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十幾年!阿里與騰訊的“墻”終于要拆了
出品/聯商網
撰文/孫堅
互聯網巨頭間的互聯互通再進一步,“淘寶購物,微信付款”已成現實。
01
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
9月4日,有消息稱,淘寶平臺將全面引入微信支付。
而就在下午,淘寶平臺規則大廳發布了《關于淘寶網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意見征集》。為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淘寶計劃新增微信支付能力。在意見征集結束后,淘寶將進行平臺規則調整,本次調整將覆蓋全體淘寶和天貓商家。
與此同時,美團外賣、美團酒店同步上線支付寶小程序。
對于“新增微信支付能力”一事,淘寶天貓方面回應《聯商網》稱,淘寶天貓始終秉持開放的合作理念,積極探索與各平臺之間的互通合作,不斷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讓消費者的購物更便捷、愉悅和高效。
與此同時,微信支付方面回應稱,目前與淘寶平臺商戶的功能適配正在開通中,具體上線時間請關注淘寶平臺公告。據了解,此前微信支付已與包括銀聯云閃付、京東支付、三大運營商旗下支付平臺、數字人民幣等陸續開展支付互通合作。
作為淘寶主要支付服務方,支付寶對于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持開放態度。支付寶方面表示,開放、協作、創新、共享是互聯網的基本精神,也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支付寶會與淘天集團繼續深化戰略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為廣大商家和消費者持續創造更大的價值。
目前,淘寶APP最新版本支持支付寶、云閃付、翼支付、數字人民幣、銀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以及找朋友幫忙付等多種支付方式,但暫不支持微信支付,預計后期將會進行全量展現。
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之前,已經進行了多次試水。如在近期,淘寶特價版APP已新增微信支付方式,用戶在淘特APP中將所需商品加入購物車后,結賬時會優先出現“支付寶支付”,但只需點擊“更換”,便能看到新增的微信支付和找朋友幫忙付。選擇微信支付后,不用復制鏈接,點擊后便可進行跳轉支付操作。而淘特接入微信支付并非小范圍內測,而是已經實現全量覆蓋。
早在今年2月,淘寶就已經針對微信支付進行灰度測試。在此前支持“微信掃碼支付”選項后,有多名網友發現部分淘寶訂單可以直接跳轉至微信支付進行付款。
對此,淘寶客服回應稱,微信支付是淘寶推出且在逐步開放的通過微信支付淘寶訂單的服務,僅針對部分用戶逐步開放,且僅支持購買部分商品時可選擇。
實際上,互聯網巨頭間的“拆墻”并非在一夕之間,而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方的博弈與平衡。
02
雙方拆墻史
騰訊與阿里之間的互聯互通,還要從11年前說起。
2013年4月,阿里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約18%股份,隨后微博成為淘寶營銷的另一重要渠道。而針對淘寶商品及淘寶賣家微信營銷問題,微信也進行過多次整頓。
2013年7月26日,微信封殺大批微信賬號,其中大部分是淘寶賣家微信公共賬號,隨后微信多次對淘寶營銷號與微信群進行封殺和屏蔽。
2013年11月22日,阿里方面宣布手機淘寶正式關閉微信跳轉至淘寶頁面通道,微信用戶點擊淘寶商品或店鋪鏈接,均會跳轉到手機淘寶的安裝頁面。而阿里社交軟件“來往”在發布之初,也遭到了來自微信的屏蔽。
2015年2月,支付寶錢包開通微信、QQ入口僅8個多小時后,便被微信封殺。不少商家反映,通過微信平臺開設的店鋪無法使用支付寶收付款。
到了2017年9月,騰訊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參加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洞見”論壇發表演講時稱,“微信支付不排斥另外一家(支付寶),反之可能就不是這樣了。”
同年9月,在阿里18周年盛大慶生活動前,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在談到支付寶和微信之戰時,直言這是好事。“支付寶曾有10年的時間沒有競爭對手,如果兩家公司攜手并進,就能促進整個社會無現金化以及信用機制的建立。”
隨著雙方生態進一步封閉,兩者在社交、電商、文娛、本地生活、移動支付、投資等方面都進行過激烈地競爭,互相對標。
在電商領域,雖然騰訊無法直接切入阿里腹地,但通過投資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平臺,開放流量資源,進行強勢圍攻。
在社交領域,騰訊手握微信、QQ兩大王牌,阿里則投資微博,推出釘釘,在企業社交領域深耕。在文娛領域,優愛騰中,騰訊視頻與優酷視頻相殺。在本地生活領域,阿里持續重倉餓了么,騰訊則重金入股美團。在投資領域,雙方旗鼓相當。
實際上,在工信部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之前,雙方的互聯互通有著諸多藩籬。
以阿里在下沉市場的重要項目淘特為例,從2021年初,其便啟動了服務微信生態的項目,希望和微信支付直連,但相關申請并未得到騰訊和微信方面的回應。淘特不得不借助第三方上線微信掃碼付功能,從而服務更多的消費人群。但就體驗來說,這種方式仍然十分繁瑣,更為直接的方式是實現支付直連。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付互聯互通方面,微信、支付寶對銀聯云閃付的互通力度遠超彼此。
2021年9月30日,騰訊宣布微信支付已與銀聯云閃付APP正式實現線下條碼的互認互掃,用戶可于全國省會城市通過云閃付APP掃描微信收款碼完成支付。同時,微信小程序也逐步支持銀聯云閃付。
2021年10月2日,支付寶表示,已向銀聯云閃付APP開放線上場景,首批覆蓋85%淘寶商家;在線下,與銀聯云閃付APP在多個城市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
03
開放背后是各取所需
早在2021年7月便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和騰訊考慮互相開放生態系統,雙方都在分別制定放松限制的計劃。此前的一個背景是,2021年2月,阿里巴巴因“二選一”壟斷被罰款182.28億元。而騰訊多個并購案也因構成經營者集中相繼被罰。2023年12月底,京東訴阿里“二選一”案一審勝訴,判決阿里賠償10億。
緊接著在2021年9月9日,工信部召開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9月17日各平臺要按標準解除屏蔽網址鏈接,當天參會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華為、小米、陌陌、360、網易等。
隨后,騰訊、阿里均開始了“拆墻”行動。實際上,阿里與騰訊互相開放生態既有反壟斷因素考量,也有著商業合作的考慮。
《聯商網》此前曾分析,就阿里和騰訊而言,最有可能開放的是社交流量和支付。
流量是電商發展的生命線之一,微信體系內的強大社交流量是電商平臺無法錯過的接口,也是實現有效轉化的方式之一。截至2024年3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賬戶數達13.59億,同比增長3%,環比凈增1600萬,穩坐“第一國民APP”寶座。對于阿里來說,雖然旗下擁有高德、支付寶、閑魚等億級國民級應用,但更多承擔的是工具屬性。微信充沛的社交流量,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巨大補足。
對于雙方來說,支付方式互聯互通,是一個巨大增量。如果淘系電商向微信支付開放接口,對騰訊移動支付業務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微信支付的優勢在于小額支付,特別適用于微信社交生態這種場景,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微信支付接入淘寶這一巨型電商平臺,將進一步擴展微信支付交易場景,支付寶領先的市場份額或將迎來重大變動。
不過,在支付寶支付交易總額中,來自淘系的占比并不突出。根據2020年螞蟻招股書信息,其整體支付交易總量是118萬億,而同期淘寶天貓的GMV在7萬億左右,以此計算,非淘系業務占比已經高達93%~94%。
就消費體驗來說,在互聯互通場景中,被提及最多的是社交與購物場景的轉換,最受影響的就是不同平臺間的跳轉。此前,淘寶的購物鏈接只能以淘口令的形式分享到微信平臺,而用戶則必須復制淘口令粘貼到淘寶APP才能實現購物行為。而就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來看,消費體驗將大大提升。
此前,盒馬、餓了么、飛豬等阿里旗下多款產品已經進駐微信小程序,但對于阿里來說,導流似乎有些困難。這是因為微信小程序對跳轉APP功能進行了限制,流量進進出出之后,仍然沉淀在微信體系內。
而淘寶全面接入微信支付,也是騰訊支付能力首次向阿里的核心電商板塊開放。這也意味著,淘寶體系有機會和京東、拼多多一樣具備面向微信生態消費者的服務能力。
除了支付功能,雙方在廣告也進行了試水合作。廣告業務一向是雙方的營收大頭,為了把商家留在自有體系內,雙方的廣告業務一向互不開放。但長期來看,隨著流量越來越貴,跨平臺經營成為商家最短的經營路徑,在全域經營成為主流趨勢之下,商家變了,平臺也要隨之而變。
在廣告領域,此前騰訊已向阿里媽媽開放微信廣告營銷服務,微信朋友圈,微信視頻號、小程序廣告都可直接跳轉到淘寶。2023年618期間,騰訊廣告與阿里媽媽首次實現雙邊聯合補貼,微信開放了朋友圈,實現了朋友圈廣告一跳直達淘寶APP站,這也幫助商家打通了引流到轉化的最短路徑。
對于平臺來說,在站內流量幾近天花板之下,也需要通過與外部聯合,尋找到新的增長空間。而這也將給已經流量見頂的互聯網帶來新機遇,不同平臺不用在自身體系內苦苦尋求流量,外部的加持與互動,也會使得流量成本進一步下降。
無論如何,對消費者來說,更開放的生態也將讓社交、購物變得更加便利,消費者體驗感會進一步增強。
寫在最后
從目前來看,全量互通已是大勢所趨。如,B站用戶可在平臺內直接跳轉至拼多多和淘寶直播間,京東聯盟降低商家參與小紅書等站外營銷的門檻并簡化合作鏈路,快手和小紅書重新開放商品外鏈,等等。
就支付而言,各大巨頭支付互聯互通,也將伴隨著經驗與技術的逐步成熟而加快步伐,這也倒逼各類支付主體做好支付體驗,深耕用戶精細化運營。
不過,隨著生態進一步開放,不少平臺構建的閉環優勢可能會被進一步被拉平。但互聯互通、暢通商流,本就是商業健康競爭的應有之義。從封閉到開放,誰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中,從被動變為主動?這考驗著其中的每一個參與者。
今日互動:
你期待在淘寶使用微信支付嗎?
歡迎留言評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