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近東:線上線下都是前臺
“蘇寧的轉型,既是對自身發展的摸索,更是為行業的未來探路。”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日前就“沃爾瑪+亞馬遜”、“超電器化”等外界關注熱點公開坦誠回應。
“蘇寧在發展中將沃爾瑪當作規模的標桿,但并不是真要做成另一個沃爾瑪。蘇寧考慮的是一個更大的世界級目標——形成對消費者服務的能力,給消費者提供全品類的服務。互聯網發展是大勢所趨,圍繞為消費者服務,需要科學的體系,不是簡單建一個網絡平臺就能夠實現的。從這一點上看,線上線下必須融合。蘇寧必須把握這個機會,既要像沃爾瑪提供更多品類的服務,做大規模,同時要從實體到虛擬。于是,我們提出‘沃爾瑪+亞馬遜’。”張近東解釋。
2012年年底換裝亮相的蘇寧南京新街口店正是張近東“線上線下”融合模式的范本。在這里,餐具、玩具、母嬰用品等一應俱全,而且和蘇寧易購完全打通,可以對在易購上下單的商品進行現場體驗,或者順路提回家。逛累了也沒關系,店內設有兒童樂園和休閑水吧,或者到閱讀區,戴上耳機享受一下云閱讀。
蘇寧正嘗試超越原有的電器經營,呈現出線上線下融為一體,整體全面出擊的態勢。
“沒有Laox,怎么會有EXPO超級店?同樣,沒有EXPO超級店,哪兒有蘇寧廣場呢?沒有蘇寧廣場配套又怎么消費體驗呢?”張近東說。
2009年3月,張近東在蘇寧內部提出營銷轉型變革,其核心是回歸零售的本質。蘇寧希望借此重塑價值鏈,厘清核心競爭力:專心于消費者分析、商品分析,將與供應商的關系由復雜的交易結算變為簡單的買賣。同年6月,蘇寧收購Laox公司27.36%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如今看來,這些行動都為蘇寧日后構建“沃爾瑪+亞馬遜”做了良好鋪墊。同時,3年多來,借助Laox,蘇寧在商品管理、銷售模式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分析上借鑒良多。正如張近東所言,收購Laox帶來的價值是多元的:一是國際化,二是營銷轉型,三是產品細分和多元化。
不過,真正全面開啟蘇寧超電器化大幕的,是蘇寧易購的發力。
2010年1月25日,蘇寧易購上線,但它真正鬧出動靜是在1年半之后。2011年10月31日,蘇寧易購圖書頻道正式上線,一次性推出60萬種圖書,并打出“3天0元購書”的進攻型促銷方案。此后,蘇寧易購相繼拓展到百貨、日用品、酒店/機票預訂等虛擬產品領域。最高峰時,非電器的銷售占比已達80%。2012年,蘇寧易購還開放了平臺,并以6600萬美元價格全資收購母嬰B2C平臺紅孩子。
在拓展線上業務的同時,蘇寧線下調整同步進行。EXPO超級店首批四個樣板的銷售表現無一不令人振奮。尤其是北京聯想橋店銷售額大漲至改造前的2-3倍,達七八億元。
“可以線上挑戰,但絕對不能只在線上,線下必須建立體驗店,產品領域可以超前計劃,做線上線下的綜合體。”張近東謀求的并非單兵能力,而是“融合”。
整個2012年,蘇寧線上線下已經很好地展現了融合之勢,在易購頻繁的促銷活動中,線下門店不但充當著自提點,更是兼職快遞。此外,一些正在嘗試和醞釀的融合很是超乎想像。在蘇寧EXPO超級店,云閱讀區域的書籍來自易購的資源,線上大約六七十萬冊圖書根據暢銷程度精選出一兩千冊,下載到門店的終端中,供人閱讀瀏覽。等到2013年上半年再去蘇寧門店,用戶點擊電子墻,一排排貨架便會神奇般地出現在面前,就像在沃爾瑪超市一樣。
把線上的優勢挪移到門店,讓實體更虛;由門店為線上提供有力保障,讓虛體更實,這是蘇寧所謂虛實結合的邏輯。
當然,線上線下要虛實結合,要超電器化,最根本的在于對供應鏈的革新。蘇寧正在打造一個閉環高效的生態鏈系統,其中包括三個最核心的環節:自有供應鏈、自有物流、自有金融服務。2009年蘇寧提出營銷變革時就已在供應鏈上做了諸多變革,經過近幾年的嘗試,這一構架愈發清晰。2012年4月,蘇寧首座第四代物流基地——自動化揀選中心在南京建成,后續一系列立體化的物流布局正在全國次第展開。此外,最近蘇寧發布公告成立小貸公司,接著還會成立一系列金融服務型公司。
“2013年1月,我們要對外展示真正的線上線下兩個平臺,更加明確,更加精細。”張近東稱,蘇寧正在做引領行業的變革,最終成功與否讓時間驗證。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