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廠房改造設計的觀點
摘要:中國城市中的舊建筑改造,特別是舊工廠建筑的改造,已經成為一個潮流。其特殊性已形成一種新的設計理念,值得我們從城市建筑學和文化傳承的角度去思考這個現象的現實意義。不管是目前還是未來,舊工廠建筑的改造都將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部分。
舊廠房改造示意圖
以下是一鴻城市改造研究中心給出的關于舊廠房改造的設計觀點:
舊廠房建筑改造的特征與類型
舊廠房建筑改造不難發現其中表現出了許多共性,它們集中反映了當前對舊廠房建筑改造的特征、手法和思路,即保留舊廠房建筑外觀形體,只廠房須的修繕,讓其與周圍環境相適應,充分保留舊廠房建筑原有的結構,不對其進行大規模的拆除和加建,只是為了滿足現代功能需要而進行必須的少量的改建,充分靈活的組織利用建筑內部空間,為各種不同的新功能的需求創造可能,完全展現出新、舊廠房建筑在形體、空間、功能和材料之間的差別,讓人們在欣賞現代藝術文化的同時體會到舊建筑的魅力所在,并將歷史與現實相聯系,既是對過去的回憶又看到新需求的發展變化。
目前,我國舊廠房建筑類型大致分為三類:
首先是“大跨型”舊工廠建筑,是指單層跨度大的建筑,其支撐結構大都為混凝土鋼架和拱架等,形成內部無柱的開敞高大空間。這類建筑常見于重廠房廠房、大型倉庫等。這類舊廠房建筑可以改造成廠房館、美術館等要求有高大空間的建筑,改造費低,一般控制在總造價的10﹪-20﹪,卻極具實用價值。
其次是“特異型”舊廠房建筑,是指一些具有特殊形態的構筑物,如煤氣貯藏倉、貯糧倉、冷卻塔等。這類形態特異的建筑,對改造形成很大的制約,但同時也為再生創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間。這類建筑適合改造為大小不一的建筑,如藝術中心、娛樂中心和各類工作室。
最后是“常規型”,是指層高較“大跨型”低而空間開敞的建筑,這類建筑常見于輕廠房的多層廠房、多層倉庫等。其靈活的建筑空間適合改造為餐廳、辦公樓、住宅、娛樂場所等多種建筑形式,這種改造類型的數量也占到改造項目的絕大部分。
舊廠房建筑內部空間改造
舊廠房建筑內部空間改造需要尊重已經成熟的周邊建筑環境和生活需求,我們是通過創造性的挖掘原有建筑的潛在價值,并結合現代建筑工藝手法給予新的詮釋,最大限度的利用舊建筑,使其得以再生來實現的。事實上,現代建筑設計的種種技術工藝如今已經大都被廣泛的應用到舊廠房建筑改造設計當中,優秀的設計則表現出各種風格手法的綜合運用。建筑師的創新設計、景觀設計師的綜合考慮并結合現代藝術家的天才創造。同時我們也要看到,舊建筑形象或新建筑語言并不是改造的目的,新舊建筑環境共同圍合形成的再生空間才是建筑師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案例:舊工廠改造辦公樓
1973年,里卡多·波菲爾找到了一處廢棄的水泥工廠,里面大概有30多個倉庫、地下畫廊和一些大的設備房,波菲爾決定將其改造成事務所的辦公樓,改造工程持續了兩年之久。這間被遺棄在廢墟當中的工廠可以說頗具一些超現實主義風格:混凝土打造的樓梯并不通向任何地方,一些鐵具散落在各處,如同走進了一個古老的城堡。
其中的八個倉庫保留下來作為辦公區、模型實驗室、檔案存放處、圖書館、放映廳還有一個巨大的空間被稱作“The Cathedral”(大教堂),這里被用作展覽廳以及供建筑師舉行相關專業文化等活動。這里位于整個花園的中心,周圍種植著桉樹、棕櫚植物、橄欖樹和柏樹。整個改造工程可以說是一個展現一個鬼才建筑師的絕佳之作。
舊廠房改造前后對比圖
galiz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