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雙11,天貓以191億業績讓很多人驚嘆,2013年雙11,天貓以350.19億的巨額銷售業績,讓很多人驚慌,對實體店的用戶將是“十面埋伏”,實體店還能存活嗎?前段時間看到很多人轉發微信里面的一篇文章“習主席講話揭示未來實體店將面臨消失”,相信這篇文章很多人都看過吧。
若是未來真的實體店消失,那么中國將成為一個什么社會?房東跳樓了、街上沒有人了、失業的人更多了,社會動亂了。。。。。。。。
當然,電子商務的崛起,實體店肯定受到影響,這是必然的過程。這好比“一個蛋糕以前是一個人吃,現在是多個人來吃”,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但是有了競爭才會有進步,這也就要求實體店鋪未來對店鋪的精細化管理越來越高,必須由以前的“坐商”轉變為“行商”,必須由“產品營銷”到“服務營銷”再到“感動營銷”。朋友們,你若是被電子商務的崛起而感受到未來實體店無法生存,那么,只能說明你對店鋪的精細化管理還不熟悉,你還沒有重視店鋪的管理,你的思維僅僅停留在產品上,一心想著出現“爆款”,一心想著公司想個法子如何來避免線上產品與線下產品不沖突,而忽視了自己對店鋪的管理,自己的定位。
朋友們,我們不否認電子商務會搶占實體店鋪的顧客,從定位的角度上來說,實際上是要求實體店鋪對定位更加精準,哪些是電子商務的顧客,哪些是實體店的顧客。可以告訴你一點的是:“電子商務有價格的優勢,但是他缺少體驗和情感營銷的優勢,因為人是有情感的,而實體店這個體驗和情感的優勢是電子商務無法比擬的”。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吧:2012年12月份,中國網店銷售占總零售額的比例為6.3%,預計2013年這一數據將達到7.4%。而雙11等刺激,2013年全年中國網店銷售額可能占到總零售額的近10%。而在全球網購最發達的國家,網店銷售額占總零售額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也就是說,未來3-5年,你依然會感覺到電商的狂撲,但是,20%左右的占比已經是極限了。因為人們有體驗需求、有社交需求、有被贊美需求……這些需求是網店無法滿足的。實體店有實體店的優勢,網店有網店的優勢,你要想的是擴大你的優勢,而不是唱衰自己。
我們看到,發表“未來中國將是電商的天下”的言論的人,都是做電商的,并且在中國有一定聲望。于是那些做實體店的家伙不加思索,就跟著唱衰自己。可是你想想,這些人為什么不說實體店好?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用各種證據證明電商好,實際上是在為自己做的行業做代言人。商業行為當中,最愚蠢的行為就是,漲競爭對手士氣、滅自己威風。這就好比,你在路上遇到一陌生人,你們吵架了,結果是他在罵你,你也在罵你自己。要是實體店有人出來,說實體店才是趨勢,那才好玩。
當然,我不是說電商不好,也不是實體店一派的代表,我只是想給實體店一點正能量。
百貨公司的增加,沒有打跨街鋪;超市商店街的規范,沒有打跨街鋪;shopping-mall的崛起,也沒有打跨街鋪;電商的襲擊,也無法打跨街鋪……打跨實體店的,是你自己莫名的恐懼。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吧:
1、未來3-5年,電商份額會進一步增加,但總零售額也會增加,所以電商對實體店的影響是有的;
2、五年以前,你覺得還是“前幾年”生意好做,那個時候電商并沒有現在這么厲害,你怪的是金融危機;今天,你覺得還是五年以前好做,你卻把借口推向了電商;
3、你現在覺得你壓力山大的原因,一是房租不合理,二是你的管理水平沒有提高,而未來,人工成本肯定會持續提高,你如果不提升自己,你可能會被淘汰;
4、投資回報率降低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所以,適合你的一條路是:多店運營(以前一家店賺30萬,現在要用10家店賺200萬)。未來的零售商的現象是:要么大、要么沒。你要么快速開多店做大,要么3-5年內在這個行業中消失。我們拭目以待!
zaodao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