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了,這座三線城市的老百貨為何依舊人氣十足?
出品/聯商網
撰文/夏芒
“今天,從華地百貨開始。”1994年12月18日,一座現代時尚的建筑,開啟了宜興商業的時尚美學風范,也翻開了一家零售百強企業的序章。
30年時間一晃而過,時至今日,即使有八佰伴、萬達廣場這樣大體量的購物中心吸引目光,宜興華地作為百貨業態,在當地仍然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如何成為縣域商業的「常青樹」?一起看看宜興華地百貨的答案。
01
縣域經濟里的百貨標桿項目
宜興,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縣級市之一,在經濟發展、文化旅游方面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中國連鎖零售百強榜上的“常客”——華地國際集團,正是從宜興起源。
90年代初,宜興的商業市場仍以滿足民生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為主,華地集團以開創性的視角打造了宜興華地,作為當地首個「高端時尚百貨」亮相,彌補了宜城片區潮流消費的空白,“逛華地”,成為彼時宜興人消費的風尚,“華地買的”,也成為當時宜興人的驕傲。
20年以后,華地集團看準時機再次出手,將首個城市級購物中心——八佰伴生活廣場落地宜興,并將其打造為五年內首個使雅詩蘭黛和蘭蔻同步開業的三線城市購物中心,更是引進了高達40個宜興首店乃至蘇南首店,再次為傳統的宜興商業帶來新活力。八佰伴在當地,真正成為了品質及休閑生活中心,宜興城東也因為八佰伴,成為了新興的商業中心。
此外,華地旗下大統華超市,兼顧滿足民生需求,根據不同消費場景構建了食品超市、量販超市、生鮮社區店3大店型矩陣,目前包括宜興在內共擁有50余家在營門店。
多個項目的持續穩定經營,使得華地集團坐穩了宜興零售商業的頭把交椅,并以宜興為根基,逐步壯大,先后在江蘇、浙江、安徽等泛長三角區域的20+個城市萌芽,成為國內零售行業第一梯隊的重要成員。
作為華地集團的首個項目,宜興華地也充分展現了集團創新、專業、穩健的商業風采。
1994年12月18日,宜興華地作為全市投資規模最大、營業面積最多的大型綜合性商場開業,集購物、娛樂、餐飲、休閑于一體,經營超3.2萬個商品種類。
彼時,琳瑯滿目的商品,與眾不同的銷售模式,商場內的三菱牌雙軌自動扶梯、開麗牌中央空調以及5層花崗巖裝修風格,對當地消費者來說都是十分新奇的體驗。開業第40天,宜興華地就拿出了驕人的成績:商品零售總額超5500萬元,日最高零售額達475萬元,創下蘇錫常地區大型零售商場的日銷售額之最。
后續,盡管有數個外來品牌進入宜興,但都在競爭中敗下陣來。在過去的數十年內,宜興華地以其靈敏的商業嗅覺和專業的運營能力,持續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信任,長期占據本地人心目中最高端、最受歡迎的商場地位。
02
城市中心的常青樹
在老宜興人心中,人民路一帶無疑是市中心的代名詞,不僅有強烈的文化印記,也是城市建設的開端。
作為宜興發展的代表性商業之一,佇立在人民路街口30年的宜興華地,既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也參與了城市的建設和更新。
通過對現有物業及商業體的不斷升級,如今的宜興華地依舊是人民路上閃耀的存在。同時,商場的穩健發展也離不開長期的高質量運營。借助自身優勢,宜興華地得出了一套精準、高效的經營方法:
●與時俱進,打造潮流風向標
在華地百貨,每年都會進行系統、專業的門店規劃和升級,與時俱進地把握百貨業態趨勢、潮流趨勢及品牌發展趨勢。正是這些不斷適應消費需求的調整升級,使宜興華地持續引領著時尚典范,從而對城市的中高端消費者保有著持續的吸引力。
其中,首店效應的作用不可忽視。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市場地位,讓華地百貨成為品牌首進宜興時不可忽視的選項,為宜興的商業市場增添了多樣化活力。
品牌入駐后,宜興華地利用其強大的會員系統、深重的用戶連接和專業的運營能力,不負眾望,將首店的價值實現超預期發揮。
其中,斐樂FILA宜興首店交出了年銷售1200萬的成績單,位列無錫辦事處區域銷售前十。
韓國時尚運動品牌RAPIDO則在宜興華地創下了年銷售300萬的記錄,位列蘇錫常區域前三,品牌的高爾夫系列在宜興更是由華地獨家發售。
此外,還有路卡迪龍、朗姿、CHLOSIO克勞西等均是一年單產可以達千萬級別的優質品牌,路卡迪龍更是曾連續兩年獲得江蘇省排名第一的佳績。
●精準營銷,建立強效鏈接
深耕30年,宜興華地深諳當地顧客的消費需求和習慣,并通過固定的周期性活動與顧客建立精準的強力鏈接,如定期舉行周年店慶、品牌日活動和員工及家屬感恩日活動等。
其中,員工及家屬感恩日為宜興華地的“王牌活動”。感恩日當天,員工及家屬等受邀人員憑邀請函入場,可以在宜興華地享受全年最低折扣。
以價格武器,刺激購買欲,實現高效轉化,商場的單日營業額曾連續3年達到兩千萬級別,客流最高增長117%。
此外,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發展,宜興華地的營銷能力也在與時俱進、持續迭代。近年來,商場在簡單的折扣促銷中逐步增加情感營銷,與消費者建立深度關聯。
2011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4屆的品牌日,已經成為宜興華地標志性的“營銷活動”。
今年的品牌日,宜興華地為其賦予了更多趣味和新意。商場通過「宜城街道首店生活文化嘉年華」「5M熱氣球空降」「王婆說媒同城相親」「冰雪女王表演秀」以及首屆「“華地”杯王者榮耀娛樂賽」5場活動的打造,實現了多個年齡段和圈層的消費者到店打卡和關注。
此外,歷年舉行的周年店慶活動也為商場貢獻了亮眼的業績表現,最高曾創下5天營業額4232萬的記錄。
●高瞻遠矚,擁抱數字化浪潮
線上線下聯動,加速數字化布局早已成為零售業的大勢。2020年,華地集團抓準時機,擁抱數字化浪潮,推出了自營平臺——八佰伴智慧購小程序。
4年間,經過不斷的打磨和升級,八佰伴智慧購已經成為一套較為完善的數字化運營體系,可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除了在線購物外,顧客還可以享受停車繳費/活動報名/預約排隊/售后處理/禮品購買轉贈/評價等豐富服務,今天,它已經成為華地與用戶交流的平臺與紐帶之一。
截止2024年6月,八佰伴智慧購小程序的在線商品達到50W;有超1000W會員登錄小程序商城,享受在線購物包郵到家的線上購物體驗。2023年,八佰伴智慧購的全年銷售額接近2億。
03
老百貨的「新策略」
即便如此,作為區域標桿性的百貨項目,宜興華地對行業的發展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惕性。
現階段,正是傳統百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據《聯商網》統計,2024年上半年有17家百貨、商場宣布停業閉店(包含確認將閉店),其中有10家徹底關閉退出,另外7家將升級改造或徹底拆除改建,其中不乏伊勢丹百貨、遠東百貨等曾經引領城市商業活力的項目。
雖然,這股自上而下的寒意還沒有在區域性的百貨企業中徹底彌漫。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仍是每一個零售企業需要具備的重要品質。
即使沒有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宜興華地也在嘗試一些「新策略」來更好適應當下的變局。
●擺脫傳統百貨思維
購物中心化是百貨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宜興華地正通過業態逐步補充和完善,進行調整升級。今年,項目已引進23個新品牌,淘汰28個原有品牌,有18個品牌進行了移位或重裝,除了零售品牌,餐飲項目也有所增加。
上半年,宜興華地引進了網紅烘焙品牌鮑師傅糕點宜興首店。開業23天,鮑師傅總銷售額突破100萬元,位列同時段江蘇省所有門店銷售額TOP3。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的調改,商場將增加部分功能性業態。計劃引進母嬰童類涵蓋體驗服務的品牌。屆時,項目將由純粹的購物功能,邁出向多功能空間發展的第一步。
不過,從長期發展規劃來看,商場依舊堅守百貨陣地,整體仍以零售業態為主。
●觸達更多年輕消費者
除了業態結構的調整,老百貨如何變年輕也是行業發展的重要命題。
目前,宜興華地的核心客群仍以30-50歲的消費者為主,不過商場也在進行更多年輕化嘗試。
以Z世代為代表的消費主力軍正為國內的二次元商業帶來良好的發展契機。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至2023年,中國二次元用戶規模從約2.5億發展到突破5億,市場規模從189億元增長至2219億元,預計到2029年將超過5900億元。
宜興華地順勢而為,抓住流量風口,推出泛二次元活動策劃。8月底,商場在開學季活動中舉辦了「次元彼方2.0動漫嘉年華」活動,包含舞臺表演、COS走秀、二次元商攤等多項內容,為項目增添年輕活力。
此外,商場的萬圣節營銷中,也包含了「萬圣占卜」以及「萬圣奇喵鼠之夜」這類以熱門IP“貓和老鼠”為主題的品牌快閃活動,不斷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值得注意的是,在調改升級和年輕化這兩件事上,集團旗下“兄弟項目”宜興和信廣場已率先完成從「傳統中低端百貨」向「社區型購物中心」的轉型,正逐步實現從中老客群轉向年輕客群的目標,2024年預計利潤增幅60%。其中Q1利潤達成119%,Q1客流達成182.33%。
可以相信,和信廣場的成功轉型,將對華地百貨的年輕化道路提供更多啟發和支持。
寫在最后
30年時間,宜興華地充分展現了其強大的內核、靈活的應變,以及對縣域市場的深刻認知。
這些寶貴的經驗和能力,將在不斷變化的市場格局中,帶領宜興華地脫穎而出,更加從容地續寫下一個三十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