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已成“匆匆那年”,無論發生了什么,都已過去,塵封于我們的記憶及存在于互聯網的服務器……新年伊始的2015才是我們要認真思考及全心投入的,“血祭的新年鐘聲”似乎還沒有遠去,明天我們又要忙忙碌碌,重復或開創一些故事來填充2015的時空,而這些故事中大部份都會以“常態”呈現于我們的面前,身處其間就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似乎不曾感覺改變,但持續演進的微創新從未停息,為此付出代價的已有NOKIA、微軟、SONY……我們姑且把這種狀況稱之為“新常態”。
1、“房市”不再熱烈,但尚未冷卻,2015的房市只有“買或不買”,已沒有“炒與不炒”;即便失寵于央府,渡過了黃金白銀時代,房地產行業盈利能力較之傳統制造業仍然會令人艷羨。
2、拜互聯網所賜,中國的社會經濟體系里或許再也沒有躺著就可以賺錢的行業了(即便是銀行,央企,鐵老大),要賺錢必須“動腦子創新,必須學會并習慣于討好用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然后眼巴巴的等著用戶分享與點贊”,這就是傳說中的互聯網改變世界:現在連居委會、街道辦事處都公布QQ群號了。
3、地球人已經無法阻止“電商及移動互聯”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生存的365天了,所有行業都在互聯網化,電商化,從曾經的“一哥”老王,到空調業的“董強人”都食言了,都撤賭局了,因為大家都明白誰都無法打敗趨勢。
4、去LOGO化將越來越多的在普通消費品領域深化,新生代為LOGO買單的意愿日趨減弱,包括APPLE在內都將感到其中的寒意,最終贏得用戶的唯余“性價比及真實可感的綜合體驗”,一領風騷的“快時尚”的成功基本源于這個邏輯。這也正是移動互聯為創新者、為挑戰者提供的豐盛的機會所在。
5、微創新日新月異的移動互聯時代,“基業長青”聽起來是那么的不靠譜兒,與其等著不請自來的“野蠻人”來抄家,不如“果敢的”放下過去,自我革命,重新出發。
6、智能家居成為新一輪投資熱潮,沒有看清未來的傳統“家電家居”大佬們或許在2015年就會頹勢盡顯,倒下或許就在那陣風吹過的一個下午。
7、在轉型中糾結了兩三年的中國經濟注定在2015年不會有太多亮色,7%保或不保都沒有太大的意義。GDP的光環漸褪,投資利器效用遞減,內需拉動為長期之功,出口已無比較優勢,軟著陸并不見得比硬著陸就好,既然大家都知道當前的經濟泡沫幻象的成份更大,與其讓泡沫飛得更高,不如扎一針后腳踏實地來得安心。
8、移動支付開始全面攻城略地,實體銀行卡開始勢微,電子支付開始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些還固守實體會員卡的商家將越來越快的成為“非注流”。
9、電子顯示屏將一統“流量與注意力入口”的江湖,沒有意識到這點,很多的營銷推廣將與目標漸行漸遠。
10、服務及商品的交付只是開始,如何建立和用戶長時期的交互與聯系,持續收集用戶的消費體驗,不斷更新及完善(哪怕是打補丁),才是所有企業獲得更長時期競爭力的基礎。
11、商業地產的發展進入迷茫期,過去的成功已很難復制,體驗式消費知易行難;商業內容(餐飲、服裝、娛樂)的迭代幾乎同步于智能硬件的周期,真正的對手不是隔壁鄰居,而是如何走進消費者的心里。
12、繼百貨凋零之后,超市大賣場的初冬也已經來臨,如何“減肥分身或豐滿業態”融入生活,貼近社區,示好消費者,正在成為零售大鱷糾結思考的正題。
13、智能手機在功能、外觀的創新似乎已到盡頭,在線的智能可穿戴設備將強勢登場。
(歡迎關注原創微信訂閱號《商業這點事兒》,分享推動進步)
(謝尚偉2015年1月3日于華潤24城)
- 該帖于 2015-1-4 9:4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