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同場合的待客能力
——越忙的時候越要周到
所有的賣場都相同,既有忙的時候,也有閑的時候。顧客少的時候,店員可以把很多的時間花在一位顧客的身上,忙的時候就不行了。但是,越是這樣的時候,顧客越希望店員對自己認真一些、耐心一些。
越是忙的時候,越要注意一下周圍是不是有顧客正在尋求店員幫助,努力掌控全局。只要注意,就會發現有需要幫助的顧客。這時候要一邊接待眼前的顧客,一邊把目光投向另外一位:
“請稍等。”
“請慢慢看。”
我總是這樣和顧客打招呼的。雖然顧客離得有點遠,可能聽不見我的聲音,但是可以從我的表情和態度上明白我的意思。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顧客:我沒有對您置之不理,我馬上就過去。
我始終認為,無論什么時候,都應該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太忙了照顧不過來只是一個借口。忙的時候有忙的時候的待客方法。對我這種同時兼顧的待客方式,即使是初次見面的顧客也會說:
“不用著急,忙完那位顧客再來招呼我吧。”
“你很忙啊,忙完那邊也來看一下我這邊吧。”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能深切感受到顧客對店員的關注程度。她們知道我們也在關注著她們。換句話說,如果店員態度粗魯無禮或做事偷工減料的話,顧客也都看在眼里。店員也許不能一一記住每位顧客,顧客卻可以記住店員。
拿鞋的方式、跪的方式、措辭方式等等,我們要時時刻刻意識到有一雙眼睛在看著我們,務必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
——接待團體顧客有訣竅
顧客當中也有三四個人結伴而來的。接待這些顧客與接待單個顧客的方式略有不同。
對待這些團體顧客,首先要弄清楚誰處于主導地位。父母和孩子一起來的話,要知道是父母說了算,還是孩子說了算。如果有處于主導地位的人存在,她的意見很多時候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如果想買東西的人不是處于主導地位的那位,我會格外注意。尤其是看起來老實溫順的人,很容易受周圍人的意見的影響。別人說:“這個適合你,選這個吧。”她就會說:“是啊,那就選這個吧。”等把東西包好拿給她的時候,其他人已經轉到了別的話題,只剩下她孤零零一個人。這個時候,我就會看準時機悄悄地對她說:
“大家勸你買的這雙鞋,要是回家后你不喜歡,就給我拿回來。”
于是,她就會稍微放下心來,迷茫的臉上重新露出微笑,向我道謝。
即使是初次見面的顧客,有時也會覺得非常投緣。有位顧客覺得和我聊天非常開心,告別的時候我也誠摯地告訴她:
“今天和您相處得特別愉快。歡迎您下次再來。”
與這樣的顧客,一定能保持長久的友誼!
——接待擁有纖細美足的顧客要從贊美開始
很久以前,與歐美人細長的腳不同,日本人的腳被認為“腳背高、腳幅寬”,很容易被
理解成“腳背高、胖墩墩”的樣子。但現在,日本人的腳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那種腳幅寬的人還是很多,但近年來細長腳型的人卻在增多。對這些人來說,買鞋反倒成了一個難題。因為日本產的鞋,腳幅窄的少之又少。
根據JIS(日本工業標準),日本女鞋腳圍(腳寬)的尺碼分別為A、B、C、D、E、2E、3E、4E,尺碼表上也這樣表示。但實際生產的鞋卻不是每個尺碼都有,以E最多,其次是2E、3E,再就是D,其他尺碼在日本基本上不生產,即使生產,數量也極少,這就是現狀。然而細長腳型的人尺碼多為D或者C以下,因此很難買到合適的鞋。這些人在選鞋方面真是吃了不少苦。最近,終于有日本廠家開始生產瘦版鞋了,但還處于開始階段,今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面對這樣的顧客,我總是體諒她們的難處,從贊美她們的美足開始我的接待工作。事實上,纖細的腳真的很漂亮。
“一直以來,鞋都不好選吧?”
“嗯,穿什么都不行。”
“是啊,因為您的腳非常纖細,穿2E或者3E的話,鞋會掉的吧?”
“你怎么知道?沒辦法,怕腳疼只好選擇大點的尺碼。”
“你這樣恐怕不行啊。”
然后,我把日本鞋碼的現狀認真講給顧客聽。
“那么,什么樣的鞋才適合我呢?”
“您這樣的瘦腳,可以穿進口的這款鞋。合腳的鞋既不會變形,又不會磨腳,您要不要試試看?”
與日本鞋相比,進口鞋以瘦版為主,所以我建議顧客穿進口鞋。這樣做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賣鞋,更主要是為了讓顧客嘗試一下。如果顧客在價格方面比較猶豫,我也不會強迫。但如果顧客有買兩雙國產鞋的預算的話,我會建議顧客不如索性買一雙進口鞋好了。
本文摘自《摸過顧客的腳才能買對鞋》
東方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購買地址:http://www.ntjiede.cn.cn/shop/book_info.aspx?id=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