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過快,物美遭遇反收購
物美控股這些年來揮舞大棒四處并購,先后將超市發、美廉美、新華百貨、浙江供銷等攬入懷中,去年更伺機把觸角伸到百安居、卜蜂蓮花等外資手中,一路也算披荊斬棘。然而就在物美準備更進一步發力的時候,后院起火,新華百貨被資本玩家崔軍盯上。崔軍經過幾輪不斷增持新華百貨至30%份額,與物美持股相比只有0.76%的差距。物美控股權隨時旁落他人。
新華百貨是物美控股06年花1.7億收購得來的,盡管多家實力派公司出價都高出物美,但這并不妨礙物美將其攬入懷中。2008年新華百貨曾經準備收購物美控股在香港上市公司物美商業的股權,實現A股上市計劃,最終因市場原因失敗。但其作為物美控股在大陸唯一的上市平臺,一直深受物美重視。
高速擴張最可怕的是資金的斷鏈與整合的失敗。物美收購的美廉美超市曾經位列連鎖百強。由于急于沖進第一梯隊,結果資金斷鏈淪為被并購的命運。物美控股在銀行的授信額度為72億,到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為了收購百安居在華70%股權,又發債15億。賬款周轉期高達71天,如果通過賬款周轉很可能導致零供關系進一步惡化。持有的新華百貨等股份又早已被質押。新店擴張(特別是會員店)以及未來可能收購華潤旗下樂購門店都需要用到錢,物美新資金來源渠道變得非常重要。雖然年初物美進行了4個月的“全城特價”,以犧牲毛利來加快資金短期供給,但這種只適合發債前的演練,后期資本運作如何跟進?
經過幾輪與崔軍的斗法,物美資金不足的問題逐步顯露,或者說無法向外界宣示其資金的充沛性。崔軍在向監事會要求召開股東會后,如果被拒絕,必然選擇自行召開股東會。這讓物美控股面臨著控制權可能旁落。崔軍的繼續增持,可能超過物美的股份。其朋友圈的鼎力支持又有多少股份到時候會冒出來,現在也未知。
現在就是考驗物美資金實力的時候,除非出現非市場手段。物美若想通過資產注入等方式攤薄崔軍的股份,已經不可能了。崔軍持有股份已經具有一票否決權。
物美不選擇與崔軍達成一定的妥協,則物美帝國被撕開一個大口,以往所有的布局都將重新調整。一旦妥協,則付出的代價過大,甚至新華百貨內部很多問題會被暴露出來。并購做大的企業最怕墻倒眾人推,此時物美再不攘外必先安內,很可能四處起火。
王國平!- 該帖于 2015-9-17 10:3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