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便利店而言,應加強從顧客的需求出發,以創意增值為原則,積極開發極具特色的便民服務,為顧客提供一站式的便利購物服務方案。同時,在本土化方面亦不只限于產品,更應積極培育本地零售業人才。
1992年,7-Eleven在南中國的第一家店鋪在深圳正式開業;在10年的時間里,7-Eleven依靠引進國際化的便利店營銷技術和管理方式,從不同區域市民的實際需要出發,以為顧客提供具有創意的便利服務終于成為廣東人“好鄰居”。
在總結7-Eleven的10年管理經驗方面,7-Eleven香港及華南地區行政總裁左琨表示:“我們深信除了一般零售模式以外,完善的便民服務才是國內外便利店發展的大方向。我們的優勢在于7-Eleven擁有與國際接軌的先進理念和已在華南地區積累了10年的本土經驗。
10年的時間,7-Eleven可以從管理層面總結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7-Eleven進入中國初期,當時主要以經營日常必需品為主,并引進國際便利店的營運標準,主要售賣進口貨,其營銷范圍遠遠沒有現在這么齊備;
第二,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顧客對便利店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7-Eleven在本土化的努力也隨之改變,貨品逐漸加入合適本土口味的產品,另外,主力推廣快餐,以本地顧客的口味為發展方向,本土化成為趨勢;
第三,經過多年的發展,除了不斷加強本土化的產品及引入豐富的貨品類別,近年更加強以顧客的需求出發,以創意增值為原則,積極開發極具特色的便民服務,為顧客提供一站式的便利購物服務方案。同時,在本土化方面亦不只限于產品,更積極培育本地零售業人才,每個月吸納40~50名高校/大學畢業生作管理層培訓。
根據7-Eleven提供的資料,作為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店,1927年由南蘭公司后于1999年正名為 7-Eleven在美國創立的7-Eleven目前在全球已設立了2.3萬個零售點,業務遍及四大洲20個國家及地區,每日為接近3000萬位顧客服務,而在中國發展的10年當中,7-Eleven則更多地吸收了一些本土化的東西,從而在管理上更接近國內的消費習慣,也為國內的便利店經營提供了模式。
左琨強調:10年來,7-Eleven根據顧客要求,不斷補充服務內容,更利用7-Eleven店鋪網絡之便,擴展八大項24小時便民服務,包括:1.電訊有關服務: 包括各類電話卡、手機充值卡、補換SIM卡及提供手機充電等;2.互聯網相關服務: 上網卡、游戲點數卡及網站點數卡等;3.票務服務:包括體育彩票、彩票投注卡、各類演唱會、展覽會及講座門票,以及泊車卡等;4.代收報名服務: 代辦各類培訓的報名手續;5.訂購服務:代訂考試教材、潮流用品、禮品等;6.送貨上門服務:根據不同區域的顧客需要,提供送貨上門服務;7.傳統便民服務:出售郵票、復印、傳真等;8.除了利用店鋪網絡優勢之外,7-Eleven還利用柜臺處理交易的特點,成為首家在市場提供另類繳費途徑的網絡,發展繳費服務。從這些比較小的方面,7-Eleven為其他類型的便利店提供了管理上可以拓展的思維領域。
7-Eleven南中國區總經理馬世豪先生在總結這方面的管理經驗時也談到:在廣州,7-Eleven成為首家設立“好易”自助繳費終端的24小時零售店鋪,該終端除了提供繳納各種費用的功能以外,還可以為顧客購買保險及訂購機票。而在深圳,7-Eleven則通過一系列的市場調查,發現深圳顧客比較喜歡以現金繳付手機話費。鑒于此,7-Eleven開辟另類繳費途徑,積極在深圳拓展手機現金繳費服務平臺,成為首家24小時“實時”代收中國移動話費的零售網絡。顧客只需到深圳全線7-Eleven分店的收銀臺前說出所需繳費的電話號碼,付款后即完成整個繳費手續。
“還有一點”,馬世豪強調:“隨著白領階層的逐步擴大,對于便利店的經營來說,不僅僅是7-Eleven,所有的便利店都應該以為了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體驗到真正的便利生活和便利文化,從而以‘創意增值’作為其運營宗旨。”
(贏周刊,作者:張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