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空降兵”
——也談“空降兵”如何扎下根
作者:張國祥
2013/5/20
我回訪曾提供咨詢服務的企業,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我,我再也不用空降兵了,折騰不起。我問為什么這么絕對?他說,你幫助我建立的管理體系發揮作用了,我自己培養的人才比空降兵好用多了。我說,你這是矯枉過正了。不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吸取教訓,慎用空降兵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絕對不用就不好了。
空降兵是雙刃劍,用得好,解決企業短板、提高工作效率。用得不好,制造內部斗爭,增加新老員工矛盾、妨礙團隊發展。企業如何才能用好空降兵,也要從兩方面入手,雙方共同努力,才能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才能發揮作用。
小企業引進空降兵失敗居多。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沒有當他是自己企業的員工,而是把他當成了某項工作的救兵,不要說員工不敢小看他,連老板對他也是另眼相看,恭敬有加。老板也常常不恥下問“這件事你們企業是怎樣處理的?”他也大言不慚:“在我們企業怎樣、怎樣……”教訓起同事甚至老板。這就更加助長了空降兵獨立特行,自以為是,目中無人�?战当鴦硬粍泳褪�“你們企業太差勁了!”“我們企業可不是這樣!”好像他是原來企業派出的欽差大臣。不用多久之,眾叛親離,離開就成了這類空降兵“唯一的選擇”。
空降兵往往都是企業內部缺乏的人才,企業引進空降兵也是看好其能夠彌補人才短板,對其尊重,對其客氣無可厚非,但不能在制度上網開一面。入職前的崗前培訓一樣適用空降兵。他的技術可以在本企業使用,他的管理經驗則必須被本企業吸收轉化才能在本企業運用。特殊才能只能用在工作上,他有好的建議也只有在得到大家認可的前提下,納入本企業規定才能生效。空降兵也是企業的一員,絕對不可以因才能特殊而處處搞特殊。
企業沒有正確對待空降兵,沒有處理好空降兵和老員工的關系,是空降兵不好用的主要原因之一。空降兵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則是空降兵不被接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常常說只有適應環境才能改造環境。空降兵新到一個企業,千萬不要以救兵自居,更不要下車伊始就發號施令,“新官上任三把火”早就過時了,或者說在企業是不好使的!因為你不是上級任命的官員,管理企業主要不是靠權力,而是靠能力。如果你有能力又公正公平,你才能獲得權威。可是我們好多空降兵,錯把自己當救兵,錯把權力當權威,不了解新企業的實際情況,就靠自己過去的經驗發號施令,結果常常做出不切實際的決定,讓老員工反感。反感的人一多,自己就留下的空間就越窄。等和老員工的矛盾鬧大了,老板權衡輕重也只能“揮淚斬馬謖”了。
空降兵到企業首要任務是了解企業。了解企業歷史,了解企業制度,了解老員工的長處,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了解的過程中認識老板員工,融入企業團隊。然后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見解提交改善建議。建議寫出來,不是第一時間交給老板,而是和與建議有關的老員工商討其可行性。再好的方案如果沒有在本企業實施的可行性,要想取得效果都是困難的。方案得到部分老員工的認可再提交老板,讓老板主持討論決定。千萬不要說我的方案保證你“藥到病除”。任何好的方案,上下認同才能效果最大。
企業活動是團隊行為,任何一個空降兵即使你再有才能,沒有舞臺你不能發揮作用;沒有團隊配合你也演不出好戲。只有融入這個團隊,你才有發揮作用的可能。
假如企業老板會使用空降兵,空降兵懂得尊重老員工,融入新企業,不僅空降兵能夠發揮作用,留得下來,老員工也能從中得益,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空降兵用好用活,雙方相得益彰,否則只會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