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美國快餐業正在面臨超市零售業的挑戰,不僅僅因為超市商品的價格在不斷下跌導致大家都買菜回家吃飯,超市內的即食餐飲以及半成品餐飲也在剝奪美國快餐業的市場份額。
著名的美國快餐零售巨頭Wendy’s在上周三交出了并不完美的第二季度財報,北美同店銷售在第二季度上升了0.4%,雖然分析家們原本給到的是1.9%增幅的預期。但這在同業態中,已經算是驕人的成績了。Wendy’s的CEO Todd Penegor把微弱增幅的源頭指向更多的消費者選擇在家吃飯。
于此同時,麥當勞也責怪大賣場以及超市的不斷下跌的商品價格是導致了其公司最近業績下跌的最主要因素。 “如果沒有搞錯的話,最近我們所看到的在家吃飯和不在家吃飯之間的差距,已經是過去10年的最大差值,”麥當勞美國主席Mike Andres上周說道。“這當然會影響整個在外飲食行業。”
漢堡王、百勝都同時給到了銷售業績下滑的財報。
事實上,從華爾街的角度分析,美國今年餐飲業的銷售業績下滑是美國明年經濟將會陷入低迷的預警。
美國的快餐零售一直有著經濟晴雨表的別稱,“從歷史來看,美國的三次經濟蕭條,餐飲業都比市場提前了3-6個月體現衰退,“Stifel的分析師Paul Westra說道:“美國餐營業衰退的開始,是2017年上半年就會出現美國經濟蕭條的預警。”
餐飲業也用了瘋狂打折的各種促銷活動來吸引消費者,Habit Burger的CEO Russ Bendel本周在對分析師的電話訪談中,把這些促銷活動稱為“前所未見”的。“毫無疑問,這些打折以及激進的促銷活動感覺比2008年和2009年時的還要猛烈,”他說道。
盡管餐飲業的這些促銷活動如火如荼,在家吃飯仍舊是消費者更便宜的選擇。
對于快餐業而言,比消費者在家吃飯更緊張的一件事情是,大賣場以及超市正在開始提供店內餐食的服務。
很多賣場以及超市正在提供一種被稱之為“店內餐食”(Grocerants)的服務,并開辟了大量店內空間吸引到更多的千禧一代在店內即食消費。
美國著名的零售商全食的最新系列的門店,全食市場365,是這個趨勢中一個最好的例子。店內大部分場地給到了生鮮食物的自助餐區以及各種在店餐飲。
全食市場365里的蔬菜色拉自助吧臺
根據行業調研組織NPD集團的調研,這種店內餐飲正在發揮作用。
餐廳的質量以及新鮮的食物,主廚制定的菜單,以及店內體驗正在讓“店內餐食”的業績不斷上升,并成功的吸引著千禧一代進店消費。從2008年開始,在店餐飲以及半成品食物的售賣,讓大賣場以及超市業態在此品類有著近30%的業績增長。根據報告顯示,在2015年,店內餐飲貢獻了大約24億美元的食物服務營收以及100億美元的消費營收。
(聯商百人薈成員 陸彥編譯)
- 該帖于 2016/8/15 11: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