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品牌緊跟市場發展步伐,在社交媒體與消費者建立聯系,以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成功開展電子商務,但目前來看,消費者和品牌在社交媒體廣告方面無法達成共識。英敏特(Mintel)最新調查數據表明,超過三分之二(66%)的社交網絡用戶表示他們很少關注社交網絡上的廣告,而且有過半(56%)消費者稱他們不喜歡購買社交網絡上的廣告產品——因此,建議品牌跳出付費廣告框框,選擇其他方式來影響消費者購買決定。
此外,在25-34歲用戶人群中,贊同“很少關注社交網絡上的廣告”這一觀點的人數上升至70%。英敏特最新的社交媒體和網絡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僅11%的消費者稱他們積極關注社交網絡上的廣告,然而有近三分之一(31%)的人會選擇他們社交網絡上的朋友推薦的產品和服務。
英敏特高級技術分析師Cecilia Liao說道:“我們的調查結果并不是為了說明社交網絡廣告是無效的,但是用戶一般不會關注社交網絡廣告,除非廣告讓他們過目不忘或者與他們息息相關,至少潛意識里是這樣的。這就強調了一個事實,如果公司想用社交媒體作為推廣工具,那么就不能局限于文本廣告或互動橫幅,而要與消費者建立真實的互動。靜態廣告不是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最佳方式,這就是為什么營銷人員要充分利用動態內容、狀態的更新和有趣有創意的廣告,這樣才能成功使用社交網絡與消費者交流并拉動他們積極參與。”
有58%的消費者稱,自經濟衰退開始,他們更頻繁地查詢產品的價格進行對比,這就推動了團購折扣網站和社交網絡交易的增長。15%的社交網絡用戶稱他們一般通過社交網絡查找便宜的產品,13%的用戶通過社交網絡搜索品牌信息。
有三分之一(32%)的社交網絡用戶表示,與其面對面交流,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社交網絡與朋友聯系——該比例在16-24歲人群中增加至35%,25-34歲用戶中占43%。女性比男性更喜歡使用社交網站,有83%的女性使用過社交網站,與之相比,男性使用社交網站的占77%——但與18%的男性相比,僅有10%的女性喜歡社交網絡商務。然而,過半的(58%)的社交網絡用戶稱他們在使用社交網絡時比較注重個人隱私。此外,英敏特的調查數據顯示,44%的社交網絡用戶不喜歡在社交網絡上購買產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對個人隱私的擔憂。
“盡管對個人隱私和個人數據的擔憂不會成為用戶使用社交網絡服務的絆腳石,但是他們在社交網絡和第三方平臺上分享數據時會更謹慎。在近期發生的幾大品牌數據泄漏事件中,黑客盜取了用戶的姓名、郵箱地址,甚至是信用卡等個人信息,這只會進一步增加用戶對網絡上個人數據安全的擔憂。該事件也對那些涉及會員個人數據的社交網絡市場活動產生了負面影響。不過,向用戶普及網絡上的數據是如何存儲、使用和分享的透明政策有助應對這些挑戰。”Celilia繼續說道。
當問及消費者為什么使用社交網絡時,投票最多的原因是為了和朋友保持聯系——其中有78%的消費者是因為此原因使用社交網絡,去年同期的比例為68%。票數排第二的原因(55%)是為了聯系老朋友,其次就是為了關注時事和玩游戲(26%)以及交新朋友(21%)。還有7%使用社交網站的英國人是為了找對象(2010年5月的比例為5%),而且因為此目的使用社交網站的女性(9%)比男性(4%)多。還有一種偏見就是大家認為使用社交網絡的主要是年輕消費者,然而實際上,有16%超過55歲的用戶使用社交網絡結交新朋友。
最后,在某種程度上,社交媒體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然根深蒂固,其中不乏消費者愿意付費使用。有12%的消費者稱如果出現要付費的情況,他們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在表示愿意為自己喜愛的社交網絡平臺付費的用戶中,35歲以下的人群是35歲以上人群的兩倍(15%比7%),這也反映了社交網絡在年輕一代人的生活中更為重要。但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圍繞新社交媒體平臺展開的討論仍會持續火熱。有三分之一(31%)的社交網絡用戶表示,如果他們的朋友使用另一個社交網站,那他們也有可能更換平臺。
●點擊了解更多●
版權:
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于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