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營銷,品牌需要確定性
來源/瀝金
“第二增長曲線”,是很多品牌喜歡的概念。
因為無論多么知名和長壽的品牌,都得面對一個現(xiàn)實:這屆消費者太喜新厭舊了。
大多數(shù)快消品的迭代周期只有3~6個月,茶飲賽道甚至以天計數(shù)。跟不上迭代的速度,就是慢性死亡。
對品牌而言,高質量上新,就是最靠譜的第二增長曲線。
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產品即品牌,最新的產品形態(tài),就是最新的品牌形象。
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推新都是上升到品牌戰(zhàn)略層面的事情。
所有品牌都希望上新即打爆,但并非每一家都能如愿,也許是新品的開發(fā)方向有問題,也許是賣點提煉有誤,渠道、物料、打法……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構成阻礙。
問題的關鍵在于,怎樣才能獲得確定性,上新即打爆?
新品營銷
先贏消費者心智
新品營銷,首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先贏得消費者的心智。
什么是品牌心智?就是消費者對產品和品牌的感性認知。影響這種感性認知,首先就要能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
不妨以上半年的爆款影視劇《玫瑰的故事》為例。
劉亦菲飾演的黃亦玫清醒且獨立,劇里無數(shù)“金句”引發(fā)了觀眾共鳴,特別是黃亦玫“我完全而絕對地主持著我”的內心獨白,既精準傳遞出這個人物清醒灑脫的感情觀,也與現(xiàn)代女性群體的獨立意識相契合,充分激發(fā)了觀眾的共情和討論欲,劇集播出時全網的互動量超過了7.5億,同時“黃玫瑰”也成為了全網討論量破億的熱詞。
觀眾們高昂的情緒,就是品牌完成移情的機會。借著這股熱潮,瑞幸推出了一款叫“黃玫瑰拿鐵”的新品,不僅口味上加入了玫瑰的花香,還在紙袋、杯套等聯(lián)名物料上融合黃玫瑰的設計。
這貼切又新穎的玩法引發(fā)了討論高峰,在微博上,不僅喜提3個熱搜,聯(lián)名新品也在3天內全國售罄。
瑞幸與《玫瑰的故事》電視劇聯(lián)名 圖源:網絡
成功的營銷,并不需要品牌自己造出滔天的巨浪,關鍵是站在用戶的立場上,提供匹配的情緒價值,讓自己站在這股浪潮的潮頭。
洞察消費者的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觀察社交媒體上的趨勢,因為社交媒體就是消費者表達情緒最直接的場域。
對品牌來說,不同類型的社交媒體營銷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匹配不同的營銷策略,服務于新品營銷的不同階段。
但如果需要觸達盡可能多圈層的用戶,那就需要一個共識性的話題,并且傳播向更多層次的行業(yè)媒體、KOL和垂類大V,最終完成新品的認知打造。
做十次廣告,都不如上一次熱搜,就是對這一現(xiàn)狀的最好概況。
情緒價值從哪來
我來我見我參與
洞察和影響消費者的場景有了,如何調動他們的情緒,讓他們認同品牌提供的情緒價值,最終成功轉化成生意呢?
不妨思考一下,熱搜是怎么來的。
一方面,用戶在瀏覽內容的時候,總會對切中他們情緒點的內容有更多偏愛,被成功引發(fā)情緒的人越多,相關話題就越容易上熱搜;
另一方面,追根溯源,每一個熱搜,都起源于用戶的一次閱讀、一次回復和一次轉發(fā),與其說是用戶發(fā)現(xiàn)了熱點,不如說“創(chuàng)造”了熱點,表達本身就是一種情緒價值。
所以,讓用戶加入到品牌情緒價值的構建過程中,遠比單純加強曝光要管用。
比如,借助明星的知名度,讓明星的特質結合進產品營銷的過程。
今年6月份,奧迪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條劉德華的最新廣告片,結合劉德華自己的演藝生涯,傳達奧迪A8L的價值內核。
眾所周知,出道40余年來,劉德華始終保持“零差評”的形象,謙遜、勤勉、敬業(yè),幾乎符合人們關于偶像的全部想象。在大多數(shù)人都焦慮于時間的緊迫性,焦慮于自己不甘于平凡卻又無力“內卷”的時代,這個片子戳中了每個用戶的“心巴”。
恰如劉德華在片中所說,“不是如何不浪費時間,而是如何正確的浪費時間,所謂正確的浪費時間,就是為了讓過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經得起時間。”這句話既是對劉德華自己演繹生涯的高度概括,也是奧迪A8L傳遞的價值內核。
這段內容和話題之精彩,讓人民日報都特別轉載了華仔關于“和時間談談心”的這一段。
劉德華演講“和時間談談心” 圖源:網絡
又或者,利用有影響力的大IP,推廣營銷自己的產品。
比如黑神話悟空上個月的傳播,令人印象深刻。無數(shù)人購買、無數(shù)人討論,甚至很多人不玩兒這類游戲,也要買一個送給朋友,表達一下對這款現(xiàn)象級國產3A大作的喜愛和支持。
還是那個善于抓熱點的瑞幸,借著黑神話悟空現(xiàn)象級傳播的熱度,推出了一系列聯(lián)名款產品和周邊,有的地方上線就秒空。
消費者的熱情甚至把瑞幸的核銷系統(tǒng)逼出了故障,官方不得不發(fā)公告回應,網友戲稱“被瑞幸當猴耍了一回”,瑞幸的聯(lián)名周邊甚至能在二手市場高價交易。
正如瑞幸CGO楊飛說的那樣,這個案例不僅檢驗出了男性消費者可觀的購買力,更加說明,如果你的IP聯(lián)名真的充分調動起了目標群體的情緒,他們真的會掏出真金白銀來支持你。
而這,就是瑞幸這次聯(lián)名成功的內在機制。
瑞幸聯(lián)名黑神話悟空 圖源:微博APP
甚至可以利用社會熱點,體現(xiàn)品牌的價值觀,圈粉大量新的品牌粉絲。雖然不一定能直接用于推新,但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有極大的價值。
去年的國貨潮事件,微博上諸如#郁美凈上線7塊9套裝#、#活力28回應老年主播團意外爆火# 、#蜂花賣斷貨后幫沒蹭上商戰(zhàn)的國貨宣傳#等多個話題上了熱搜,傳播量級近億次。
是消費者真的缺幾樣生活用品嗎?當然不,但是用戶表達支持國貨的情緒和動力很重要,品牌要做的就是順應這種需求,為他們釋放這種情緒創(chuàng)造一個突破口。
大眾情緒無時不刻不存在,而成功的新品營銷,就在于找到其中的爆點,滿足消費者的表達欲望,自然能夠得到想要的營銷結果。
不是你覺得
而是我需要
推出新品,絕不是把商品擺上貨架那么簡單,需要通過有效的營銷策略來引爆市場。
消費者的注意力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資源,無數(shù)品牌新品都在一條起跑線上,卷產品、卷創(chuàng)意、卷流量、卷對用戶的理解。
對于有優(yōu)勢的先發(fā)品牌來說,新品營銷不止是為了打造新的熱賣爆款,更是為了刷新品牌形象,避免品牌老化;對于后發(fā)的新品牌來說,新品營銷更是彎道超車的機會。
今天仿佛又回到了比拼創(chuàng)意的時代,因為好的內容自帶流量,而情緒價值的重要性被空前放大。
從個體層面來說,情緒價值是用戶認知自己、理解自己的媒介,對于品牌來說,它是為產品創(chuàng)造差異化的需求點。重要的不是品牌的“你覺得”,而是消費者的“我需要”。
品牌成功的輸出,都在于同理和共情消費者的境遇,而不是教育或者說服。
挖掘消費者的情緒需求,用不同方式去為產品注入更多情緒價值,引發(fā)更大范圍人群的情緒表達和關注,就是突破同質化,走出卷產品僵局的好機會。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