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優選,不讓百度省心
來源/零售公園
作者/葉子
百度優選的價值主張經歷了一次顯著的升級。
從"超會選"演變為"省心選",百度優選借助AI大模型,強調提供高效的購前決策、優質商品和無憂的售后服務。
這一轉變背后,顯露出百度對電商領域的深度整合愿景,以及顛覆傳統電商版圖的雄心。
按照百度副總裁、百度電商總經理平曉黎的期待,智能體(比如百度優選與慧播星)能讓大模型技術更普及, 給用戶消費體驗和商家經營效能帶來雙向提升。
百度的AI電商創新在理念上頗具吸引力,然而,實際體驗可能更多體現為一種防御性的自我救贖。
在電商產業鏈的復雜棋局中,生產供應、營銷推廣、履約配送等環節相互依存,單一營銷層面的創新難以全面提升效率。
尤其面對阿里巴巴、拼多多、京東等對手在AI技術應用上的深入布局,百度優選要想在競爭中突圍,并不會 容易。
百度優選含AI量究竟如何?
百度優選,百度移動生態的「智能電商」業務,自去年5月推出以來,就定位做搜逛推一體的智能電商平臺。
在百度AI電商的戰略中,智能導購和慧播星等智能體,頻頻成為宣傳推廣的焦點。
智能導購小優,專注于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利用百度的AI技術提供個性化推薦和決策輔助,滿足用戶的"省心選"需求。
用戶通過首頁商城進入智能導購,輸入如“我想買冰箱”等關鍵詞,小優會用總結性語言描述各品牌特點, 并提供相關品牌的購買鏈接。
同時,小優還會繼續詢問用戶幾個關鍵性問題,例如冰箱的開門方式、容量和能效等級,以更深入地了解用戶需求�;谶@些信息,小優進而推送相關的產品購物鏈接。
理想情況下,小優應該能夠準確捕捉并深入挖掘用戶的真實需求,輔助用戶比較不同商品、分析它們的優劣,并輔助用戶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
然而,小優目前對品牌的相關描述和分析過于籠統淺顯,缺乏深度和細節,在最受關注用戶需求洞察方面,表 現也顯得初級。
再來看看聚焦商家經營效能的慧播星,原本是希望利用生成式AI技術創造虛擬主播,讓直播帶貨實現自動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轉化率。
根據宣傳資料,虛擬主播能夠個性化地編寫和表達內容,并在直播時與觀眾互動,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這樣的互動不僅讓觀眾更愿意持續觀看,還能促進銷售和轉化。
隨便打開一個數字人直播間,比如選擇一個賣祛痘產品的欄目,你可以看到這位數字人主播會采用非常常規的直播帶貨話術來介紹產品。
她從男女長痘的特點區別以及時間引入,講述產品的成分、安全性以及針對性治療效果。她還會強調產品的優惠價格,并鼓勵用戶試用,承諾不滿意可退款。
積極的一面是,這位數字人直播在功能介紹的同時,穿插擬人化表達,如“效果杠杠的,感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挺好的,點個關注吧”,增加了逼真感。
在互動環節,數字人主播能夠進行基本的在線問答。比如你問“你是真人嗎?”它會回答:“我是數字人�!痹俦热� 你問“有黑頭能用嗎?”它也能進而解釋產品的適用性。
數字人主播在初步觀察時確實難以區分真假。但長時間觀看后語言漏洞就會顯現。例如,數字人主播預告 即將結束直播,但實際直播在預告后半小時仍在繼續。
智能體概念并非百度獨有
作 為AI與電商融合的產物,百度智能導購和慧播星展現了百度在智能體應用領域的探索成果。
智能體技術是百度在AI研究的前沿領域,對于公司的戰略轉型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創新并非百度所獨有,電商巨頭如京東、阿里、拼多多等也在AI領域展開了激烈角逐。
京東推出了與小優智能導購類似的京言AI助手,并在具有顯著成本優勢的數字人直播領域進行布局。
劉強東的數字人直播賣貨一度創下紀錄,“采銷東哥AI數字人”首播后,吸引了不少商家包括大品牌商 主動尋求合作,這也能體現京東在數字人直播領域的商業潛力。
阿里在自研大模型和智能助手等方面動作頻頻。淘寶星辰大模型,專為電商和生活服務場景設計,集成了內容創作、知識問答、決策規劃以及編程等多種能力。
阿里也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推出了定制化的AI工具。面對消費者,“淘寶問問”提供了購買鏈接推薦和多款產品比價服務。針對商家,AI電商產品“繪蛙”則提供了AI模特換裝、種草圖文生成等功能。
AI已成為業界公認的競爭利器。從內測能夠進行品牌講解的“AI搜”功能,到推出兼具AI直播腳本與直播間裝修兩大功能的“即創”,再到近期測試面向C端的AI電商服務 AI購物助手,抖音持續推進”A I驅動電商"戰略。
拼多多對AI電商領域的重視和投入也很大,一度爆出年薪百萬招兵買馬。盡管目前AI與電商的融合還處于探索期,但不難猜測,未來電商內容改造,會圍繞吸引顧客入店、交互服務和物流履約等三個核心環節來進行。
AI電商代表了一次深刻的"效率革命”,它的核心在于利用技術手段實現成本降低與效率提升。
即借助AI和大模型的應用,為平臺、商家、用戶和商品之間的互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高效體驗。
抖音后發制人,拼多多不甘示弱,就連小紅書也推出了AI智能筆記助手。面對這樣的市場態勢,百度需要深思如何在AI應用上打造差異化,提供獨特的用戶體驗,從而在AI電商的浪潮 中占據優勢。
營銷層創新解不了電商夢
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在主攻用戶體驗與經營效率的雙重提升,智能導購和AI主播正逐漸成為行業標配。
AI推薦系統無疑會為電商帶來新的流量入口,但技 術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仍需時間, AI 電商時代的全面到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電商產業鏈是一個包含生產供應、營銷推廣、履約配送等環節的復雜系統。例如,慧播星和智能導購等產品主要影響營銷推廣環節,它們是整個價值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并非決定性因素。
對于所有平臺而言,產業鏈的協同創新才是提升整體效率的關鍵。目前百度在電商領域的定位更傾向于導購平臺。它搜索界面選中的商品通常需要跳轉到京東完成支付。
京東憑借物流和供應鏈優勢建立了優秀配送服務;阿里通過電商平臺和金融服務建立了綜合商業生態;拼多多則通過社交電商模式吸引了追求性價比的用戶。
電商巨頭們在用戶信任、品牌影響力以及服務能力上都有著深厚的積累。百度要想在巨卷的電商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僅憑搜索和推薦算法的優勢顯然是不夠的。
這不僅涉及供應鏈整合、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產業閉環,更關乎用戶心智占領,商家生態構建以及平臺差異化定位。
事實上,百度的搜索流量具有即時性和泛化特點,這種情況不利于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培養用戶忠誠度。
為了增強用戶粘性,百度在科普筆記下了很多功夫。以“xx怎么選”作為案例演示,當你輸入冰箱、防曬衣、以及爽膚水等關鍵詞時,用戶會看到選購指南、精選筆記、品牌排行和全網 熱賣列表等信息。當然,搜索某些產品如油煙機、空調、手機、衣服時,廣告內容會首現第一列。
在今年5月底百度電商大會上,平曉黎提供了這樣一組數據:2023年,百度優選直播動銷商家數年同比增長309%,GMV年同比增長594%,直播交易用戶數同比增長469%,生成式AI帶來的交易占比達到了20%。在剛剛過去的五個月里,GMV年同比增長227%,月交易用戶數和動銷商家數分別增長了283%和242%。
表面上看,百度電商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評估一個企業或產品的市場表現和潛在價值,需要結合原始數值、市場總體規模、市場份額和競爭對手表現等數據。
只有同比增長的數據,是無法了解實際的業務規�;蛘w市場變化情況。
假設一個平臺的直播動銷商家數從10家增長到40家,年同比增長309%,這種增長雖然顯著,但相對于整個市場而言,商家數量仍然有限。相反,如果基數較大,即使增長率較低,實際增加的數量也可能非常可觀。
行文至此,一張羅列百度電商發展歷史的圖片又浮現在了眼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