帶來沉浸式的用餐體驗。
圖片來源:楊記隆府官方微信公眾號
例如,周掌門江湖飯局在門店內設置算命卜卦、糖人鋪子等傳統的娛樂項目,讓消費者在用餐之余,也能體驗到古代的文化和娛樂方式;回水鎮在門店設計上融入了復古的門神貼畫、福字窗花、踩水車等元素,給消費者帶來一種懷舊、親民的體驗;楊記隆府上海店則在門店增設了楊記酒肆,突出江湖風的場景。
5.供應鏈體系日趨成熟,江湖菜標準化建設逐漸完善
供應鏈建設方面,基于川菜多年的發展,以及酸菜魚、烤魚的持續流行,江湖菜在供應鏈建設上擁有一定的基礎,但專門為江湖菜提供服務的供應鏈企業并不多。近年,隨著江湖菜的興起,一些上游供應鏈企業也開始關注到江湖菜,著力為下游餐飲品牌提供食材、研發調味料以及預制食材等,江湖菜的供應鏈體系也逐漸走向成熟。
以專注“餐調訂制+預制食材”的新雅軒為例,新雅軒是國內少數關注江湖菜賽道的供應鏈企業之一,其創立于2010年,開創了中餐標準化訂制(ODM)模式。旗下主營“新雅軒”和“川肴妹”兩個子品牌,產品分別定位于“餐調訂制”和“預制食材”兩大板塊。新雅軒在傳統江湖菜味型基礎上,創研出品了“江湖味型系列”的復合調味料產品,適用烤魚、中餐小炒、火鍋、干鍋、小龍蝦、粉面、小吃、小酒館等多種經營模式,已為300余家頭部連鎖餐飲企業提供了標準化訂制服務,其中不乏江湖菜相關的品牌。
新雅軒不僅擁有豐富的“江湖味型系列”復合調味料產品,還研發了多款適用江湖菜的爆品預制食材,如川麻手撕雞、爆汁脆皮鴨、麻辣霸王雞等。其中,麻辣霸王雞還上榜了“第四屆中國餐飲產業紅牛獎”的“2024年度餐飲供應鏈金質產品”榜單。
近年來,為了讓江湖菜走出川渝,向全國化甚至國際化發展,很多江湖菜品牌都在尋找產品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如楊記隆府采用“一菜一醬料”的方案,在保證江湖菜口味的基礎上,八成以上菜品均實現了標準化。
與此同時,不少供應鏈企業也在為江湖菜產品和出餐模式的標準化提供助力。例如,針對江湖菜的調味料解決方案,新雅軒研創了“A+B+C”一站式標準化出餐模式,其中A包為復合調味料方案,B包為預制肉類食材方案,C包為門店新鮮食材。江湖菜品牌可通過“A+B+C”的組合搭配,標準化操作速烹出餐。這種出餐模式不僅簡化了后廚操作流程,而且還保留了菜品的新鮮口感和“現炒鍋氣”。
此外,該模式還具備多元創新性和靈活性,A包、B包、C包均可一料多用,利于品牌靈活組合使用,緊跟市場熱點,創新菜品。
在市場洞察方面,新雅軒的表現亦十分出色。為了深挖市場熱點美食,新雅軒定期開啟專項“尋味之旅”活動,洞察隱匿于市井的地方特色江湖味。例如,近期爆紅的天水麻辣燙,在3月初引起了新雅軒的關注。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數十次的實驗調配,在原料和工藝上不斷創新優化,新雅軒完美復刻出了天水麻辣燙的調味料。
圖片來源:新雅軒供圖
新雅軒以供應鏈領先速度,于2024年3月15日率先推出了天水麻辣燙調味料。從研發到出品上市總歷時在一周之內,這充分展現了新雅軒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快速響應能力。據紅餐產業研究院了解,已有多個麻辣燙品牌與新雅軒合作訂購天水麻辣燙調味料,部分品牌門店的天水麻辣燙產品已經在門店售賣。
在產品研發方面,新雅軒也表現出了較強的實力。目前,其擁有30多個系列產品,味型配方超4,000個,專業研發團隊人員達80余人,在全國擁有12個產品體驗中心。
據紅餐產業研究院了解,新雅軒新推出了“四季菜單”服務,該服務結合大數據分析、市場趨勢、自身龐大的味型配方,可為餐飲品牌提供每個季度較具潛力的菜品選擇、呈現形式以及味道全流程解決方案。
結語
雖然目前江湖菜的關注度較高,但仍有一些問題值得入局者關注和突破。如消費者認知度待提升、產品口味逐漸趨同、供應鏈建設仍待完善等。紅餐產業研究院針對賽道痛點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強化市場教育、深挖特色單品、夯實供應鏈、加強品牌化建設、拓展海外渠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