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商務沖擊傳統零售業的大背景下,各大購物中心開始轉型體驗式購物,或是增加餐飲業態來挽留流失客流。對京城一些傳統老百貨店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有限的空間里,它們如何應對這個挑戰呢?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傳統的社區老百貨店都是靠“貼心服務”來攬客。比如醫藥箱、便民繩、氣筒等都可以免費使用,同時愛心傘、嬰兒車、輪椅、針線包等基本的服務項目也很容易租借到。 業內人士認為,與普通商場相比,社區百貨需要加強便民功能,通過便利業態來提高居民到訪的頻率。同時,最重要的是為周邊社區居民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以此來穩定客流量�!叭绻苡�20%的居民每天到店、40%-50%的居民每周到店,這樣的社區百貨才是成功的�!� 目前,社區百貨已形成了獨屬于自己的一股“勢力”,它們深入社區,“團結”居民,借助坐擁大批潛在消費者的優勢,在自己的區域內占據了一片天地。而在本報收集的讀者提名名單中,甘家口大廈、長安商場、久隆百貨等最受周邊社區居民歡迎。
guxian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