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uture富基融通董事長兼CEO 顏艷春
每個人都有很多兒時值得回憶的東西,恰同學少年揮斥方遒的書生意氣,早已化作云煙。也許是年紀大了,我時常想起小時候在四川南充老家的許多往事。不必說嘉陵江的漿聲船影,小山村的晨曦牧歌,暮色炊煙,也不必說家鄉蘆溪河緩緩東去的小橋流水。
單說小時候過年,我最快樂的事情不僅是能吃上一年吃不到的豬頭肉,還能看到生產隊的鄉親們全部跑到我們院子來聽我爺爺講那些古代久遠的故事。從《隋唐演義》,《三國演義》,《西游記》,《封神榜》,我聽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
小時候,時常在想,我長大了一定要當一個偉大的評書家,這個想法讓我有一段時間,特別有些著迷。我爺爺是我們那里著名的鄉鎮醫生,看病從來不收鄉里鄉親的錢。爺爺說,做人要善良。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上。
我父親那時是鄉村民辦教師,把我們三姊妹全部培養成大學生,當時在我們南充引起轟動。我這一生收到的大部分信都是我父親寫的,每封信的最后,總是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注意身體。如今,我們的本錢都還挺結實的。
他老人家特別熱愛教育,一干43年才退休。我哥讀小學的時候,我爸的工資也有8元了,但我母親說,家里窮,她得去干活,沒法帶我。所以我2歲多的時候,我父親就開始背我到學校。
上課的時候,父親把我放在黑板底下,天天耳濡目染,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朗朗的讀書聲和課間操歡樂的尖叫聲,至今猶在耳旁。以致后來,我特別喜歡上學,從春天到冬天,無論刮風下雨,還是雪花紛飛,我一年四季經常光著腳去上學,勁頭十足。
不知道是哪一年,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紀實文學發表,它有如旋風般震撼著我幼小的心靈,陳景潤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自那以后,我的數學不知道為什么就開始特別地好,一直到大學高考,我都是年年拿第一。
我家里窮,我小時候賣過豬肉,賣過牛仔褲。我有三個兄弟姐妹,到我上學的時候,我那偉大的母親,起早貪黑就開始養豬,養蠶,貼用家補。我母親是一個樂觀的人,她經常說,看到這些娃兒有出息,干活都帶勁。現在很多人說我是“陽光少年”,可能是受我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
記得11歲的時候,我就到鎮上第一次陪我爸我媽去賣我們家養的豬肉,我主要負責收銀,有時候也會吆喝兩嗓子,我可能是那個時代年齡最小的收銀員了。這一年,產品為王,豬肉短缺,一個上午就賣掉了,我們三姊妹下個學期的學費籌齊了,我們那天特別高興。
到了第三年,競爭開始激烈起來,賣肉的多了,我們的肉當天還有不少,晚上放在親戚家,第二天早上拿出來賣的時候,當時沒有冰箱,肉已經不新鮮了,只能賤賣了,第一次體會到生活的艱辛,庫存是萬惡之源啊。
1984年我中國科大差幾分,落選,只能上第二志愿:重慶大學。我發明過漢字編碼,可能比五筆字型輸入法還早,大二那年,我17歲,我作為唯一的學生代表參加全國漢語工作會議。后來,我和同學一起賣過牛仔褲,喇叭褲。
第一次去街上,不好意思,怕被同學和老師看見,就找沒有人的地方擺攤,賣了一天,一條也沒有賣出去,后來就干脆不要面子了,走到鬧市區,很快就賣出去了,那時不知道零售業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選址是多么的重要。
后來,賺了錢后,我還開過一間叫“雪聲咖啡廳”,每天高朋滿座,大家都不去晚自習,每晚來我這高談闊論,鬧熱程度不比現在中關村的3W咖啡館差。買單的時候,可能很多同學高興,忘了,我也忘了。
這間咖啡館,到我畢業的時候,好像就沒有賺過錢,但結交了一堆朋友,這可能是最早的有互聯網免費精神的咖啡館了。現在很喜歡星巴克,每周不去一次,心里空撓撓的。
17年前我和另外三個伙伴,從海口開始創辦了eFuture(富基融通)公司,99年我經常到北京銀泰找沈國軍辦公室要我們的軟件款,后來老沈把他北京的私人房子抵給我。我趕緊處理掉,發了員工拖欠已久的工資。那時,中關村謠傳做軟件做成房東,其實不是謠言,其實就是我們的故事。
來北京多了,我們的視野就開闊起來,我們當時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放棄海南,進軍全國。我記得2000年5月22日重新在北京中關村開始我們的事業,當時互聯網如火如荼,在易凱資本王冉的撮合下,我們基本已經與新浪王志東達成合資干電商的計劃,后來互聯網泡沫來得太迅猛了,新浪2001年股價跌破1元,他們放棄了這個計劃。
我后來找到汪潮涌幫我融資,最后選擇聯創投資我們,我們又縮回去專注做零售行業的軟件,與互聯網失之交臂,這一錯,就錯過了12年。
經過5年的沖刺,2006年,我們成為第一個在Nasdaq上市的中國軟件企業和第33家在Naadaq掛牌的公司,股價一度從6美元沖破49美元隨著金融危機、中國概念股和軟件板塊的集體陷落,我們的股價目前一直徘徊在5元左右,很多軟件公司已經被迫下市或主動私有化,我們是唯一還在那里的中國軟件企業。
我們真實地經歷了“理想很豐滿、但現實骨感”的殘酷洗禮,重新理解生活,珍惜當下。曼德拉說過,在事情未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最大的榮耀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到后總能站起來。
不管股市如何,今天我們已經成長為亞洲地區最大零售與消費品行業領先的軟件和服務提供商,憑借數十年在亞太及中國零售行業的資深管理經驗與品牌美譽,成功幫助中國寶潔(P&G)、百事(Pepsi)、百安居(B&Q)、GUCCI(古馳)、家樂福(Carrefour)、屈臣氏(Watson)等全球企業打造創新零售應用產品。
并為1000多家零售商(包含45家中國連鎖百強企業,如王府井、蘇寧、華潤、永輝、百麗、都市麗人等)以及最近幾年如日中天的電商巨頭企業,如天貓的超市,京東的物流、易迅的物流、1號店的供應鏈、我買網的后臺,贏得了巨大的、可持續發展的本地競爭優勢。
每天清晨起來,對零售業充滿著激情,我滿腦袋里面裝的全是零售業的大大小小的人和事。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切點點滴滴,把我的生命和零售業緊緊連接在一起,結下不解之緣。現在想想,可能跟我小時候這些經歷有關的吧。
去年6月開始,連續10個月,每天早上5點起來,我把這么多年對全球零售業的洞察和思考的點點滴滴,寫進我今年5月出版的《第三次零售革命-擁抱消費者主權時代》這本書里。今天有數萬家零售和品牌企業的老總的案頭上擺放著這本書,很多企業邀請我去分享這本書的要義。在他們的高管會議上,經常在討論我這本書的內容,也許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
我們依舊相信美好,未來始終值得向往和追隨。3年前,我在紐約參加全球零售大會,住在紐約林肯港喜來登酒店,掏出iPhone手機,和當時在沃爾瑪工作了17年的老夏(現在是我們的首席架構師)一起海聊,這個小小的終端將會對全球的零售業產生什么深刻的影響,我們應該做什么。
經過激烈的頭腦風暴,我們提出了微店的基本概念,那時還沒有中文名稱,我臨時杜撰了一個名字,就叫myStore微店。
mystore到底是什么?也許我們今天還說不清楚,對商戶的價值,對消費者的價值,我們還在探索中。20年前,當全世界每個企業、每個組織都建立自己的網站時,人們越來越難以找到他們,后來出現了Yahoo,Google將全世界已經上網的網站信息通過那個著名的pagerank算法鏈接起來,他們創造了歷史,他們改變了世界。
但是今天,在中國我們還有8億多的消費者,在全球有50多億人在實體店購物,差不多95%的消費仍然在地面店。我平時根本沒有時間陪太太去逛燕莎,每年我可能只有2個小時陪太太逛街。每當想到這里,我心里充滿內疚。
我的媽媽,我的太太每次去超市購物的時候,每次買的東西實際上是差不多的,但面對琳瑯滿目的貨架,找到自己的商品,好難,好難,好不容易找齊了,收款機的隊伍又太長太長。
我的女兒,即使是一個90后的女孩,我記得曾經要買一個衣柜,她也不愿意逛街,就在網上滿世界去找,我女兒選的衣柜擺放在四五個著名電商網店的購物車里面,我的太太也幫她找,太太選的若干個衣柜也擺放在她逛的兩三個網店的購物車里面。
到了周末,母女倆相聚在一起,打開了一個又一個網店的購物車,花了一整天完成了這次艱巨的選型。
我們的消費仍然不方便,不自由,不幸福。人們的購物體驗,還是不方便,時間不自由,空間不自由,心靈更不自由,經常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過去,沒有一個購物工具能夠將這些相互競爭的商店連接起來,也沒有一個社交工具將母女倆和他們的購物清單連接起來。
今天“myStore我的微店”,能夠將世界上所有的商店連接起來,拆掉世界上所有商店的墻,不需要下載一個又一個每個商店的購物apps,讓人們可以自由的購物,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我們希望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將擁有一個自己個性化定制的、自己可以做主的私人商店。打開mystore微店,你看到喜歡的品牌或商店,可以通過關注把自己喜歡的品牌放進自己的私人貨架;看到心儀的商品,可以通過收藏,為自己建立多個不同用途的清單,如衣柜、周末清單、常購清單。
如今,亞馬遜,阿里巴巴,京東,他們已經建設成為萬貨商店(The everything store)。未來,“mystore我的微店”,將建設成為每個人的私人商店(The everyone store)。
“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商店,我們也許就進入了一客一店的時代,真正實現我的消費我做主和消費民主。他們的崛起代表了他們的內心需要自由自在的心靈滿足,代表了他們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完成一次購物。
myStore也是連接3到5個購物圈好友或家人的社交商店,就像一個比較純潔的、只有購物圈的小微信。當你打開“我的微店”,你可以為奶奶、爺爺、媽媽、爸爸、丈母娘、太太、女兒或閨蜜、女朋友或男朋友分別建立特別推薦或計劃采購的購物清單,當然也可以與他們像微信一樣地聊天,并分享或推薦合適的商品到他們的微店、微博或微信里。
你也可以聯系賣家,與這個商品的店員或品牌大使展開對話,就像你在她的店里一樣。當人們在微店里面彼此分享的時候,驚喜和發現將無時無刻不再,那是愛在微店里傳遞,那是溫暖在微店里流轉。
從去年9月開始,我們已經邀請了北京燕莎、甘家口百貨、福建永輝、寧波三江、承德寬廣等數百家門店和130多萬顧客一起參與公測,效果斐然,無論客流量,回頭率和每月消費都超越我們的期望。
130萬這個數字,比起騰訊和阿里巴巴來說,是一個卑微的數字。但對我們那些戰斗在myStore第一線的小伙伴們來說,卻意義非凡,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一群普通人,一群?絲的夢想就要成真。
130萬是一個小數字,但卻是一個偉大的開始,我們的夢想是10年后我們將連接10億消費者,今天我們已經完成千分之一,我相信,“myStore我的微店”的這一微步,是人類商業文明的一大步,這是全球消費社會的里程碑。
我們的夢想是把mystore打造成為世界最大的連接消費者的消費宇宙。myStore將是人類獲得消費自由的搖籃,這里將孕育世界最大的連接消費者的社交購物網絡。我們將團結消費者的力量,實現每一個消費者內心對消費自由、消費民主和消費平等的渴望。
mystore這里將誕生世界上最快的自由配送和自提網絡,今天的起點是從連接實體店開始,因為實體店擁有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的消費人群。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把10萬個門店通過云連接起來,并把每個門店的一部分改造成倉庫,成為中國最快的、向未來3公里商圈的消費者提供不超過1個小時的送貨到家的配送網絡以及線上下單、到店提貨的自提網絡,同時我們要賦予門店更大的使命,成為連接消費者情感紐帶和連接消費部落的社交中心和體驗中心。
myStore按照全渠道模式,與零售店的門店庫存同步,支持微店下單,到店提貨,送貨到家的服務;支持每個店員向粉絲發放1對1的優惠券或推薦促銷活動和新貨;也支持到店付款,貴賓通道快支付,銀聯,支付寶,微信和百度等多種支付手段。
以每個消費者的LBS為中心,每個人不管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均可隨時隨地掏出手機,打開自己心愛的myStore私人商店,連接進入附近他身邊3KM商圈的實體店,在他的購物地圖上逛所有喜歡的實體商店或可能的虛擬商圈店。
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這家公司的基因已經開始改變,我們將網聚和團結粉絲的力量,與全世界的消費品企業和零售企業(當然包括我們過去17年積累的1000多家客戶)共同建設這個偉大的充滿消費自由、消費民主和消費平等的消費宇宙。
夢想是一場注定孤獨的旅行,在創業的路上我們已經遭到了不少質疑和嘲笑,將來還少不了更多的質疑和嘲笑。《麥田守望者》有一句經典:“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
我們不僅要為成功鼓掌,也要為失敗喝彩。我們不怕嘲笑,不怕不理解,但是只要我們堅持為消費者獲得更多自由的方向,我們的汗水就不會白留,我們的奮斗就能感動這個世界,感動神靈。
未來是美麗的,東華說過:“我們要和未來談戀愛。”你可以輕視我們的想法愚蠢,但時間會證明這是屬于消費者的時代。
追隨初心,我們將創造歷史。
- 該帖于 2014-12-10 16:2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