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集團發布上半年財報提示,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半年報顯示實現營收8359.29萬元,同比下降89.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06億元。報告還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合并財務報表的流動資產4.86億元,流動負債20.83億元。其中,子公司暴風智能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虧損為8742.91萬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3.56億元,流動負債16.64億元。上述事項的存在可能會導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不確定性,公司存在經審計后2019年末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13.1.1條第(三)項 “最近一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當年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負,深圳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的規定,若新寶公司經審計的2019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顯示2019年年末的凈資產為負,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能暫停公司股票上市。據了解,目前馮鑫并未卸任暴風集團的法定代表人,且依然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數據顯示,2019年8月29日,馮鑫由于違反財產報告制度已經被列為失信執行人,與馮鑫相關的自身風險多達94條,關聯風險高達1123條,且多次被列入限制高消費。
被捕后,連股東大會都沒人出席
8月15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了“2019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 ”。這份公告顯示,會議主持人為董事羅義冰女士。馮鑫因個人原因,未能親自主持,公司未設副董事長。出席本次會議的股東及委托代理人共5人,代表有表決權股份132,603股, 占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0.0409%。其中,出席現場會議的股東及委托代理人0人,代表有表決權股份0股,占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0%;參加網絡投票的股東5人,代表有表決權股份132,603股,占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0.0409%。也就是說,沒有股東現場出現當天的股東大會。截至最新數據,暴風集團仍有近7萬股東戶數。
馮鑫究竟為何被逮捕?檢察院的消息口徑是說,馮鑫涉嫌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職務侵占罪。市場有這么一種說法,跟光大證券、招商銀行有關。說法稱,馮鑫這次被逮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MP&SilvaHoldingsS.A.(以下簡稱“MPS”),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上述報道稱,與馮鑫被相關機關采取控制措施相關的,還有8名人員,這8名人員中既包括暴風集團內部工作人員,以及前工作人員,也包括在MPS并購過程中為馮鑫工作的公司外部人員。而據《財新》報道,早在今年四月,從光大資本離職的項通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檢查機關批捕。據《第一財經》報道,項通在MPS案件中收受回扣1000多萬元。基金君此前有過對此事的報道,在此跟大家回顧一下。
2016年,那時暴風集團上市剛滿一年,頂著妖股之名的他宣布,與暴風投資、光大浸輝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群暢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及其他有限合伙人,擬簽訂《上海浸鑫投資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協議》,浸鑫投資目標募集資金為人民幣52.03億元。本次增資完成后,暴風集團作為有限合伙人合計認繳浸鑫投資人民幣2億元出資額,暴風投資作為普通合伙人合計認繳浸鑫投資人民幣100萬元出資額,光大浸輝作為普通合伙人認繳浸鑫投資人民幣100萬元出資額,上海群暢作為普通合伙人認繳浸鑫投資100萬元出資額,其他有限合伙人合計認繳浸鑫投資人民幣50億元出資額。?
時值體育版權被追捧,樂視體育融資速度和規模一時風頭無兩,暴風集團也推出了暴風體育產品。在有了資金的助力后,馮鑫將目光看向海外成熟體育版權操盤公司。浸鑫基金在2016年5月出手,收購了“國際頂尖體育媒體服務公司”MP&Silva65%股份。而這個收購基金杠桿比較大,其中,招行作為優先級出了大頭,28億,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分別以LP身份出資的6000萬元和2億元均是劣后級出資。結果爆了雷,招行、光大、暴風組成的財團,本想風風光光搞一筆大買賣,結果被這個意大利人創立的公司割了韭菜。
當時公布的資料顯示,MP&Silva由三位意大利人所創立,是全球頂尖的體育媒體服務公司,在世界范圍內擁有20個分部,截至2015年6月年營業額超過6億美元,核心業務是體育賽事版權的收購、管理和分銷,涵蓋主要國家隊、俱樂部、聯賽和知名賽事。作為出資方之一,時任光大證券CEO的薛峰評價稱,這“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他說:“中國擁有人數最多的體育粉絲,體育產業已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投資領域之一。”
然而,在上海浸鑫入主之后,MPS卻走上了下坡路,與相關體育賽事聯盟的版權和合約不斷丟失。2017年10月,MPS在意甲國際版權的競標中輸給競爭對手IMG,這是MPS自創立以來首次丟掉意甲版權;同年,BeIN體育也從MPS手中將法甲版權奪走。此后,MPS在體育版權市場上節節敗退,并且由于無法支付版權費,各大版權方有的與MPS提前終止合同,有的則是直接將其告上法庭。MPS的生產經營舉步維艱。
壓垮MPS的最后一根稻草來自法國網球聯合會(FFT)。2018年10月17日,經FFT申請,英國高等法院下令將MPS進行破產清算。FFT申請的理由是MPS一直未向其支付500萬英鎊(660萬美元)版權費。很難想象一筆數千萬元的版權費就將一家估值72億元的公司壓垮,而此時距離它被收購還不到2年半的時間。
52億的基金,一場轟轟烈烈的跨境大收購,為什么會一敗涂地?看似物超所值的收購,卻在盡調上埋下了地雷。據媒體分析有以下幾點因素。
1、MPS 當時手中的國際體育賽事版權實際上對中國市場吸引力有限——意甲、法甲、蘇超等聯賽在國內市場關注度相對較低,而 MPS 的英超版權又僅限于除中國之外的亞太地區。
2、在被中資收購之時,MPS 手中的主要體育版權大多都面臨著即將到期的問題。其中,意甲和法甲的版權都是到2018年為止,而與英超、阿森納俱樂部和 F1的版權合同則是簽到2019 年,合同最長的法網則是到2021 年截止。版權的延續性不足也成為了中資收購后的一大隱憂。
3、在被收購后,中方更是沒有和MPS簽訂好競業限制協議,導致MPS的三大創始人拿到大量現金后,居然跑路了。早在 2015 年 8 月,拉德里扎尼和席爾瓦就已經減少了對 MPS 的持股份額,由原先的控股變為非控股。收購時沒有對核心人員做競業禁止規定。MPS的商業模式決定了其業務發展對公司重要人物的依賴程度比較高。對于此類公司,有經驗的收購方一般會在收購時對相關核心人員,如公司高管、核心人才等作出競業禁止規定,要求這些人在收購完成后一定時期內,比如3年或5年內,不能從事同行業業務,或者給予一定的獎勵、期權等激勵措施留住關鍵少數,以實現平穩過渡,維護公司的利益。但光大資本和暴風科技在收購時似乎并未作出相應的安排。MPS的創始人Radrizzani早在2015年就創立了一家體育轉播公司Eleven Sports,擁有意甲、西甲、荷甲和中超在英國的轉播權。在被收購之后,Radrizzani于2017年買下了英冠球隊利茲聯。而MPS的另一位創始人Riccardo Silva也在2017年買下了美國二級職業足球聯盟球隊邁阿密FC,并在2018年成為意甲豪門AC米蘭俱樂部的股東。兩位創始人的舉動顯然會對MPS收購后的生產運營造成影響。
4、對MPS缺乏有效的運營管理手段。
光大資本、暴風科技在收購MPS后,似乎對如何經營管理好這家行業巨擘缺乏足夠、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導致人員“離心離德”。FFT起訴MPS時,曾獲得MPS前首席執行官喬尚·勒施(Jochen Lsch)和MPS審計機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Grant Thornton)的背書;MPS新加坡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謝默斯·奧勃良(Seamus O‘Brien),在2018年1月加入MPS,短短7個月后便辭職退出等。這些高級管理人員的舉動都從側面反映出MPS已經在生產經營管理上陷入困局,與股東方也矛盾重重。2018年10月,MPS被被英國法院宣布破產清算,公司資產和收入將用于償還債權人。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計劃實現退出,從而使得基金面臨較大風險。
天眼查信息顯示,除了暴風投資、光大資本、光大浸輝之外,浸鑫基金還有11家LP,背后的出資方招商銀行、華瑞銀行、東方資產、鉅派投資及云南、貴州省國資均有踩雷。出資額最大的是招商財富,以理財資金出資28億元。緊隨其后,嘉興招源涌津股權投資基金、愛建信托兩家出資6億元和4億元,其中愛建信托僅為通道,實際出資方為華瑞銀行。此外,浪淘沙投資、深圳科華資、上海隆謙迎申投資等7家機構出資上億。根據今年光大證券和暴風集團發布的多個公告及公開資料可知,最早的一個關鍵節點在2016年3月2日,當時暴風集團、馮鑫及光大浸輝簽署了一份意向性協議《關于收購 MP&Silva Holding S.A.股權的回購協議》。這份協議的具體內容并未有詳細透露,但大意是,在合規的條件下,原則上在聯合基金完成對MPS收購后的18個月內,暴風集團及馮鑫將會完成對MPS這個資產的回購。從當時的環境看,這很大程度意味著將其整合進入上市公司主體。光大資本、光大浸輝表示,當時馮鑫向其出具了《承諾函》。也就是說,按照原本的協議,暴風集團與其當家人馮鑫為光大資本的投資兜底,承諾MPS收購后注入上市公司。但收購后不到三年,MPS就遭破產清算,暴風集團早已跌落神壇,無力兌現承諾。5月8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光大浸輝、上海浸鑫對公司及馮鑫提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公司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暫計至今年3月3日為6330.66萬元),合計共7.51億元。
但最憤怒的應該是招行。6月1日,光大證券發了一份公告,浸鑫基金中的一家優先級合伙人之利益相關方---招商銀行作為原告,因《差額補足函》相關糾紛,對光大資本提起訴訟,要求光大資本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34.89億元人民幣。光大證券表示,目前,本案尚處于立案受理階段,對光大資本的影響暫無法準確估計。光大資本為公司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業務,其營業收入占公司總營業收入的比例非常小。目前,因相關事項,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經自查發現名下相關銀行賬戶、股權及基金份額已被申請財產保全,涉及相關銀行賬戶資金約為 57.76 萬元;相關投資成本約為 43.88 億元。天眼查信息顯示,浸鑫基金的股權名單中共包括了14位出資方,規模共計52.03億元。LP中出資最多的為招商基金全資子公司財富管理平臺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出資28億元。招商財富資產管理實際為通道方,出資人是招商銀行。此次訴訟數額約為34.89億元,應該包括了本金及利息等。在這場風波中,各方損失的利益巨大,光大方面也不會輕易放過馮鑫,馮鑫作為實力相對較弱的一方也自然難逃關系。
事情依舊在發酵
光大證券已問責8人
近日,光大證券董事長閻峻出席2019年中期業績會,對于倍受公眾關注的MPS事件(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資本參與的52億并購境外體育公司)做出回應。
光大證券方面稱,對于本次爆雷事件,已有8名主要人員被嚴肅問責,做了職務、紀律處分和經濟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