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漲1128.7%!狂飆的團播,正撕開美妝新流量口子?
出品/用戶說
“美妝入局團播是富貴還是陷阱?”
團播,一種以“集體狂歡”為信仰的新型直播形式正如以病毒式裂變速度吞噬用戶的時長和心智,這是一群人的在線夜店:歌舞炸場、游戲互動、即時打賞……
當代人的解壓剛需遇上了極致的娛樂直播,已然催生出了千億級別的流量黑洞,如今美妝帶貨巨鱷悍然入場,單場引爆1600萬流量狂潮!這場狂歡,是掘金者的天堂,還是舊秩序的修羅殺場?
頭部主播殺進團播!
流量炸彈,還是洗牌信號?
近日,#差點忘了以前是干嘛的#播放量狂飆4.5億,老師、醫生、消防員……各路人馬集體“下海”團播!這匹2025年聲量增速超1100%、互動量破2.5億的黑馬,正把直播間變成一場場流量絞肉機。
然而,攪動風云的不止素人,真正的流量巨鱷已亮出獠牙。美妝帶貨頂流廣東夫婦一場“廣東夫婦勇闖宇宙團播”直播狂攬1600萬播放,而吳卓羲等6名TVB男星團播PK熱曲的播放量刷爆1900萬,將名人+團播雙核buff疊加的超強引流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但別被巨量播放量迷惑。兩波巨鱷播完就撤,沒有了團播新動作,這昭示著他們入場并非為了爭奪團播頭部的蛋糕,而是把團播當做了給自家帶貨直播間流量輸血的巨型流量泵。
廣東夫婦是美妝個護的銷冠王,相比于平時帶貨直播上半年平均每場600萬+的播放量,這場團播合作無疑成了他們撬動公域流量的“娛樂杠桿”。而TVB男團直播的賬號“今晚好犀利”在最新的預熱專場直播中也嘗試上架了商品。
當巨鱷用團播玩起“流量套利”,美妝品牌嗅到血腥味——一場融合娛樂狂歡與硬核帶貨的“團播+美妝”新戰爭,已悄然打響。
天生契合
團播正改寫美妝增長公式
廣東夫婦的團播雖未直接帶貨美妝個護,但是美妝帶貨與團播底層邏輯高度契合,因此此次碰撞也暗藏美妝品類翻漲的引信。
首先,超1600萬的觀看量,就是1600萬次的曝光機會,這場聲勢浩大的直播就是一塊巨型的美妝廣告牌,直接砸向用戶,讓帶貨主播擁有了觸達海量潛在用戶的機會,為帶貨直播間蓄力。
再者,在團播設計精良的背景、打光、運鏡下的加持下,主播本就精雕細琢的妝容更顯完美,熱歌勁舞后屹立不倒的妝容又是產品持妝抗汗力的硬核驗證,比廣告語還直觀的效果能讓用戶更認可主播審美與選品,就為銷售的順暢轉化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在團播高潮迭起時,一句“XX點美妝專場見”,更能直接將部分泛娛樂流量精準倒流到帶貨直播間。
美妝X團播的融合,遠非簡單拼接,還催生出多種創新玩法。像SLAY D在團播舞蹈互動間隙插入美妝試用,當觀眾腎上腺素飆升、理性防線最脆弱的瞬間,產品被暴力植入,娛樂化氛圍成為最佳麻醉劑,將用戶的消費抵觸粉碎,種草于無形,收割在狂歡。
這類創新嘗試,正迅速點燃市場熱情。用戶說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團播X美妝”話題近兩年熱度飆升,據用戶說研究中心數據,在2025.6MAT統計周期內,相關內容互動量高達518.9萬次,同比增長321.8%。
團播的熱潮也催生了新的美妝產品生態。敏銳的團播化妝師及主播們,正積極在小紅書等平臺打造專業美妝KOL形象。他們通過分享團播幕后Vlog、解析舞臺妝容技巧、展示主播同款產品,持續輸出專業內容。用戶因團播舞臺魅力關注他們,又通過其分享的實用技巧和產品知識建立專業信任,最終完成從“舞臺好感”到“產品信任”的轉化。
“團播美妝熱”更在頂級主播身上展現出核爆級的帶貨潛力。從流量修羅場淬煉出的頂流主播,其斷層人氣與極致控場力,已能轉化為強勁的帶貨實力。SK的斷層頂流團播主播卡卡今年以來僅開一場帶貨直播,帶貨四款美妝便狂掃25萬+銷售額,這印證了頂級主播將“舞臺魅力”無縫切換為“購買指令”的驚人能力。
而團播對美妝的價值,遠不止于主播帶貨。其創新的內容形式本身,就是品牌營銷的富礦。MAC的“美麗的榮耀”專場即是成功典范,將16位彩妝師的技藝比拼融入團播框架,借競技強張力與專業彩妝技術,吸引觀眾停留、被妝效種草,最終實現從產品曝光到口碑發酵再到銷量轉化的完整閉環。
由此可見,團播驅動美妝增長的核心邏輯已然躍升,無論是借勢頭部主播的“信任資產”,還是活用團播的“內容勢能”,本質都是依托團播獨有的高互動性與娛樂感染力,高效構建“用戶觸達-心智占領-行動轉化”的鏈路。這種深度融合,正為美妝行業開辟遠超傳統帶貨的增量空間。
拒絕曇花一現
品牌把團播變成“造血機”的鐵律
團播的爆火并非偶然,它精準命中了當代用戶的核心痛點:在高壓快節奏生活中,對“輕娛樂+強互動”解壓體驗的剛性需求。通過將歌舞、實時PK等元素注入直播,團播將單向觀看扭轉為沉浸式在線狂歡場,讓用戶得以即時參與、釋放壓力——這種深度滿足,正是其持續虹吸流量的底層密碼。
對美妝品牌而言,團播這柄雙刃劍既帶來破圈機遇,也暗藏致命陷阱。新品牌能借力團播快速獲取流量,能夠快速讓產品觸達千萬用戶,縮短冷啟動周期,有望實現超車。
但過度依賴主播人設,易讓用戶只認主播不認品牌。例如在卡卡首次直播告捷,獲得高額銷售成績,但其帶貨后輿論清一色聚焦個人魅力,產品性能與定價機制無人問津,赤裸揭示流量狂歡無直接帶來品牌資產沉淀的殘酷現實。
若品牌僅沉迷流量快車卻無法構建產品認知與用戶忠誠,將導致“爆紅即過氣”,也就難轉化為產品的長期復購,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讓團播真正成為美妝增長引擎,品牌得跳出短期流量思維。要把團播當廣告位,更當記憶錨點,讓明星同款妝、舞臺特效妝等高光時刻,和品牌核心記憶點綁定,用戶看到團播就想起品牌。
同時,用品牌私域承接團播流量,靠團播引流之后,仍需靠美妝干貨、專屬福利,把觀眾轉化為品牌粉絲,讓流量變留量,沉淀成可持續復購的用戶資產。
團播于美妝,是機遇挑戰并存的新戰場。唯有吃透觀眾需求,平衡短期增長與長期資產,深耕用戶運營,才能讓團播熱度轉化為品牌穿越周期的增長力,走出美妝營銷的長期主義路徑。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