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蘇寧三次重大戰略轉型和組織變革的關鍵點做了重點回顧,特別是2013年,為了實現“顧客體驗一致性”目標,蘇寧對內部資源再次做了大規模的融合與整合,并著力消除組織內部的資源和管理壁壘。蘇寧組織變革的過程就是解決“組織變革,為什么?變什么?怎么變?”三個重大問題的過程。在組織變革與戰略目標高度匹配的前提下,重組企業內部資源、增強組織的適應度,并由企業最高領導人引導和推動變革。
??2013年,蘇寧以1092.52億元銷售額再次蟬聯中國連鎖百強第一名,但同時,蘇寧也因利潤大幅下降而備受質疑。在傳統零售企業艱難轉型的當口,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傳統零售企業,敢于“高速路上換輪胎”,其戰略轉型和組織變革正受到空前關注。??
其實,在創立后的二十多年間,蘇寧已歷過多次重大的戰略轉型和組織變革。每一次轉型,都將蘇寧帶入新的境界和高度。當我們梳理蘇寧曾經走過的路,相信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發。??
蘇寧的組織變革回顧??
在20多年發展歷程中,蘇寧經歷了多次規模不等的調整和變革,但影響最深遠的重大戰略調整和組織變革大體上有三次:
??第一次:從“批發-零售”的組織變革??
創立于1990年的蘇寧是一家小型空調銷售店,1995年成立空調專營批發部,除了零售和工程銷售之外,主要從事空調批發業務,一方面連接空調廠商,一方面連接空調經銷商。這種戰略選擇決定了蘇寧最初的組織結構是批發型,到1994年的組織結構特征為:以南京為大本營,向蘇南、蘇北、安徽、浙江、上海、廣東等地區延伸,建立了輻射全國的、包含有4000多家經銷商的批發網絡,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空調銷售企業。
??1996年后,隨著空調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逆轉,供大于求的局面使產品利潤率下降,導致批發環節的毛利也越來越低,同時市場空間也受到了上游廠商“渠道扁平化”策略的擠壓(許多空調廠家直接延伸到零售終端),很多批發商因此轉行或是倒閉。此時,蘇寧開始了第一次重大的戰略轉型--從以批發為主轉向零售為主、從單一品種經營(空調)轉向多品種經營(綜合家電)。1997年,蘇寧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合肥、徐州、常州、無錫、鎮江等地區,發展了30多家空調店鋪。1999年嘗試開設綜合電器商店,解決了單獨經營空調的季節性風險。??
為此,蘇寧對內部組織做了大幅度調整:總公司工作重點轉移至零售方面,總部設立相關零售管理部門,改變各地辦事處的職能和工作重心,將建立在批發模式基礎上的分銷網絡轉變為以零售模式為主的網絡,大幅壓縮批發業務,將人、財、物等內部資源向零售業務傾斜。??
直到1999年,這次變革才基本完成,它使蘇寧從一家批發商轉變為家電零售商。??
第二次:從“分店-連鎖”的組織變革??
就在蘇寧戰略由“批發轉型零售”后不久,國內家電市場再次發生重大變化,“渠道為王”的態勢日益凸顯,誰掌握了零售渠道,誰就能扼住市場的咽喉。為此,2000年,蘇寧確定了面向全國市場的連鎖經營發展戰略,開始建設覆蓋全國的零售終端,同時改變過去分店自主運營的體制,納入整個連鎖經營體系之中。這意味著,蘇寧必須建立能支撐連鎖新戰略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
然而,與許多高速成長的民營企業一樣,經過10年的爆發式增長,蘇寧內部也積累了諸多問題,與全國連鎖戰略要求不匹配。如采購與營銷部門之間職責不清、管理低效、標準化程度低、管理觀念和能力亟待提升等等。
??因此,2000年,伴隨著全國連鎖戰略的實施,蘇寧開始了第二次組織變革,其指導思想是“專業化分工,標準化作業”。
??首先,建立規范化的管理平臺:將采購和銷售兩大關鍵職能進行剝離,并對其進行了清晰的功能和職責界定;重新梳理和優化了關鍵業務流程,以保證流程的規范性,滿足連鎖經營需要;在縱向的管理程序和橫向的工作流程兩個維度上,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分工和授權,從而形成規范系統的崗位管理體系。??
其次,構建“總部-大區-子公司”的三級組織結構,形成了總部、地區分公司和零售店鋪的格局。在區域層面,他們著重建立完善的后臺管理體系,形成店面、客戶服務中心、配送中心和售后服務中心的“四大終端”組織結構,為區域的規模化拓展提供支撐。
??隨著家電連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蘇寧的開店速度也越來越快,門店數量激增。為了配合這樣的擴張節奏,整個組織和業務運營體系也必須同時高速運轉。為了避免高速發展可能導致的管理失控,同時兼顧管理的一致性,2006年蘇寧再次對原有組織進行大規模整合、重組和精簡。
??這次調整后,蘇寧的大區由17個增至28個,管理的地區、跨度進一步加大。在總部層面,原有的14大中心整合后形成了四個總部,而人力資源管理中心、集團辦公室以及戰略規劃部作為總裁辦直屬部門獨立運營。??
??第三次:由“單渠道-全渠道”的組織變革??
蘇寧的第三次戰略轉型始于2009年。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電子商務擁有了越來越大的規模和影響,對傳統零售行業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此背景下,從2009年起,蘇寧開始了從一個傳統零售企業向互聯網企業的戰略轉型。經過2010~2012年的探索和嘗試,蘇寧的轉型在2013年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高潮。與之相伴隨著,就是組織的重大變革。
??2013年是蘇寧的戰略布局年,也是其向互聯網轉型的關鍵一年。在這一年,“蘇寧電器”更名為“蘇寧云商”,將過去實施了兩年的“沃爾瑪+亞馬遜”模式調整為蘇寧“云商”模式,即通過“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模式,實現蘇寧內部組織運營體系的大融合,從面對消費者的前端產品展示到后臺的管理系統,真正讓線上線下兩大渠道的結合落地。
??根據戰略定位,蘇寧開始走上了“一體兩翼”的互聯網轉型路徑,“一體”就是以互聯網零售為主體,“兩翼”就是打造O2O的全渠道經營模式和線上線下的開放平臺。為配合這一戰略規劃,蘇寧歷時數月完成了從底層到總部的組織再造。
??蘇寧副總裁孟祥勝在2013年曾經談到,專業、垂直、開放、融合、扁平、自主是這次蘇寧組織調整的關鍵詞,最大的變化是從原有的矩陣式轉變為事業群組織。
??在大區運營層面,蘇寧把“大區-子公司-營運部”三級壓縮為“大區?城市終端”兩級管理,進一步扁平化管理,強化以大區為單位,針對全品類、全客群、全平臺實施統籌規劃運營。以重點城市市場為特征的蘇寧大區建制,其數量從2012年的44個增至60個,城市終端由100多個增至200多個。變革后,大區運營層面將實現扁平化的垂直管理和本地化自主經營。??
在總部管理層面,蘇寧明確了包含連鎖開發、市場營銷、服務物流、財務信息和行政人事五大管理總部,負責戰略規劃、標準制定、計劃管控、資源協調。同時,在業務經營層面,他們組建了連鎖平臺經營總部、電子商務經營總部、商品經營總部三大集群,并下設28個事業部。同樣,總部的組織變革也意欲賦予各業務單元更多的經營自主權和靈活性。
??運營層面變化最大的是,商品經營總部開始了全品類拓展。為此,它下設17個事業部,分別負責不同商品類目下的商品規劃、采購、供應鏈管理,同時還包括品類銷售和推廣工作,以實現線上線下全面整合和統一管理。
??2013年,蘇寧再次對運營層面的組織結構做出調整:將連鎖平臺經營總部(負責線下實體店經營)和電子商務經營總部(負責蘇寧易購經營的)進行了整合,組成新的大“運營總部”,對實體店、PC電腦、手機和TV等線上、線下的銷售實行統一管理,以及資源的徹底融合。??
經過這樣的調整,蘇寧打通了組織、價格、商品和體驗的四大壁壘,實現了“一體兩翼”構想的落地。而對于那些從零起步的新業務,蘇寧則成立了8個獨立公司,讓它們獨立地在各個行業市場發展。等到時機成熟再確定整合方式。
??蘇寧組織變革的啟發
??據美國學者的相關研究,在大規模的變革中有70%都以失敗告終。改,還是不改,風險都在那里。如何轉型和組織變革,可能是現階段企業領袖們最困惑的焦點。梳理蘇寧的變革歷程,也許我們可以從中領悟到這樣一些要點:??
??1. 組織變革,為什么?市場環境的變化,會使顧客需求和購買行為發生變化,也會使零售行業經營技術發生變化,這些變化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使零售企業原有的戰略變得落伍,直至成為發展的掣肘,因此導致零售企業進行戰略調整,而戰略調整必然帶來組織結構的變化,否則調整后的戰略無法得到實施。
??由蘇寧的三次組織變革可以看出,每一次組織變革都是由于企業戰略進行了調整,而戰略的調整是由于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因此,企業決策者在選擇組織變革時機時,要考慮戰略是否發生了調整或轉型,只要發生轉型,就必須進行組織結構調整和人事更迭,讓那些阻礙變革的人員調離。組織變革可能“受傷”,但是戰略轉型而組織不變革,帶來不僅是“受傷”,而且極有可能是“死亡”。
??2. 組織變革,變什么?如果說,組織是否變革依賴于戰略是否轉型的話,那么,組織變革什么,就取決于戰略轉型的內容了。一個基本的邏輯是:組織變革一定是圍繞戰略而展開,并與戰略目標保持一致。
??我們看到,蘇寧的三次組織變革都是與同期的戰略目標向匹配的:第一次轉型目標是“成為零售商”,這意味著其目標顧客從企業(批發商)變為個人(消費者),因此,組織變革的目標是讓企業具備為終端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第二次轉型的戰略目標是要建立覆蓋全國的零售渠道,因此組織變革的核心要點是“速度和一致性”。而第三次轉型的戰略目標是為了“顧客體驗的一致性”,因此組織變革的核心是“內部資源的融合”。??
由此可見,戰略轉型必然通過變革后的組織來實現,沒有匹配的組織變革內容就不會有成功的戰略轉型。因此一個含糊不清的戰略,極有可能導致一場目標不清的組織變革,從而將整個組織帶入混亂之境。倘若戰略目標清晰,組織變革內容與其不匹配,也會導致戰略轉型的夭折。
??3. 組織變革,怎么變?這是一個復雜的命題,牽扯組織結構、人力資源、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而組織變革又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長期過程,因此,對組織變革中一些關鍵問題做更多思考,將有助于理解組織變革的復雜性和風險。??
??(1)明確組織變革的目標。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教授伊恩.帕爾默在《組織管理變革》中,將組織變革分為“漸進式”和“間斷式”兩種。第一種變革主要指系統、流程或結構的調整,但公司戰略、公司形象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第二種變革使組織的核心部分發生了轉型性的、革命性的重大變革,它改變了組織的實質,而不僅僅是組織獲得了發展。??
從蘇寧的三次組織變革來看,前二次變革具有漸進式特點,其核心目標是使組織適應大規模、標準化、高速度的連鎖業務發展的需求;而第三次變革則具有明顯的“間斷式”變革特征--將從以零售業務模式為主轉變為平臺模式為主,從傳統零售企業轉型為互聯網企業。可以說,前兩次變革都給蘇寧帶來了明顯的成效,為其戰略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但由于第三次變革帶有很強的革命性、顛覆性,它使蘇寧的未來發展與之前的實踐和方向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此,其組織變革的劇烈程度也非比尋常。??
??(2)重組企業內部資源。這是組織變革的核心,目的是實現與新戰略需求的匹配。在蘇寧第一/二次組織變革中,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圍繞“供應鏈”進行資源上的再分配或補充,以滿足大規模、標準化的戰略發展需要,但這種變革的著眼點仍是企業的,而不是顧客視角的。在蘇寧的第三次變革中,這種資源重組表現的更為明顯--將條塊化、分散的內部資源通過新的組織形式全部融合在一起,以適應互聯網時代全渠道零售的需要。此次變革的著眼點是顧客--為顧客獲得一致性的良好體驗而重組企業資源。因此,從這一點上看,此次蘇寧組織變革的出發點和方向都符合互聯網思維的特點,具有極為重要的積極意義和示范效應。??
??(3)關注適應新的環境。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企業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顛覆性變化,一些新的組織特征出現了,那些以速度為導向,扁平化、富有彈性的組織才能與新環境相適應。我們看到,在蘇寧2013年完成的組織變革中,壓縮運營層級、多事業部的設置,會提高組織對市場的響應速度。同時,打通、整合內部資源的組織設置方式理論上顯示了鼓勵、促成團隊協作的思路。當然,這些方式在實踐中的效果還有待市場檢驗。
??(4)加強變革的領導。企業最高領導人是影響組織變革能否成功的最關鍵因素之一。無論哪種形式、何種程度、多大規模的組織變革,都會對組織中的每個人產生不同的影響,有的人甚至因為變革而失去地位或利益,所以,不同層級的人對組織變革的看法和接受程度都會不同。這時,就需要管理者進行必要的轉型引導,對組織正在或將要發生的事情提供答案。??
??當前,傳統零售企業面臨的組織變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將導致一個組織最本質的變化,因此也是最勞神、最痛苦的。由于變革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資源重組所導致的變革阻力可能足以抵消變革的愿望和熱情。因此,作為組織變革的指揮者--企業最高領導人,需要通過對變革的“導航”來控制和實現變革。
??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雖然蘇寧擁有更靈活、更高效的決策機制,但真正推動變革也絕非易事,其中董事長張近東的作用至關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在變革啟動和推動過程中,他都會向員工宣講轉型的目標和意義;在轉型遇到懷疑或阻力時,他則向干部員工表明決心,甚至以“誰阻礙變革,就撤掉誰”的強勢態度排除阻力、推動變革。所以,蘇寧能迅速超越競爭對手成為中國連鎖百強之首;能在前景并不十分明朗的情況下啟動間斷式變革,絕非偶然。可見,企業最高領導人的決心和行動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組織變革的成敗。??
??總之,我們正面臨從未有過的艱難局面。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以不變應萬變”的信條早已不合時宜,而未來的發展路徑并不清晰,更沒有成功案例可循。冒險,甚至失敗都可能無法回避,但“不變不行”的宿命和壓力終將觸發一場波及全行業的、所有傳統企業的組織變革。因此,我們為先行者的勇氣鼓掌,更期盼他們能“守得云開見月明”,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變革之路。
??(作者:王燕平? 來源:《富基商業評論》)
富基融通- 該帖于 2014-6-26 10:0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