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雙十一
雖然今年阿里在廣告投放、營銷手段、軟硬件準備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各大賣家也是經過近半年準備,甚至投入上千萬的營銷費用,但當最終的總交易額定格在350億時,這個結果出乎了不少人的預料。
2050萬一筆的鉆石,300萬一筆的床上用品,9.08億的基金,這些奇芭數據都存在于今年雙十一350億的交易額中。至于刷單的,年年日日都有,此處不再多言。
即使如此,阿里仍不愿意公布淘寶與天貓的各自交易額,只以支付寶交易額來對外宣傳,那我也不去妄猜這一具體數字,我們就以支付寶整體交易額來看這個350億的數字究竟高不高。
我不知道西湖水有多少毫升,也不知一條內褲有沒有1.5米,我只記得阿里去年公布的數據是截至2012年11月30日21:50:18,淘寶和天貓的年交易總額已經突破1萬億元。
據此保守估算,2013支付寶交易額會有1.5萬億,平均到每天支付寶的交易額在40億左右,而秋冬的交易額明顯要高于春夏,所以正常情況下,11月份即使無雙十一促銷,支付寶的交易額每天也會有50億左右。
天貓雙十一是從10.15開始預熱,11.20發貨結束。前后的影響差不多有四十天,堪比中國春運。而350億正常情況下只是7天的交易額。支付寶11月正常的交易額應該過千億,如此算來,雙十一的350億確實不是一個多么震憾的數字。
雙十一之前,我寫了一篇文章《雙十一前的看點》,對雙十一的預估過于樂觀了,幾乎整個業界都對它過于樂觀了。從茵曼4.5億的備貨量,到阿里內部傳出的600億目標,讓很多人的預期交易額停留在450-500億之間。雖然最終“保三沖五”的承諾達到了,但對阿里來說,這應該不是一個滿意的結果。
對于那些備貨四五個億,結果賣了一億多,花了上千萬廣告費的大商家,我也不認為這算成功,雖然已經受到業界的極度吹捧。
2012年的雙十一,給更多人的是驚喜與震憾;2013年的雙十一,給人更多的是疲軟與失落。
寂寞的雙十二
如果把雙十一和雙十二比做兄弟的話,那雙十一是絕對的大哥,但雙十二卻不是小弟,頂多是個私生子。
對于寄生于阿里上的商家而言,對天貓與支付寶隔三差五的提示系統升級與更新不會陌生,不過這種提示在淘寶中已經好久沒有出現了。或許有人會說淘寶是成立最早、最完善的,已經不需要更新了。但問題并沒有因為它相對完善而不存在,當系統出現問題時,淘寶的響應速度和天貓還是有不小差距的。本人作為一個在天貓與淘寶上不斷切換身份的商家,對這種差距的感受還是很明顯的。
雙十一之前,網絡、紙媒、電視、地鐵、廣場,到處都能看到電商的廣告,加之其它平臺商家的跟風而上,整個11月被稱為中國的電商月都不為過。能花得起錢的兩萬天貓大商家,加上能扣點的天貓,一起導演了雙十一的瘋狂;而花不起錢的淘寶百萬小商家,加上扣不了點的淘寶,只能在狂歡后感受雙十二的寂寞。
至今為止,關于淘寶雙十二,除了在淘寶這個平臺上有動靜之外,電視、線下、紙媒,甚至連天貓上,都絲毫沒有淘寶雙十二的影子。不但如此,天貓今年也搞起了雙十二,還起名為“品牌盛典”,這對今年淘寶的雙十二更是雪上加霜。天貓大了,淘寶小了,馬云的”小而美”已經實現一半了---店鋪交易額越來越小,美卻遙遙無期。
從去年的“要讓100萬家店鋪年銷售額突破100萬”,到今年的”要讓350萬集市店鋪雙十二有成交”,阿里的夢想越來越大了,不過我們的生意卻越來越難做了。
還忘了說一件事,我已經兩年沒有登陸過的廢棄淘寶店鋪里僅存的幾款產品都被打上了“雙十二商家精選”的標簽了。看來這次雙十二的規模真是不小呀!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雙十二之后,整個支付寶與淘寶的銷售數據還不會公開。因為這個數字和雙十一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百萬雄兵有時真的不如兩萬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