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永輝超市新CEO:到位之后會怎么做?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云棲居士
編輯/娜娜
這段時間有不少朋友私信問我“怎么看永輝進行全球招聘CEO”、“現在適不適合加入永輝”、“葉國富改革成功的幾率有多大”等等,既有心動者想加入的無非是認為“亂世出英豪”也想搏一把,努努力,萬一成功了以后在行業中也可以揚眉吐氣;也有冷眼旁觀者只想關注事件的發展動態。凡此種種都離不開一個關注的核心:永輝新的CEO到位之后會怎么做?
在零售研究中,我們有一種慣用的方法叫做“同理洞察法”,就是你站在對方的角度、立場和角色,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因此,要想知道永輝新的CEO到位之后會怎么做,我們不妨假設我們自己就是永輝新上任的CEO,我們接下來會怎么做。因此,我們仔細考量葉國富最近公開發表的言論,基本就能確定永輝新的CEO到位之后大概率的行動方向。以下僅是筆者的個人見解,供大家參考。
一、戰略定位:以產品力為核心,重塑零售本質
葉國富在3月29日永輝超市全球供應商大會上明確表示:“產品力等于競爭力,沒有優秀的產品,企業無法生存。”這一論斷直指永輝過去戰略搖擺的根源——過度關注渠道擴張而忽視商品本質。若作為CEO,我的首要任務是將永輝的商業模式從“賣貨架”轉向“賣產品”,構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制造型供應鏈。
具體舉措:
1、建立“首席產品官”機制
借鑒葉國富“CEO必須是首席產品官”的理念,設立獨立的產品研發中心,直接向CEO匯報。該中心需整合消費者行為數據、全球選品趨勢(如山姆的爆款邏輯)及胖東來的品質標準,以及名創優品的爆款孵化能力,聚焦高復購率、高毛利的核心品類(如生鮮、熟食加工、烘焙、自有品牌標品)。
2、打造億元級單品矩陣
參考名創優品的自有品牌經驗,三年內孵化100個億元級單品,通過“單品爆破”提升供應鏈議價能力。例如,對標胖東來的烘焙產品,開發永輝自有品牌的短保面包系列,利用全國門店網絡實現規模化生產與分銷,將毛利率提升至45%以上。
3、推行“三不原則”選品標準
即“不健康不賣、不極致性價比不賣、無差異化不賣”,砍掉冗余SKU(如低效長尾商品),將SKU數量從現有2萬個精簡至8000個以內,聚焦核心大單品與特色商品。
二、供應鏈革命:裸價直采與零供共生
葉國富在供應商大會上提出的“裸價直采”計劃,本質是對永輝傳統采購體系的顛覆,與供應商建立清爽關系。作為CEO,我的任務是推動供應鏈從“博弈關系”轉向“共生關系”,重構利潤分配機制,構建長期主義合作生態。
具體舉措:
1、篩選200家核心供應商
基于葉國富“親自篩選核心供應商”的承諾,建立三級供應商體系:
-戰略級(Top 50):與董事長級直接對話,簽訂5年以上獨家合作協議,共享銷售數據與庫存信息;
-優選級(150家):按季度評估動態調整,確保價格與品質競爭力;
-淘汰機制:對其他供應商每年淘汰末位20%的供應商,引入新銳品牌保持活力。
2、重構利潤分配模型
通過數字化系統直連工廠與門店,將中間環節費用率從15%壓縮至5%以內,釋放的利潤空間用于提升供應商賬期及消費者讓利。例如:
-供應商賬期從90天縮短至45天,對戰略級供應商預付30%貨款;
-消費者讓利,確保生鮮價格低于菜市場5%、標品價格低于電商平臺3%。
3、自有品牌占比提升至40%
借鑒名創優品的設計與供應鏈協同能力,開發“永輝優選”系列,重點布局高頻剛需品類:
-高頻剛需品:如紙巾、調味品,通過規模化采購將成本壓至行業70%;
-區域特色品:如實現區域特色商品直采比例達90%;
-全球尖貨:如通過名創優品東南亞供應鏈引入全球尖貨,打造差異化體驗。
三、門店調改:胖東來模式與效率革命的平衡
葉國富在董事會上提出的“2025年調改200家門店、關店250-350家”計劃,是永輝止血轉型的關鍵。作為CEO,需在品質與效率間找到最優解。
具體舉措:
1、門店模型分層運營
-品質旗艦店(占比20%):選址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面積3000平方米左右,對標胖東來,配置試吃區、親子互動區及現場加工區,重點提升客單價;
-社區生鮮店(占比60%):面積800-1000平方米,聚焦3公里內家庭客群,生鮮占比70%,引入“30分鐘達”即時配送服務,重點提升復購率;
-倉儲折扣店(占比20%):布局郊區,以整件銷售、會員制模式降低運營成本,毛利率控制在15%-18%。
2、動態調改評估機制
建立“調改效益評估模型”,如以“調改后3個月日均銷售額≥調改前3倍”為及格線,未達標門店直接閉店。同時,將嚴重虧損區域的門店打包出售給區域龍頭企業,快速回籠資金。
3、重啟“增量利潤分享”機制
恢復“增量利潤分享”機制:如門店超額利潤的30%分配給團隊,店長可分配5%-10%。
四、組織變革:從家族化到職業化
葉國富成立改革領導小組并代行CEO職責,標志著永輝從張氏兄弟的“家族治理”轉向職業經理人體系。作為CEO,需破解無實控人狀態下的決策效率難題。
具體舉措:
1、推行“四化”組織架構
-國際化:引入國際資深零售高管擔任顧問,建立全球商品采購委員會;
-現代化:將審批層級從5級壓縮至3級,區域總可直接向改革領導小組匯報;
-職業化:高管簽署對賭協議(未達成目標自動離職),中層實施“271”強制淘汰;
-專業化:設立生鮮、標品、數字化三大事業部,打破地域割裂。
2、數字化中臺重構
升級ERP系統,實現三大突破,打通供應鏈、門店、會員數據,實現“單品級”全鏈路追蹤。
-AI預測損耗:如生鮮庫存周轉天數縮短至對標胖東來;
-動態定價:如根據天氣、競品價格實時調整蔬菜價格,毛利率波動率降低至5%以內;
-會員標簽化:如對會員按“品質敏感型”“價格敏感型”分類,實現精準推送。
五、文化重塑:從價格戰到價值觀驅動
葉國富強調“胖東來模式是中國超市唯一出路”,本質是構建“利他主義”的商業價值觀。作為CEO,需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業績硬指標。
具體舉措:
1、員工幸福指數考核
將員工滿意度(ESAT)、顧客凈推薦值(NPS)納入KPI,權重各占20%。區域總獎金與門店ESAT直接掛鉤,連續兩年排名末位者淘汰。
2、消費者品質教育計劃
開設“永輝生活學院”,通過短視頻教用戶識別農產品品質(比如如何挑選新鮮三文魚),培養愿為品質溢價付費的客群(目標3年內占比達40%)。
3、社會責任投資
每年拿出凈利潤的1%設立“鄉村振興基金”,直采欠發達地區農產品,既降低采購成本又提升品牌美譽度。
綜上所述,永輝的轉型絕非一場資本游戲,而是中國零售業從“規模至上”到“價值為王”的范式革命。若作為CEO,其必將以葉國富的“433改革規劃”為藍圖,在激進關店與品質堅守間尋找平衡,用3年時間將永輝打造成兼具胖東來的溫度與山姆的效率的國民超市。這場變革或許伴隨陣痛(如短期虧損擴大、供應商陣痛),但唯有如此,永輝才能穿越周期,成為真正服務于消費者美好生活的國民品牌。讓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