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客而變#“情色”蘊育正能量
(文/金沐 中百商學院培訓師、《店長》特約評論員)
商業是部“情色片”,所謂“情”就是要用心與人交流,所謂“色”就是要關注我們的專業形象。
筆者有一“高富帥”同事,辦事效率很高,人脈廣泛,因為相貌與某男星神似,所以更成為“中老年婦女”的最愛。
媒體策劃專家有一句名言:要給人好印象,你只需要7秒鐘。不管愿不愿意承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以貌取人”的心理。雖然這是一個“貶義詞”,卻是時時發生的事。
私人訂制品牌“例外”、“無用”的迅速躥紅,除了“第一夫人”的政治因素外,更因使用者優雅華貴的外交形象。看看美國總統為何會擊敗競選對手,看看俄羅斯總統普京為何能擁有無數女性粉絲,看看英國首相和泰國總理,你就會明白……形象也可以決定命運。
“以貌取人”,這是千百年來人們既表面否認,又內心認同的事實,戀愛婚姻如此,求學進仕如此,職場發展也是如此。
昨天(4月23日),深圳某化妝品牌的譚女士來山東市場考察,向筆者問卜,細節不便多說,但我的幾句切中肯綮的批斷,迅速贏得了對方的信任,之后讓我幫其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根據她提報的生日時辰和出生地、姓名等信息,筆者進行了時間和空間的五行換算,又根據她的面相特征提出了職業發展的建議,對方表示分析的很到位,并會將其作為職場生涯規劃的重要參照之一。
從中醫學的角度分析,人的五官(舌眼口鼻耳)對應五臟(心肝脾肺腎)和五行(火木土金水),通過對外貌(尤其是臉面)的觀察就能判斷一個人的身體機能狀況。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物質基礎決定精神層面,身體的健康與否,決定了我們的大腦是否清醒,心智是否成熟,情緒是否穩定,判斷是否準確,行事是否高效等等,從而最終決定了我們在職場上的表現和職位的發展。
如果一個人的眼睛明亮,清澈有神,不怒自威,說明這個人的肝臟功能好,肝臟的五行屬木,水生木,說明這個人的腎臟功能也會好(腎五行屬水),所以可以斷定這個人精力旺盛,而肝臟又影響我們的判斷力,所以這個人的決斷力強,適合做領導。又比如一個人的鼻梁挺拔,且有肉,說明這個人的肺活量大(鼻子與肺關聯),身體健康,意志堅定(肺的五行屬金,代表果斷和勇氣),適合做銷售和拓展,生活中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大鼻子。以此類推,通過面相,我們就可以大概的推斷一個人的職業特長。
《中國青年報》的一項調查顯示,71.5%的受訪者認為社會以貌取人非常普遍,還有49.4%的人相信“改變外貌就可以改變人生”,為此我國每年整形手術達到340萬例。美國商界也有按一個人的相貌予以確定薪酬和崗位的習慣。因為他們相信,一般長相好的人更有自信,而自信又能帶來更好的表現。即使在遠古年代,外界已經對我們的祖先提出了要求:迅速判斷面對的是朋友還是敵人。古人能否生存下來,取決于他們對第一印象的準確判斷能力。
筆者有一次出差,在候車室遇見了一位熱心的同行者,他就問我“你是賣保險的吧?”,我說“不是”,“那你是銀行職員?”,我說“也不是”,“那我知道了,你肯定是大學教授”,我說“你快猜對了,我這次是去為客戶做培訓的”,因為我那天剛理了發,比較精神,穿著藏藍色的西裝,白色的襯衣,打著深色的領帶,黑色的皮鞋油光錚亮,手里提著黑色的電腦包,所以那位老兄才會這么判斷。
不僅是一張出眾的臉蛋就夠了,還包括體態、氣質、神情和衣著的細微差異。第一印象有大約40%的內容與聲音有關。音調、語氣、語速、節奏都將影響第一印象的形成。第一印象中只有少于10%的內容與言語舉止有關。
可見專業的裝束會影響別人對你的判斷。又比如你看到剃了光頭,穿了黃色袈裟的,見面就說“阿彌陀佛”的,一般你都會覺得這是和尚;去醫院,你看見穿白大褂的,一般你就會認為那是醫生或者護士;停車場,從寶馬X6下來,脖子上又掛個金鏈子,手上戴個大戒指,夾著一個愛馬仕包的,一般你會判斷是個暴發戶;一群人在后面簇擁,他穿個白襯衣,梳個大背頭,一個人在前面背著手,邁著四方步,這個人大多是個領導或者是個過氣的演員。
專業形象用在廣告營銷上也是屢試不爽,比如中美史克找個實驗室來做舒適達牙膏的拍攝背景,還會找個看起來像是醫生的人介紹牙膏有多么好,于是很多消費者都會很受用,覺得這牙膏比一般牙膏更有醫學療效,也更專業,即使那個人只是雇來的演員,大多消費者還是會覺得可信,而如果這條廣告又是在央視1套黃金時段播的,那么更會讓人深信不疑。
除了專業的裝束,數字也是容易讓人相信的武器,歐美的咨詢公司,比如尼爾森、普華永道、麥肯錫、波士頓,他們會向客戶拋出很多數字,雖然最后你能記住的也就三五個,雖然這些數字的樣本量并不能足以支撐現有的事實,但你還是相信了,因為那是數字,所以你就會認為那不是主觀臆測和胡說,又因為人家的招牌響,著裝專業,裝備一流,普通話里又有洋文單詞,所以你覺得這就是權威。
所以了解了“以貌取人”的基因,有助于我們塑造專業的職場形象,從而贏得同事和顧客的信賴,進而實現我們事業上的成功。
商業是部“情色片”,所謂“情”就是要用心與人交流,所謂“色”就是要關注我們的專業形象。涵蓋我們團隊成員的精神狀態、著裝、規范用語、服務技術以及購物場所的商圈結構、硬件裝修、設備品質、陳列布局和賣場氛圍的營造……
#因客而變#,重視消費者的喜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情、色”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不是為了欺騙和忽悠,而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真善美”的訴求。“情、色”時代,零售同行們,你將怎樣轉變?
新浪微博(@i金沐):http://weibo.com/sino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