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電視劇《老大的幸福》前段時間在央視熱播。其中有這么一個鏡頭,讓我深有感觸。
劇中,范偉扮演的老大跟公司請假,帶心上人梅好(孫寧扮演)去商場里買衣服,一直以來梅好這個善良的女人受了太多的磨難,所以老大一心想要呵護她,要讓吃苦受難的梅好也變成和城里人一樣。
來到商場之后,到處都是琳瑯滿目的時裝,老大和梅好,東看看西看看,眼睛都花眼了。最后還是在導購小姐的引導下,一件一件的試衣服,導購小姐首先精心推薦了一件時下最流行的晚禮服,很高貴,也很有檔次,梅好穿上之后的確是漂亮,而且在梅好還沒走出試衣間時,這位聰明的導購小姐還神秘的給范偉賣了一關子,抿著嘴笑,說,您先做好思想準備,實在是太漂亮了。恰到好處的吊起了老大的胃口。
但最后因為的確是不適合梅好上班來穿,導購小姐馬上感覺自己推薦錯了對象,第二次把梅好帶出試衣間時,果然是另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米白色的風衣簡潔端莊,含蓄典雅。把梅好襯托得恰到好處。用那位導購員的話說,除了顯示這位小姐的漂亮外,拿上班來說,這件衣服又絕對是無比的匹配。同時導購小姐圍著梅好轉上一周,同時嘴里還不住嘖嘖的夸贊:“我給您化一點淡妝,頭發簡單的幫您弄了弄,這身衣服就真的是給您量身定做的一樣。”這身衣服,還有導購小姐的話,都讓在一邊的老大滿意,一邊欣賞著孫寧的著裝,一邊開口問到衣服多少錢。
當導購小姐說到1800元時,差點把老大噎著,這里的衣服這么高檔,自然是出乎老大的意料的。要知道,即使是老大現在到弟弟公司來上班,一個月也不過三千來塊錢,這1800元相當于老大半個月的工資,而他才剛剛到弟弟的公司上班幾天。何況之前老大的錢為幫助梅好的孩子治病已經都用得差不多了。
沒帶那么多錢,老大又不好丟面子,就想出種種法子給自己開脫說不買這件衣服了,當導購小姐問是不是覺得貴了時,老大還一邊用不舍的眼神緊緊盯著孫寧的衣服,露出欣賞的樣子,還一邊說“咱不差錢”,導購小姐似乎馬上明白了什么,依然沒有生氣,馬上說他們現在正好有一個促銷活動,只要男方在一米之外朝著對面的女方,喊出三個字,并且女方手上拿的儀器顯示80分貝以上,就可以給他們打5折,這一下可說到老大心里了,老大還硬撐著說,我不是差錢,我就是專門玩嗓子的,我來試試,試試,喊什么。導購員說,喊:“我愛你”三個字,老大傻了,不過還是憋足勁大聲吼了一聲:“我-愛-你!” 導購小姐瞄一眼儀器,達標。那衣服就同范偉900元成交。
分析:
看到這一段真的是太經典了,這個導購小姐有幾個地方是可圈可點的:
1.主動引導客戶購物,把握主動,進行推薦。
2.發現需求,及時調整。
3.超值服務,增加滿意度。利用化妝、盤頭等手法烘托產品,提升滿意度。
4.耐心服務,靈活應變。
5.執行到位,巧用促銷。
在客人最后仍然拒絕買下衣服時,能夠準確把握客戶拒絕的真正原因,果斷改變策略,在不傷及客人面子的情況下,讓客人舒舒服服下單,從而讓這個所謂的“促銷”真正為銷售起到幫助。
由此我想起了我們平時的促銷活動。
促銷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能夠吸引顧客,促成銷售。所以毋庸置疑,有促銷時應該比沒有促銷活動時的業績高很多。但我們卻經常發現,事實并不一定像我們想象得這么樂觀。
競爭激烈,促銷力度不夠,執行不下去,導購不理解促銷內涵,從而導致很多促銷是白白的花了錢,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案例二:
父親節到了,某某皮具公司的廣告部經理關浩到終端門店巡視。
來到了公司的重點店鋪王府井商場,商場內外人潮洶涌,看來今天應該生意不錯。王浩轉上樓梯,來到了該皮具品牌的專柜。奇怪,專柜竟然冷冷清清,導購員一個個無精打采,有一個在貨架邊靠著,無聊的摳著手指頭,還有一個悄悄蹲在收銀臺后面打電話,壓抑不住的嬉笑聲隱隱傳來。關浩心底不禁浮起陣陣不滿,怎么搞的,店員這么散漫,營銷經理張鴻怎么都培養了這樣的手下。
關浩慢慢踱進店鋪,輕輕的“咳”了一聲,那個依靠在貨架旁摳手指頭導購員一驚,趕緊放下手,站直說:“歡迎光臨,請隨意看一下。”那個躲在收銀臺后的導購員也趕緊探頭看了一眼,而后又縮回頭去,繼續煲電話粥。關浩一愣,難道他們不認識我嗎?不知道是總部來人檢查嗎?后來一想,也正常啊,我都半年多沒來過店鋪了。這兩個小丫頭大概是新來的吧,我也不怎么面熟。想到這里,關浩就想,我干脆冒充顧客好了,剛好可以看看他們銷售怎么樣。
關浩氣定神閑的在店鋪轉了轉,順手拿起一款商務皮包,“小姐,這個包多少錢?”
“這款是1680元。”那個招呼他的店員站在他的身上,殷勤的說。
“能不能便宜點?”關浩抬起頭,問。
“不好意思,先生,我們沒有折扣。”導購員搖搖頭,無奈的說。
“不會吧,商場今天家家都在搞活動,父親節了,你們專柜怎么沒有活動呢?”關浩急了,脫口而出。他確實是急了,因為促銷活動是他簽字審批的,他知道現在購物是有優惠的。
“我們公司一直都不打折的,我們也跟總部申請過折扣,可就是沒有辦法。”導購員聳聳肩,無奈的說。
“那總該有什么禮品贈送吧?”關浩無計可施,只好“提醒”到。
“好像沒有哎。”導購員無辜的看著她。“啊?”關浩剛想發作,那邊煲電話粥的女孩子終于掛掉了電話,走了過來,說“哦,對了,蘭子,忘了跟你講了,今天早上好像是收到公司一份傳真,說買東西有贈品送。”
“什么活動?”關浩忍住氣,問。
“我忘記了,好像是滿1480元送什么鑰匙鏈吧,我也沒怎么注意,反正那促銷也不怎么吸引人,贈品也不怎么樣,您買東西還是商品最重要是吧?”導購不在乎的說。
“太不像話了!”關浩忍不住了,對兩位店員發了脾氣。
兩個小姑娘嚇得一愣,搞不清楚這個看似斯文的顧客怎么會生氣。
“我是公司廣告部經理關浩,你們店長在哪里?”關浩氣急敗壞的說。
“啊?關經理?不好意思,沒認出來,我們店長下午班,還沒來。”那個最初接待他的導購小聲的說。
“購物滿1880元,送精品鑰匙包一個;購物滿2680元,送水晶掛件一個;購物滿3980元,送錢夾一個。”王浩加重語氣,告訴她們。
“哦,好的。不過我看到隔壁皮具專柜,購物滿1000就送一個真皮錢夾;滿2000元就送數碼相框,好漂亮的相框的。”電話粥女孩說。
“還有樓梯口那家皮具,干脆買一送一。咱這促銷,會不會太……”兩個女孩子你看我,我看你,囁嚅了起來。
……
分析:
在上面這個案例中,可見這個公司的終端運營管理體系還很不完善,但跟我們促銷相關的問題,卻也是值得我們思索的。
首先,導購員的職責確實沒有做到,這兩個導購員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導購員,她們在自己的工作中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我們不再一一評論,只從促銷角度上來講。但是,對于這個效果不理想的促銷,關經理也有責任。因為他沒有了解到終端的實際情況,是想當然悶在辦公室想出來的促銷方案,脫離終端一線,不知道顧客的實際需求,不知道市場的變化。這樣的促銷,無疑是脫離群眾的。所以,導購員看到了促銷,也沒當回事,隨手一甩,因為她覺得這促銷對她們的業績沒有本質的影響。
當然,這樣說,不是為導購員開脫,而是提醒大家,最好的促銷方案不是來源于創意人員,而應該是來源于終端。應該是從終端一線收集起來的信息,才更能吸引顧客。同樣,好的促銷方案,來源于終端,也應該回歸于終端。即使有了來自終端一線的完美的適合市場的促銷方案,如果在落實到終端實施的時候沒有很好的執行下去,也是沒有用的。在上述案例中,顯而易見,終端的執行和對促銷的理解也是非常差的,沒有發揮促銷應有的作用。方案不完美,執行不到位,那促銷還有什么意義呢?
那么,促銷活動開戰時,應該做些什么,從而讓促銷更好的提升業績呢?
1.活動項目(時間、地點、地圖、電話等)是否明確表示?
2.是否所有人員清晰促銷目的及表達?
3.是否依據年度促銷計劃來決定DM的主題、商品、活動、營業目標、發放對象或區域、發放份數及預算?
4.DM是否完全收集店內有特色或價格訴求型的重點商品?
5.DM所訴求的商品是否都在賣場上具備兩感陳列或貨量充足?
6.DM上的照片是否清晰而能表達商品特色?
7.制作的DM是否賞心悅目,讓人有想收藏的欲望?
錦囊一:執行才是硬道理
活動前:收集了解競品信息,分析顧客心理,確定促銷方案。促銷前要把產品品項、規格、價格、促銷物料、方式、時間、人物、分工、主題、地點、預期效果等細節再回顧一下,達到熟練的目的。
活動中:時刻關注消費者變化,做好現場售后服務工作,保持促銷商品陳列及庫存豐滿,做好生動化陳列,制定促銷任務完成目標,跟進促銷執行狀況,做好促銷記錄。
活動后:要進行促銷效果評估,對比促銷前和預期效果,進行檢核,總結,分析原因,備檔。對促銷方案中崗位職責、培訓資料、準備工作排期表、話術等進一步修改完善,為下次活動做好經驗積累,對相關人員的工作效績進行考評、獎罰。
錦囊二:讓導購成為你的品牌代言人
眾所周知,導購身處在市場的第一線,直接與市場和消費者接觸。消費者進店后,首先接觸到的是導購,因此導購給消費者提供的服務、留下的印象,可直接折射出品牌的文化、內涵、實力。
在實際操作中,導購身上有雙重身份,一是盡量把自己品牌推廣出去,達成銷售目標,這是營業員;二是了解市場信息,包括顧客的實際需求、顧客對品牌的評價建議、顧客心目中的競爭品牌情況等,這就是市場調研員。凡此種種,都需要導購去把握。而為了要把消費者吸引到賣場來,導購更是要對消費者心理進行分析,從而在賣場貨品籌備、氛圍布置、活動操作上吸引消費者。
總而言之,賣場是品牌展示與推廣的一塊天地,品牌與導購是互動的,而導購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直接影響到品牌建設,甚至是品牌競爭優勢。一個企業,擁有成功的品牌與擁有成功的導購是分不開的。
歐陽寄語:
最好的促銷方案不是來源于創意人員的腦袋,而是來源于終端。
- 該帖于 2014-11-19 15:2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