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哥淺談便利店:
今天遇到供貨商介紹認識的幾個朋友,聊起了便利店與電商的話題,索性發個微信與大家一起分享。
便利店起源在美國,發展在日本,現今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便利店基本都是日本品牌,包括7-11,羅森,全家……日本便利店的精細化管理更是得到國內便利從業者所推崇。
淘寶和京東改變了百貨業態的坐商形式,使得消費者可以足不出戶買到心儀的產品,這樣的消費習慣從而帶動了廠家、包裝、運輸、傳界媒體等等整個產業鏈的提升與發展。最明顯的就是電商推動了整個物流體系的改變,中國郵政EMS的滑落與順豐的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ZF是不會打壓電商的,電商的存在決定著拉動內需重要環節。
那么這些與便利店有什么關系呢?歸根結底電商影響不了便利店,天熱了消費者不會因為一瓶水去網購的,旅行的顧客不會因為一支牙刷去網購的,夜間肚子餓了消費者是不會去網購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所以電商影響不了便利店,相反電商的存在給了消費者一個更廣闊產品平臺,產品進入消費者視線的周期被無限拉近,產品的認知度和成熟周期也被縮短,而便利店就是一個展現成熟商品,滿足顧客應急性日常消費的所在,也是滿足年輕客戶群對新奇特產品嘗試平臺,所以電商不會反而可以促使便利店發展,便利店將在未來幾年從一個小小的個體正在逐步撬動整個零售業態的格局。
以上僅代表贏哥自己的觀點。
以后會經常與大家分享便利店的感觸,也希望大家能一起參與討論,指導。
共同見證中國每一天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