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時尚電商My-wardrobe 宣布將于6月30日開設首間實體店,成為繼美國電商La Garçonne、Nasty Gal 及Warby Parker 后首個開設實體店的英國電商。
據悉該店將同時作為公司總部和Showroom使用,實體店開業之后,My-wardrobe 也將提供到店取貨服務。
2013年My-wardrobe 剛剛經歷破產風波,My-wardrobe 母公司Meemi Limited 被出售給私募基金Growth Capital Acquisitions。
持續的現金周轉不靈和日益累積的虧損使My-wardrobe 的財政危機從2013年十月開始惡化,當時該電商將其位于倫敦和諾丁漢的兩家辦公室合并,僅留下采購和銷售團隊在諾丁漢處理必要業務。My-wardrobe 還在紐約、悉尼、迪拜和奧斯陸設有辦事處。
該交易也使得My-wardrobe 管理層繼續波動。
2011年從英國高級百貨零售商Harrods 哈洛德跳槽My-wardrobe 出任首席執行官的David Worby 和交易總監Joanna Stephenson宣布立即退出該公司,而在2010年從My-wardrobe 退出的聯合創始人Andrew Curran 已經重返My-wardrobe 成為首席營運官,準備帶領這家電商走出困境。
Andrew Curran 認為My-wardrobe 目前的定位過于高端,他將重新調整產品結構,使My-wardrobe定位介于英國最大時尚電商ASOS PLC (ASC.L) 和奢侈品電商巨頭Net-a-Porter 之間,增加競爭力。此外,My-wardrobe 的發展重心也將從國際擴張收縮至英國國內,Andrew Curran 指出:“英國的增長潛力已經足夠巨大,我不明白我們為什么會聚焦于以亞洲。”
My-wardrobe 在2006年由曾任編輯的Sarah Curran 及其前夫Andrew Curran 從北倫敦一家實體精品店發展而成。網站于2010年獲得歐洲風險投資公司Balderton Capital 接近600萬英鎊的投資,2011年再獲其注入230萬英鎊的資金。截至18日以預先托管方式被出售前,My-wardrobe 通過股東投資和貸款共集資1,540萬英鎊。《金融時報》數據顯示,在截至2011年6月的一年里,月訪問量約90萬次的My-wardrobe 通過國際擴張實現營業收入1,300萬英鎊,同比大增75%。盡管如此,My-wardrobe 仍然錄得凈虧損380萬英鎊。網站希望尋求第三輪融資,籌得300萬英鎊加速國際擴張步伐,部分也將用于支付營業成本,填補虧損。
(無時尚中文網作者 林璧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