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鄰購網:www.lingou.com)
當今,超市、便利店中各式各樣的商品包裝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而且這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一種方式,但是光靠包裝并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除了商品的包裝之外,店內的商品也要做些生動、引人注目的陳列,讓消費者一眼就為之所動,深深的被商品所吸引,從而做出購買決策。那么商品的陳列都有哪些技巧呢?
一、商品陳列的主要因素
(一)明亮度:
店內的基本照明須保持一定的明亮度,使顧客在選購參觀時能看清楚,而商品本身也可借此突顯其獨特之處。
(二)陳列高度:
商品陳列架的高度一般以90至180厘米最為普遍,而顧客胸部至眼睛的高度是最佳陳列處,有人稱此為“黃金空間”。
(三)商品種類的概念:
按照商品本身的形狀、色彩及價格等的不同,適合消費者選購參觀的陳列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可分為:
1.體積小者在前,體積大者在后。
2.價格便宜者在前,價格昂貴者在后。
3.色彩較暗者在前,色彩明亮者在后。
4.季節商品、流行品在前,一般商品在后。
二、商品陳列要領
(一)有效運用隔物板,用以固定商品的位置,防止出現商品缺貨而不察,維持貨架的整齊度。
(二)面朝外的立體陳列,可使顧客容易看到商品。
(三)標價牌的張貼位置應該一致,并且要防止其脫落。若有特價活動,應以POP或特殊標價牌標示。
(四)商品陳列:由小到大,由左到右,由淺而深,由上而下。
(五)貨架的分段:可分為上層、黃金層、中層和下層4個層面(確保陳列在黃金層的商品是高利潤高回轉的)。
另外,利用照明、色彩和裝飾來制造氣氛,將顧客的視線集中到焦點商品上;季節性商品可放在貨架黃金層上,也可單獨陳列。
三、商品陳列的規格化
(一)商品標簽向正面,可使顧客一目了然,方便拿取,也是一種最基本的陳列方式。
(二)安全及安定性的陳列,可使開架式的賣場無商品自動崩落的危險,尤其是最上層商品。
(三)最上層的陳列高度必須統一。
(四)商品的縱向陳列:也就是所謂的垂直陳列,眼睛上下移動比左右移動更加自在及方便,也可避免顧客漏看陳列的商品。
(五)隔板的利用,可使商品容易整理,且便于顧客選購。尤其是小東西,更應用隔板來陳列。
(六)根據商品的高度,靈活地調整貨架,可使陳列更富變化,并有平衡感。
(七)保持賣場清潔,并注意衛生,尤其是食品,更要注意這一點。
(八)割箱陳列的要點:切勿有切口不平齊的情形,否則會給人不佳的印象。
四、為使陳列有變化的特別陳列
(一)利用壁面。
(二)利用柱子。
(三)利用柜臺。
(四)大量陳列。
(五)懸掛式陳列。
(六)美化及布置性陳列。
(七)POP展示。
五、直式陳列
各式商品以垂直方式排列,顧客只要站定一點便可由上往下看,對商品的比較和選擇也容易些。但要注意的是,若幅度太狹窄,容易產生眼花繚亂的情形,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所以直式陳列的最小范圍至少應有90厘米,才能發揮效果。
六、陳列展示的注意事項
1.在門市的入口處,應稍加標示(如制作簡易的平面圖),以使顧客對店內商品配置略有概念。
2.在最靠近入口處所配置陳列的,必須是周轉率極高的商品,對自助消費者而言,能盡快開始購買商品是很重要的。
3.在距離入口處次遠的地方所配置陳列的,應該是能夠吸引顧客視線,而且單位數量不是很大的商品。
4.日常性消費品必須陳列在鄰近的區域。
5.相關的商品必須配置陳列在鄰近的區域。
6.暢銷的產品必須平均配置在所有的通道上。
7.設計行走線路時必須使每一個通道都能有一些吸引顧客的商品。
8.必須使顧客能夠輕易辨別方向。
9.屬沖動性購買的商品,必須配置在主要通道上,或是靠近主要通道的地方。
10.對男性而言,最適當的高度為85至135厘米,女性為75至125厘米;一般的高度則男性是70至145厘米,女性是60至135厘米;比較方便的高度男性為60至180厘米,女性是50至165厘米,而60或50厘米以下為倉庫。
漂亮的包裝結合生動美觀的陳列,必定能把商品展現的非常完美。讓消費者除了購物外,還能感受到視覺的享受,識想想這樣美好的環境肯定能讓消費者享受其中,從而放慢了腳步,對于商店來說,不但給顧客創造了購物的環境留住了消費者也增加了自己店內的銷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