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超市人都知道:銷量,是超市的生命,是晉升的基石,是飯碗的保障,是老板的笑臉。而銷量又取決于客單量和客單價,這里,讓我們探討一下,如何把客單價提高一些,再提高一些?
說到如何提高客單價,許多超市管理人員都會大搖其頭:“這地方不行!人窮!口袋里沒錢!”其實,即使顧客的錢包并不豐滿,我們仍可不斷努力,讓顧客心甘情愿地掏出更多的錢,關鍵在于我們有沒有做到:
1、動線是否有足夠的長度?按超市布局的一般原則,顧客在超市內的行走路線應遍及每一貨區,最后大包小包地從收銀臺離開。但由于很多原因,超市的布局并不能理想化地設計,這就需要我們妥善利用現有的條件,讓顧客盡可能在賣場內逗留得久些。
生鮮區永遠是一塊巨大的磁石,不但能帶來高額的毛利,也能吸引大量的人流,所以生鮮區一般應設置在超市深處,讓顧客路過食品和非食品區時順便捎上一籃子洗衣粉、牙膏、牛奶之類的家庭用品。其次是利用特價商品來制造磁石點,如將生活必需的特價商品陳列在賣場較偏僻處,吸引顧客深入角落;成箱的牛奶和方便面在靠近超市出口處打個地堆,方便顧客攜帶;小包低價的零食懸掛在自動扶梯的兩側,引發顧客的沖動購買等,再加上明亮的燈光,悠揚的音樂……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讓顧客興致勃勃,行走不倦的賣場!
2、動線延長了,但顧客是否有強烈的購買欲望?據權威調查,顧客70%的購買決定是在賣場內產生的,這就需要生動化陳列。生動化最基礎的工作是清潔衛生,特別是死角和一些周轉較慢的貨架;其次是價簽和POP,顧客如果不清楚商品的價格,是不會作出購買決定的,理貨員應經常巡視貨架,防止價簽錯位或被同行涂改撕毀,促銷的POP應根據檔期準時更換,端架和地堆的位置也要定期調整,讓顧客有常來常新的感覺;最后,商品要有良好的陳列方式,同樣是蘋果橘子,為什么菜場里擺得雜亂無章,畫室里卻能擺成一幅靜物寫生圖?我們應巧妙利用各種生動化道具和陳列造型,讓無生命的商品煥發出誘人的美感,請多研究一下大公司的陳列照片和生動化手冊,你就會發現,生動化陳列絕對是一門藝術,而每一個理貨員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3、生動化陳列做好了,但顧客買的商品還是不多?那你有沒有注意商品的相關聯性?你是否把面包和果醬陳列在一起,方便面旁邊有沒有火腿腸?把大量兩元三元的小家庭用品堆積在老虎籠里,或在生鮮區陳列一些調味盒,清潔球等,都可能是個好主意,我們一定要讓顧客一站購足,以免他的錢流失到別人的店里。
相關聯性外還有商品結構的問題,在購買力強的社區,應注意中高檔商品的比例,在購買力低的社區,可以主推大包裝,組合裝,捆綁裝的商品,既讓顧客有價廉物美之感,又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客單價,此外,買贈,會員卡等都是提高客單價的有效手段。
4、你在巡店時,有沒有注意過:有的顧客拿著兩瓶洗發水反復比較,神情迷茫?你的員工有沒有及時上前為顧客介紹?有的顧客找不到醬油在哪,你的員工是否及時為顧客指路?有的顧客左手抱一個西瓜,右手拎一桶金龍魚油,你的員工是否及時送上一個購物籃?超市實施自助式經營,并不意味著可以忽視服務,良好的服務不但能在當時強化顧客的購買決心,更有利于提升顧客未來的忠誠度。一分熱情,一分回報,這是零售行業永恒的真理。
親愛的超市同行們,讓我們拋開那些“天天平價”“驚爆讓利”的陳舊口號,一起振臂高呼吧:“讓我們掏走顧客的每一分錢!”
友人:吳奇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