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超市的亮點在哪里》,目的呢主要是想說明非食品在鄉鎮超市營銷體系和商品結構組成中的重要性,先不說洗化,小百貨做的好,可以增強零售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辨識度,提升客流和毛利,能夠輔助企業做好市場定位,體現企業對采購渠道的把控能力和寬度。目的如此,可是如何結合數據庫數據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小百貨的組成和定價,這個很多店還做的不是很夠。
去一家小型連鎖超市,店老板三家店,我去了一家,老板與我在賣場里轉悠,走到小家電貨架區,老板說,不知道怎么的,電蒸鍋賣的不是很好,走不動,王總,你說怎么回事啊?!我看了一下商品,質量不錯,品牌也行,一看規格,都是28cm的,這就是問題所在了,我對他說,在鄉鎮,大規格的比較好賣,因為一家人做飯,小的不實惠,不合算,不方便。同時,又調取了其他超市的同類產品銷售數據, 銷售比例是:28:30:32:34=2:8:13:6,也佐證了這一觀點。店老板于是趕緊安排課長跟供應商打電話協調調換事宜。
還有個一個小案例,售賣烤羊肉串。菏澤地區地攤兒文化濃厚,兩大硬菜分別是烤羊肉和地鍋雞,地鍋雞家家都能做,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的改變,很多人喜歡開車去河灘樹林里進行家庭燒烤party,還有的為了衛生,喜歡在家里也弄點烤羊肉串吃吃,但鄉鎮超市甚至縣區超市里,電烤肉串機還沒上柜,烤爐更是沒有,于是我們在自己開的超市里面,進了一批電烤羊肉串機和室外烤爐,賣的相當不錯。很多時候我們售賣東西,前提是我們欲望是什么,把我們的欲望轉換成需求,再把需求變為現實,這樣就會有生意可做了。
很多時候,我們進的小百貨不是賣不出去,而是別人也在賣,顧客不一定從我們這里買而已。我們賣的商品不對消費者胃口,人家怎么舍得掏錢買呢?大家對于消費,還是有一定的勇士精神的,特別是一部分年青人,喜歡嘗鮮,喜歡嘗試新事物和美化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品位,這就為超市開辟新的賣點提供了理論基礎。
- 該帖于 2015-7-15 11:4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