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生活超市,是區別于其他專業店來說的,比如化妝品超市,零食超市等。主要提供人們日常需求的商品和服務。
第一代店就是早期的代銷點,小賣部,不是開放式的,需要什么商品,店東給你拿。
第二代店是標準的標準超市,目前依然存在的夫妻超市,連鎖標準超市。商品按品類擺放在貨架上,顧客可以自由選擇,然后到收銀臺結賬。一般不提供增值服務,或者簡單提供話費充值,公交卡充值,預定鮮花,預定蛋糕等簡單的業務。一般不提供自制食品,或者提供簡單的烤香腸,爆米花等簡單的自制食品。大的企業一般是市級連鎖,或者縣級連鎖,跨市的連鎖企業很少。
第三代店是標準的便利店。購物環境明顯提升,中島采用低貨架(一般是1.35高)。提供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提供更多的自制食品。大的企業有做全球連鎖的日系三巨頭7-eleven,全家,羅森。區域連鎖的喜士多。省級連鎖的美宜佳。還有市級的當地連鎖。
第四代店是目前最流行的概念便利店+。說到底,便利店+其實就是便利店+跨界業態和便利店+更多的增值服務。基本還是圍繞“便利”為主。
第五代店就是社交便利店,除了便利,更好的把社交功能融入進去。由于實體店受網購影響比較大,社交化就成為了所有實體店需要轉型的方向。
社交化怎么做?社交化其實就是把情感融入到便利店中。方式是商品+信息+合作商家的模式。
必備條件,必須做會員卡,把會員系統做到極致,這就是一個大數據。
憑會員卡可以發布各種信息,找兼職,找房子,交友,找老鄉等,在店內服務區做個電子屏。所有信息必須是真實的,會員必須憑身份證,合作商家必須有營業執照。
店內必須提供問路,推薦服務。常見的公交路線,公園,KTV,影院,賓館,火車站,汽車站,地鐵,機場路線。要求店員能記住常用的地址,備用方案是做成一個冊子,記不住的可以快速翻找到。
針對的人群分為,兒童,社區居民,出差人士,外國人,大學生,高中生,白領,外地打工者。
比如融入兒童圖書借閱,只要一次性交50-100元的押金,就可以免費借閱圖書,如有損壞,就要把圖書全額買走。圖書來源可以是捐贈,可以自行購買。屬于兒童社交+家長社交。
針對外國人的,商品上,提供進口食品,一定要在價簽邊放上國旗標示。因為英語是全球通用語言,店內外標示系統盡量用中英文雙語。如果店鋪附近某個國家人比較多,可以在店外做個明顯的標示,提供更多那個國家的進口食品。
針對大學生的,可以提供附近租房信息,兼職信息。
針對外地打工者,可以提供老鄉會,交友信息。
針對公司白領,可以提供進口美妝,出國旅游,高檔餐廳信息。
charleswiz- 該帖于 2015/7/27 8:5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