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對于百度貼吧“血友吧”的質疑,像寂靜深夜中的燭火將人群中的荷爾蒙聚集高漲起來,旁觀者的義憤填膺和冷漠,友商的興高采烈和嗜血,吧友的無奈和希望,眾人拾柴火焰高讓情緒的宣泄一一得到滿足,但沖動的荷爾蒙改變不了任何人和事。
當年項羽率部背靠漳河,在眾人的絕望之下破釜沉舟,朱元璋能奪下江山也要歸功于在幾次重要戰役中力排眾議。今天的眾人,站在輿論和道德的制高點對百度貼吧點指江山,一干自媒體公眾賬號繼而慷慨激昂,再次讓我聯想到一個古老的話題,眾口是否必定鑠金,三人是否必定成虎?如果道德高點僅僅要靠口水的多寡而定,那么要法律何用,要宗教何用,要四五書經何用?
冷靜之后再來看這個事情,今日公眾對于貼吧的討論實質是一場關于成千上萬個百度貼吧主導權的博弈,是專業機構還是公益機構,亦或是百度、吧主乃至某一個不聞其名的吧友,究竟誰該擁有左右一個頗具商業價值的貼吧之能力?
根據百度貼吧的戰略設計,“專業機構+吧友”是貼吧2015年制定的運營模式,實踐證明這個模式確實可提升貼吧的整體活躍度,然而,本次事件的起因也恰巧出在這個模式上。模式本身沒有錯,只是遵循模式的時候與實際情況出現了偏差。
對此,百度除了恢復血友病吧老吧主的運營權之外,干脆直接宣布所有病種類貼吧全面停止商業合作,只對權威公益組織開放。其實,引入權威公益組織來運營病種類貼吧不只是百度給公眾的交代,更是為貼吧用戶提供更加準確、權威的內容和基于權威機構的點對點溝通體系。
事實上,貼吧官方也一直都在支持一些貼吧的公益活動,例如支持雅安吧吧主在雅安地震期間自發組織的賑災行動,隆堯吧為19歲絕癥吧友捐款等,對于這些容易辨別的公益事件,貼吧官方一向都比較支持。而此次血友病吧事件爆發,算是讓貼吧官方明白了只支持明面上某些貼吧的公益事件遠遠不夠,還得更多的支持那些以貼吧為公益事業主要載體的吧主。
由公益組織出面負責運營這些病種類貼吧,實則是對貼吧內容的極大補充,這在某種層面對百度的移動醫療業務有重要推動作用。如今,市場上有很多專業類的為民眾解決尋醫問診的APP,但這些APP缺少用戶,而百度貼吧有10億注冊用戶,3億月活用戶,現在最缺的是專業豐富的移動醫療內容,此次引入權威機構負責病種類貼吧的內容運營,實則是對整個醫療行業的線上補充。百度此次加強貼吧的病種內容治理或會影響整個原有的線上醫療產業鏈,網友也將因此受益。
在對病種類貼吧的內容建設上,百度與用戶的利益是一致的,至于這類貼吧的商業變現已然不是百度現在要考慮的問題,營收對百度只是小事,有多少專業的內容才是百度該關心的問題。對百度而言,貼吧的價值等同于微信對騰訊的價值、微博對阿里的價值,騰訊這兩年一直仰仗微信這座金礦才能高枕無憂,而阿里欲全資收購微博是為能更充分的打通微博與阿里其他產品之間的協作能力,現在來看,貼吧對于百度的價值或許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專業機構VS公益機構之爭,伴隨著百度的最新政策或許已塵埃落定,未來在公益機構的主導下百度貼吧能否讓一些疾病類貼吧運營更有效率,讓百度品牌變得更為可以依賴,讓用戶體驗更加的飽滿,相信市場會給出答案。
文/科技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