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商品營銷手段的變化
全球本地化營銷
以前,獲得成功的商家要么是小市場中的大商家,要么是全球大公司。但時代在變化,市場也越來越“全球本地化”了——即“全球”(global)+ “本地”(local)。互聯網為全球競爭者打開了一扇本地化競爭的窗口,它也使市場上的小商家挑戰全球零售巨人變成可能。
面對全球本地化趨勢,商家也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應對策略:(1)躲在雷達防線(radar screen)后,希望不要成為外來掠奪者的目標。只有在沒有外來侵略者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才能見效。(2)獲得足夠的資本,收購其它商家,保護自己的全球市場。這種策略的重點在于商家要有足夠的規模。(3)創造品牌領導力(brand leadership),以獲得發展機會。
品牌領導力能夠擊敗有規模、有財力的對手,但它需要商家具有熱情、想象力、前瞻性和長遠觀點。品牌領導力的五個管理規則分別是:
(1)重新評估還未被侵犯的品類競爭規則(inviolate rules),并考慮打破這些游戲規則。(2)洞察消費者需求,尤其是那些還未能滿足的需求。(3)在銷售功能以外,尋找感情和社會解決辦法及利益,然后在與顧客的每個接觸點(網頁、郵件、廣告、零售等)傳達它們。(4)將娛樂融入經營理念,作為顧客選擇該品牌的回報之一。(5)迅速實現所有承諾。
降低新商品經營風險
根據Schneider/Boston大學所做的《新商品推廣》報告,有些產品的推出非常強勢,它們具有某些特點。該調查涵蓋新商品、系列延伸、品類延伸以及再引入(re-introduction)等方面,其中食品和飲料公司占據了調查對象的60%以上。
調查結果發現:(1)最有效的促銷是拉式戰略(pull strategy),商家把78%的營銷開支都用到消費者而不是商業活動上去。這種市場投放方式通常與零售商的活動——如店內促銷、比賽和慈善事業相關行銷(cause-related marketing)相掛鉤。(2)有技術優勢的新產品成功的機率是那些沒有技術優勢的產品的四倍。(3)上架也是個因素。在這次調查的上市新商品品牌中,單品從1到50種不同。那些單品數量多的新商品上市較易取得成功。在上市最成功的新商品中,有34%的單品數量超過10件。
運用網絡進行包裝性商品調查研究
市場調查企業MarketTools設計了一套在線軟件,將傳統的市場調查手段由電話和實地采訪轉為網上調查,最近該公司接受了General Mills食品公司和寶潔公司的一筆數目不詳的投資,這意味著零售商的消費調查研究已經轉向互聯網。
在對比網絡調查和傳統調查方式的結果后,現在General Mills公司有60%的消費研究是通過互聯網進行的。寶潔公司表示,運用網絡進行消費調查,他們可以節省一半的調研開支。
網絡商機——網上購物者增多
IRI公司的電子商務調查顯示,消費者是愿意在網上購買包裝商品的。
具體來說:(1)有23%的網上顧客購買過消費性包裝商品(CPG),并且都表示計劃在下一年里繼續有或增加該類購買行為。(2)大約有12%的在線CPG顧客將預算開支的25%以上通過網絡消費。預計這個12%的比例到2001年底將增加到35%。(3)80%的網上顧客表示,會向朋友推薦自己的消費方式。
克羅格(Kroger)和Ukrops利用Meals.com拓展市場
克羅格將與Meals.com合作,在后者網頁上的“廚房幫手”欄目里提供在線食譜和美食烹飪內容。該版塊中內置一萬種食譜,分別按烹飪方法、特別飲食和種族風味食品分類。該網頁還提供餐點準備/購物工具/食雜清單,另外里面還設有詳細的營養分析以及每種食譜的烹飪建議。
大約一年前,Ukrops在自己的商店內安裝了Meals.com便利亭,據報其營業額已經增長了8%。增長的部分要歸功于顧客在商店入口處掃描會員卡,并接受店方根據其以往的購物歷史準備的個性化購物清單。Meals.com的Ukrops版本還可以即時更新顧客的購物忠誠積分,并檢索輸入到Ukrops網站上的購物清單。
給克羅格的建議:推出帶有明信片和店內展覽的便利亭,將其用于當地體育賽事的促銷活動,優勝者可在便利亭領到免費贈票。
聯合利華的上門服務
聯合利華公司在倫敦新推出了一種名叫“Myhome”的服務,它其實是一種上門清洗和洗衣服務,現在Myhome已經迅速的擴展到全英國,并引入了美國市場。
Myhome既是一項獨立的業務,還能為公司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如顧客家居清洗偏好等,從而達到使聯合利華公司家用護理產品業績增長的最終目的。
懷疑者認為,市場上現有的廉價清洗服務公司(有的還是非法的)會對聯合利華的這項新業務有負面影響,而支持者則認為,現在年輕家庭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很樂意請專業公司服務,這項業務市場潛力很大。清洗工手上有幾瓶清洗劑和一份兩頁彩色指南,指導他們如何清洗浴室和衣物,另外的一份指南則是針對廚房清洗服務的。在成為正規清洗工前,他們要經過三個月的培訓。
聯合利華投入690萬美元開展Myhome業務,今年夏天他們的上門清洗服務還將擴展到地毯和熨燙。同時,Myhome每月還向總公司匯報有關消費者的產品喜好以及清洗技巧等資料。聯合利華將在2003年判定該業務的可擴展性和獲利能力。
寶潔公司則在亞特蘭大試驗Juvian業務。這是一項上門接送(pickup-and-delivery)洗衣和干洗的服務。但外界人士對寶潔公司這項業務表示懷疑,因為懂得生產清潔產品并不意味著對清洗服務也很精通。
此外,灰色市場上那些不向政府交稅的未注冊勞工提供的清洗、干洗以及其它家政服務要比專業公司收費要低得多。不過,專業服務公司卻認為,他們是物有所值的,畢竟專業公司更可信賴,消費者還可以提出種種服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