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的經濟領域可謂是風云變幻,以“互聯網+”模式的企業和資本更是表現出了讓人眼花繚亂的不同的布局;實體經濟領域中的各種類型的企業也好像跳水一般的突然間便陷入到了經營困難的泥沼之中。央企、國企、外資企業,小微企業等等一時間都陷入到了一個難以逃離的怪圈之中:銷售進度緩慢、銷售目標難以達成、企業資本重組、銷售團隊不斷的變革重組;資本領域中股票、期貨、債券、投資等資本市場更是表現出了讓人看不清、看不懂的紛亂的迷局。
如果用兩句話概括2015年的概況,我覺得“亂花將欲迷人眼”、“一日看盡長安花”最能夠體現2015年中國的實際情況。
“亂花漸欲迷人眼”是指15年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種種紛雜變化的表象的準確的概括。2015年幾乎在一夜之間,無論是經營、管理、銷售還是應對目前實際情況的未來的規劃,都好像那紛雜亂花一樣讓人看不清、看不懂、捉不住。
經營變得更加困難了,利潤變得更微薄了,費用更是與日俱增,銷售目標也出現了大幅度的縮水,年初的預設目標已經成為了各類企業合同上的數字,紛亂的亂花不但迷亂了眼睛,更是凌亂了前進的步伐。
資本市場,股票、投資、證券等市場在2015年更是經歷了6月份和8月份的跳水式災難,以億萬為單位的資金大量蒸發,更是讓所有資本企業以及投資機構、投資者們陷入了一片亂花迷眼的境界之中不能夠自拔。
不到一年的時間,六次降準,五次降息,貨幣政策高度頻繁的被央行拋出來刺激消費、刺激流動性的政策,更是讓所有人都眼亂心迷。總而言之,2015年種種紛雜變化的林林總總,不正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真實寫照嗎?
然而事物的發展從來都是具有相對性的,在紛亂的亂花讓人眼亂心迷的同時,對于實體經濟主體的國企、央企以及引領壟斷‘互聯網+’的BAT(百度、阿里、騰訊)們,恰恰成就了他們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愜意。
兼并重組融合借力資源整合,則成為了2015年新經濟新形勢的新常態。
國計民生的基礎性保障國家糧食儲備糧倉在15年也開啟了重建和改建的力度。
關系著拉動內需的重要配套行業—水泥行業:也開始行業兼并重組的步伐,根據兼并重組的計劃,未來我國的水泥行業的市場集中度一定會快速的提高。
鋼鐵建材領域,同樣開啟了戰略合作重組的步伐:
河北鋼鐵集團和中國龍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韶鋼與廣鐵集團簽訂2015年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武鋼與武漢理工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河北鋼鐵集團邯鋼與ABB(中國)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鞍鋼集團和中國北車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船舶和鞍鋼簽署了合作協議、鞍鋼集團與中國鐵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太鋼與福建龍凈環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等等。
通信領域:移動一家獨大,電信、聯通合并重組的風聲早已經成為了通信領域新的話題,而電力、石油等國家壟斷的行業也開始結合2015年的大環境開始了調整。這種種的動作不正是彰顯著國企、央企們“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愜意嗎?
和這些實體經濟支柱的國企、央企15年的新調整、新變化相比,“互聯網+”領域內更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其中幾乎壟斷了互聯網資源的新興的BAT(百度、阿里、騰訊)們更是盡享了“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氣風發。
通過收購、控股等多種手段打造“平臺”是BAT(百度、阿里、騰訊)們布局的主要目的,和常規的實體經濟體的那些重要支柱的實體企業打造的實體產業鏈不同的是,BAT的所有動作并沒有帶來產品本身的變革,而是帶來了聚合資源效應的整合“平臺”。依靠著他們打造的領先的、壟斷性的資源整合“平臺”,快速的成為了引領互聯網+行業的三大霸主。
百度,以搜索引擎為起步以來,陸續通過資本整合控股絕對控股了:愛奇藝視頻、PPS、91無線、糯米、去哪網。
15又再次開展了資本收購整合的 大手筆,通過資本收購使得去哪網和攜程網完成強強聯合。兩者整合后,將形成一個超過100億美元,在OTA在線旅游市場的半壁江山的攜程網涉足OTA市場并一舉成為OTA市場霸主的領先地位。
阿里巴巴,作為國內電商的先驅者在上市之前和上市之后,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資本收購布局的動作。FirstDibs,TutorGroup,茵曼,ChinaVision,銀泰商業,優酷土豆,美團,高德導航,華誼兄弟等都有阿里的股份。從阿里的投資內容和領域來看,幾乎都是涉及線上、線下的娛樂、服務性的平臺建設的投資。
騰訊,是一家民營IT企業,以大眾熟知QQ交流平臺,成為了四大門戶網站之一。騰訊收購的企業有:滴滴打車,搜狗、金山網絡,fab.com,盛大文學,優信拍等。這些投資領域和阿里、百度一樣都是屬于娛樂、服務性的資源整合‘平臺’投資。
BAT們的通過資本投資布局,排除彼此之間的競爭因素外,他們早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可謂是”一日看盡長安花“了。
15年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進入拐點的一年,實體經濟體普遍陷入到了艱難的經營狀態之中,國家政策層面上也在大力鼓勵和支持資本進入實體領域,幫助和推動實體經濟完成調結構的重要蛻變,可是現在的現狀卻依然是兩極分化,實體領域需要資金來實現企業調整發展的蛻變,而BAT們大量的資金依然只徘徊在娛樂、服務性的‘平臺’領域。
無論是IT時代還是DT時代,實業興國都是長治久安的根本,‘互聯網+’也不過是時代變革過程中的一個縮影,他的作用不應該僅僅是局限在娛樂、服務的資源整合‘平臺’的搶占,更多的還應該為實體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希望BAT們在布局資源整合‘平臺’的同時也能夠將資金投入到急需變革的實體經濟中,幫助實體經濟體完成結構調整的轉變,畢竟沒有實體產業的支持,‘互聯網+’所有的一切也不過是鏡花水月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