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的戰友來了,給戰友帶點我們當地的特產回去,想來想去,大型超市里陜北的狗頭棗品種比較多,選擇的余地大。
來到了銷售大棗的展區,迎上來了三名促銷員,其中的兩位促銷員各自夸自己的棗有多么的純正,多么的肉厚,多么的甜蜜,另外一位站在那里默不作聲,給人的感覺是,讓這兩位先說。當我走到這位默不作聲的促銷員所經營的區域時,她問我要什么樣價位的?我告訴她看一看一百來塊的,那兩位夸夸其談的促銷員聽到了我們的對話,急忙拿著自己經營的一百多塊的大棗走了過來,又滔滔不絕地向我介紹她們的棗有多么的好,這里的棗有多么的差。如此之法,有些讓我厭惡,再看這位默不作聲的促銷員,沒有因別人對其產品的抨擊而給予回擊,而是站在一旁仍這兩位促銷員演講式的推介。最終我選擇了這位默不作聲促銷員所推介的大棗,當我提著四袋大棗離開時,那兩位滔滔不絕的促銷員,還有些不死心,告誡我:“你拿她的大棗就后悔吧!吃了就知道了。”我朝她倆笑了笑。
其實,我真不知道哪家的棗好,雖然出狗頭棗的地方我去過,作為消費者誰又去認真地分辨大棗的屬地,我之所以選擇這一家,是對那兩位抨擊他人產品不好促銷員的告誡,讓她們明白,詆毀別人抬高自己不一定就能取勝,消費者不會因你的三寸不爛之舌就會相信你,仍你左右擺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經營的過程中,詆毀他人抬高自己的事時有發生。按照人們正常的心理活動,多數人是反感背后說人壞話的,況且,在選擇產品時,消費者有著自己對產品的見解和認知,不需要我們演講式的推介,只需要我們客觀真實地向顧客介紹產品的特性就夠了,不能向顧客說鄰家商店的不好。向善是人們追崇的,對競爭者不懷好意給予敵視,結果自己卻成了被人拋棄者。我們不僅在經營我們的生意,還是在經營我們的人品,好的人品,總會迎得人們的尊重,帶給我們的是生意上的成功。
- 該帖于 2014-10-13 14:3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