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最新的美國TOP100強勢零售商榜單出爐。編輯David P. Schulz 敘述道,美國零售商經歷了一段動蕩時期,但現在我們看到失業率以及消費者謹慎的支出態度都有所好轉。但橫向來看同行競爭還是異常激烈。
▲巨頭間的暗戰
“食品,帶著光環的食品”在那些大型零售商店內由于其超低的價格,在消費者的眼里猶如好萊塢的明星般吸引眼球。
※ 根據對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銷售數據統計得出,其雜貨銷售額幾經超過總銷售額的一半;
※ Target 在其傳統折扣商店內瘋狂的推廣促銷食品類產品;
※ 在消費低迷時期,Costco力推的高性價比食品也成為打響超市品牌的絕招。
與同行相比Costco的主要消費群相對富裕些,所以超市的宣傳口號并非單純的“低價”,而是“健康”、“理性消費”、“知識購物”,在Whole Food Market連鎖中的雜貨單品明顯區別于其他大型折扣超市,他們提倡“有機生活”,僅有機米和有機豆奶的品種就超過同行數倍之多。
Target的主席兼首席執行官Gregg Steinhafel 表示:“公司去年銷售最好的分類就是食品了,連同寵物商品計算在內的09財年銷售額占到了總額的16%。”他補充道,“門店預計會新增450個PFresh分類產品。”
沃爾瑪的營銷策略或決策也不是總能十全十美,當公司因為某些國內知名品牌不再是同類商品中銷售最好的就草率的將其從貨架上移除時就是一大敗筆,無論沃爾瑪是不是想最大限度的降低勞力、存儲成本,該決策還是讓那些習慣選購這類品牌的消費者轉向其他競爭對手的門店里。
截止至今年3月底,沃爾瑪已經恢復了300個單品的供應。
▲服飾零售商大洗牌
該分類零售商的排名在去年經歷了一次大洗牌(統計中不包含商家海外運營所帶來的銷售額或者收入數據)服飾類新霸主誕生了——TJX,
TJX 得益于那些“全價銷售”同行對手因為消費者減少購買而不得不面臨降低庫存的難題,這使TJX能輕易的從廠商那里得到臨時被取消的訂貨,然后以他們認為適當的價格在TJX旗下門店銷售,在經濟蕭條時期TJX增加了2000種新貨。
回顧服飾業巨頭Gap,自從該品牌加大海外市場投資以來收益得到了明顯的提升,而美國國內的形勢也隨之改善,公司2010年首財季報出利潤激增40%的好消息,旗下Old Navy 品牌貢獻度尤為搶眼。
▲百貨業的春天
今年首財季 Nordstrom百貨報出兩位數的同店銷售增幅,百貨店運營商的春天來了,銷售額同比去年有所改觀。根據研究公司Thomson Reuters消息,美國百貨店集團的平均同店銷售增幅達到了5.3%,是零售各業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分類。
梅西百貨的首席執行官Terry Lundgren 卻對投資者強調:“我不奢望全贏,因為這是從其他競爭對手那里搶奪市場占有份額的戰爭。”
Nordstrom百貨強勁的發展勢頭自去年底就顯現出來了,當時公司將營銷重點放在自有產品及專營品牌之上,經營這些商品與其他品牌同類產品的差價使得Nordstrom百貨收益實現翻倍。
當然,它并不是唯一力推專營品牌商品的百貨店零售商。梅西百貨與Sean "P. Diddy" Combs(西恩.皮迪迪.寇姆斯) 、Madonna(麥當娜)還有設計師Ellen Tracy 和 Tommy Hilfige簽訂了合作協議;Kohl’s百貨高調宣告Dana Buchman、Simply Vera VERA WANG專屬品牌后,J.C. Penney也宣布于今年秋季將首次亮相專屬的Liz Claiborne服飾系列。而Dillard’s的法寶則是美國鄉村歌星兼電視影星Reba McEntire的品牌。
▲普通超市大贏家
在美國普通超市類別中,Safeway, SUPERVALU(超價超市)和 Kroger(克羅格)曾處于三足鼎立的狀態,但Kroger經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后已經將競爭對手遠遠地拋在身后——即使有沃爾瑪如此強大的多業態市場份額爭奪者在一旁威脅。
2010財年對于Safeway來說發展前景似乎不那么樂觀,公司收益無法達成預期指標的警報頻頻拉響,鑒于此Safeway啟動了為期7年的Lifestyle商店重整方案。(今年其用于改造門店的費用將近10億美元)
而SUPERVALU在幾年前一口“吞下”Albertsons 之后到目前還是顯得消化不良。
▲夾縫中生存的百元店
大型超市旁邊開一家小超市還能很好的生存?這也只有“一美元商店”辦得到了,在消費不景氣時期這些超級折扣超市在夾縫中活得相當出彩。
盡管Trader Joe’s,Aldi 和 Save-A-Lot店內的分類商品有限,但有趣的是經過Kantar Retail調查,很多Family Dollar 商店或者Dollar General的常客會去Trader Joe’s逛逛,Kantar Retail分析師Mary Brett Whitfield 在報告中指出,沃爾瑪的傳統消費者則偏好將Family Dollar 商店或者Dollar General商店作為其后備購物場所。
Trader Joe’s, Aldi 和 Save-A-Lot 商店的平均營業面積在15,000平方英尺左右,幾乎是傳統 Dollar General門店的三倍,Dollar General旗下Family Dollar門店 和 Dollar Tree門店的營業面積又比傳統Big Lots 店和 99 Cents Only 小40%
當談及商品競爭時,沒有一家折扣店會低調宣揚雜貨銷售,但觀其實質,門店內真正銷售雜貨的區域并不大,可選擇的商品范圍也有限。
▲被政府打壓的快餐業
現狀是美國政府正在有意識的控制快餐連鎖發展——快餐就像煙酒一樣有害人體健康。近年來美國肥胖兒童比例居高不下對此有議員甚至提出靜止在市區80平方公里范圍內開設新快餐店,旨在控制貧民階層快餐進食頻次,這對于快餐從業者而言可謂是當頭一棒。
法案對快餐食品卡路里、反式脂肪、鹽分含量都設定了標準,原本不在受指責范圍內的休閑餐飲連鎖這次也受到了法案各條款的牽制,此舉只是為了美國下一代孩子能健康的成長。
引用沃爾瑪“做正確的事”倡議,我們看到麥當勞也正逐漸靠攏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包括用更多的LED燈換下門店原有耗電照明設備,支持當地綠化,減少水資源浪費,與供貨商簽訂“漁業可持續發展”協議,安裝可節省40%以上油耗的新炸鍋,在部分地區麥當勞還設立電動汽車的充電站,同時,公司還宣稱自己是全球最大的公平貿易咖啡買主。
即使是那些最嚴厲的批評家也對其作出了客觀的評價:麥當勞在傾聽各方意見上做得相當到位,他們確實在關注這個社會。
聯商網Toya編譯撰文,轉載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