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 朋友圈一條“加多寶互聯網+嚇壞馬云”的微信鏈接令我一震。內容的核心是加多寶會利用金罐罐身作為載體,與滴滴、韓都衣舍、百度外賣等眾多公司合作,連通消費者場景,創造“端”的價值。我相信這可能是一次突破,接下來,更多的商品“端”會受此啟發,進行自己的互聯網+。
不太知道加多寶互聯網+系統的明細,如果加多寶僅以罐身承載,不知道用戶、也無社群,這樣的互聯網+厚度還不夠,純粹是“端”的出租,對加多寶的來說只是二次打擊能力的提升和利潤池的開發。單單加多寶自身的產品,消費方案豐富度不足,未來加多寶自身會不會轉身為入口平臺,抓取用戶,有待加多寶自身的規劃。
但這一做法確實給傳統企業一些啟發。
用戶即入口,如何利用我們與顧客接觸的一切機會,放大端的價值。這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我們看看商戶的端有無再利用的可能:
1、門店所有銷售的商品,可否變成張貼二維碼的載體?
2、商超的購物袋可否批次個性化印刷?
3、商超的貨架邊緣是否可能進行應用?
4、商超的門外防撞條及廣告位可否變成二維碼墻?
5、商超的廁所前是否可以變成二維碼載體?
6、商超設置的眾多休息椅附近是否可變成二維碼展示區?
7、超市自己做大活動時,提前在自己的商品上加促銷二維碼標貼?
…..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來了,顧客為什么愿意掃你的二維碼?
1、需要發揮設計人員和標題黨的本事了,同時對二維碼做好位置及編號管理;
2、提供真正切中顧客所需的二維內容更關鍵。
這樣,在沒有做任何互聯網動作的情況下,線下實體可以轉變為本社區最大的廣告公司了!如果企業有自己的電視網站,更加可以嫁接第三方平臺業務。只是這樣是不是太過勢利,有待評估。
小小感悟,僅供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