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的新鮮貨
1982年,伊藤榮堂開始著手進行業務改革的時候,即對一般的菜類和油炸食品的鮮度,訂下了極為嚴格的標準。
例如,天婦羅的味道會隨著時間而變差,所以伊藤榮堂即指示各店,只能販賣炸好一、兩個鐘頭的天婦羅。當年所有的超市都必須在開店前,把所有的商品全數陳列上架,伊藤榮堂之前當然也依循這種做法,所以門市所販賣的都是炸好幾個鐘頭后的天婦羅。不過一經決定,伊藤榮堂仍然毅然行動。
7-ELEVEN自創建以來,即努力開發味道及鮮度均佳的優良速食調理商品,以服務我們的消費者。例如,米飯類的食品采三班體制(一日生產三次,即一日交貨三次)。為的就是保持食物的美味及鮮度。這種做法果然被消費者接受。
7—ELEVEN也是零售業中,第一個注意到牛奶保鮮期限問題的公司。我們之所以會這么做,就是從這種想法衍生出來的。雖說現在制造技術,可以延長商品的使用期限,但是消費者對于出廠后放置了一段時間的商品仍然是敬而遠之的。
另外,我們也和市場上的小面包店合作,進行圣誕節蛋糕預售活動,這也是我們重視美味和鮮度的具體做法之一。
以往商家的做法是,為配合圣誕節當天的大量需求,從圣誕節前幾天開始,即利用機器有空檔的時候,預先把應景的商品制造完成。由于是預制,為了讓糕餅能夠多放幾天,就必須減少糕餅中的乳脂成份,這種商品不論是味道和鮮度,都大打折扣。類似這種生產供給制度就是一種違背顧客需求的制度。因為消費者要的是好東西。
因此我們采用了“預售”的新方法。
在嚴酷的競爭條件之下,如果不能經常創造并異化的經營,我們的市場就會越走越小,越走越偏;在這種情形下,想要擴大市場保持均衡,思索消費者的需求,追求食品的美味及鮮度是必然的結果。
商品取得消費者的相信之后,銷售自然旺盛,上下架的回轉速度也會跟著加快,這就是“良性循環”。良性循環起,廢棄率即降。
例如,某樣商品,我們訂了三個,如果只賣出兩個,相對于營業額,廢棄率為33%;但是,如果我們訂了10個,卻能賣出9個,只剩下一個的情形下,廢棄率即為10%。同樣都剩下1個,可是實質卻不大相同。 廢棄率因“好賣”而降低,一家懂得創造善循環的店,必能成為消費者相信,競爭力強大的店鋪。 消費者要的不是只有“便宜”,販賣10元以下的握壽司,就無法創造差異化的經營;要創造差異化的經營,其最大的課題就在提供消費者有價值的好商品,以食物為例,首要條件就是味美、新鮮。只要營業額提升,廢棄率降低,利潤自然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