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是個盈利的大類,反之,如果生鮮管理不當的話,又將成為一個虧損的大類,因為損耗的管理牽涉了太多的人為疏忽,當然,對于“鮮度”要求很嚴的生鮮食品,生鮮損耗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在操作、管理、流程上面不斷規范、不斷改善,從而達到科學性、合理性,盡可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損失,就是我們防損目的所在。
“孤兒商品”屢見不鮮
超市的百貨食品分類擺放,原本是為了便于消費者選擇,可有些消費者調好商品不想要了,不愿多走幾步歸還原位,就隨手亂丟。經常會放到不起眼的地方,這些冷凍食品來不及回收,等它們化掉以后,既形成了浪費,又污染了其他商品。
蔬果方面,小編看到很多顧客又是掐菜葉,又是掐菜根,但“深加工”了一番后,還是把這棵菜扔在一旁又重新挑選。最后心滿意足的離去了,留下一片狼藉。有些水果的皮比較嫩,那么多人的捏掐后更是傷痕累累了。
關于防損有什么竅門嗎?
消費者對商品的鮮度要求越來越高,日期較久的商品難以賣出,所以要認真做好商品日期管理和壞品管理。
一些諸如挑剩的水果蔬菜但并無變質,超市可以在下午做特價處理;對于一些保質期較短的商品,超市在收貨時都要仔細驗貨,當日期接近有效期限3/4時,可以配合暢銷品組成特價品搭配銷售;加強監控措施,食品區每15分鐘就進行一次柜面清點,百貨區半小時一次,及時“收留”被顧客“遺棄”的商品;加強收銀工作,在收銀時防止漏掃商品,以減少超市損耗。
和大家說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散稱貨品往往計價能計到每一分錢,銷售時都四舍五入。但是尾數在五以上的都不大好賣。比如,一塊冬瓜,一毛四和一毛五的比的話,一毛四的單獨結賬收一毛,一毛五的單獨結賬收兩毛,于是導致很多切好的冬瓜活活爛掉不說,能賣出去的冬瓜也暗地里承擔了不少“折扣”,這也是需要做生鮮銷售注意的。
希望以上總結的內容可以幫助到各位,超市防損是個很頭疼的問題,具體該怎樣分類防損,朋友們可以隨時回復給小編,小編根據您店里的情況,再幫您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