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BAT三巨頭的戰爭也是愈演愈烈,在經過無數次的擴張圈地后,三巨頭的焦點集中到了網絡紅包上,這也是促使網絡紅包能受到眾多網民追捧的重要原因,而這些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來自各自的用戶群。
眾所周知,支付寶的主要業務在電子商務上,百度的主要業務在搜索引擎上,而騰訊的則是一直致力于移動社交,雙方經過長時間的商場打拼,已經在互聯網有了很深的根基,也積累了很多自己的忠實用戶群,而這些用戶群一直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自己的“產品”,一旦產品推出一項新功能,就會立即被自己的用戶群得到利用,不管最后結果如何,而這都離不開“產品”本身的價值。
而在這場紅包大戰中,百度由于發力較晚,紅包戰略好像沒有跟上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節奏,最終這場對決凝聚在了支付寶和微信身上,而派紅包本是春節習俗,原本就是討個吉利的意頭,但經過互聯網巨頭的運作,網絡紅包也早已失去本意,越來越商業化。
網絡紅包的起初或許是單純的
手機搶紅包,開始于2014年中國春節,互聯網某公司的微信平臺推出"新年紅包"應用。
春節,對中國80后、90后來說,除了鞭炮和大大的"福"字,最鮮明的記憶恐怕屬于壓歲紅包了。這一懷舊情結被微信理財通和支付寶錢包地整合到了其新應用"新年紅包"和"新年淘喜"當中,在2014年迎春節的喜慶氛圍中迅速在智能手機用戶中風靡。
手機派發紅包既有游戲性又有互動性,一下子拉近了與親朋好友的距離,增進了情感交流。有親戚朋友會大方地詢問"你搶到了多少紅包",更有比較洋氣的長輩,直接用電子紅包取代了傳統的壓歲錢。在派發紅包間,彼此之間的生疏減少一分,而親切增進一分。
微信紅包開發負責人、騰訊財付通產品總監吳毅說:"希望開發一個好玩、有趣的產品。逗利是、討紅包是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互相之間通過這種習俗讓年味也更加濃厚。微信紅包正是基于這樣的初衷設計的一個好玩的小應用,大家可以在微信里互相祝福,感受新年的樂趣。"
支付寶錢包產品經理伍封也表示,推出這個產品,就是希望在春節期間讓用戶能夠感受到濃濃的年味,"這是真人版的'讓紅包飛',希望大家能夠把年過得更有人情味,不再是群發短信,哪怕只發了一塊錢的紅包,也更有新意。"
從兩位網絡公司負責人的話語中,他們只把網絡紅包當做是春節人們傳播祝福的另一種新方式,但當用戶數急劇增多的時候,原本的單純早已抵不住商業利益的誘惑,祝福的城墻也開始被利益的洪水涌塌。
用戶群體增多,好壞商家都動心
據支付寶方面統計的數據顯示,2014年1月24日"新年討喜"功能上線僅一天時間,就有7.9萬名用戶發起了31萬次"討紅包",而發出紅包的用戶也高達7.2萬人,一共發出了22萬個紅包,總金額超過1800萬元,平均每個紅包都在80元以上。
支付寶的數據顯示,7.9萬名討紅包的用戶中有3.9萬人成功拿到了紅包,成功率高達49.2%,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個討紅包的用戶中就有一個能拿到。
從2014年除夕到初八,超800萬用戶參與了微信搶紅包活動,平均每人搶了4-5個紅包。活動最高峰,1分鐘內有2.5萬個紅包被領取。平均每個紅包在10元內。再看支付寶方面,雖然沒有搶紅包的熱鬧,但一對一的紅包發放模式,讓不少賬戶都"荷包鼓鼓",平均金額超過50元,最大的更是達到19萬之巨。
2015年除夕全天,微信紅包收發總量達到10億次,春晚播出期間微信搖一搖互動總量達到110億次。春晚主持人口播提醒觀眾搖紅包之后,微信搖一搖互動達到峰值:每分鐘8.1億次。
這么強大的數據訪問量,讓不少商家看到了商機,有公德心的商家,開始和紅包企業合作,利用搖一搖派發優惠券等,而沒有公德心的商家或者說是不法商販吧利用紅包戰略開始制定紅包騙局,一個又一個無辜市民被坑爹!
盡管這不是紅包企業希望看到的,但用戶被騙的傷痛已經成為鐵定的事實,如果一定要這個理由的話,那只能牽強的說你的用戶太多了。。。
“商家”,“用戶”兩手抓
介于2015年網絡的紅包的異常火爆,支付寶和微信的紅包大戰也早早打響,尤其是最近支付寶推出的“五福紅包”,讓支付寶一直冷清的“好友”和“生活圈”一下子火爆了起來,微信朋友圈也被各種交換福卡刷屏了,全國人民都在集五福,大家為了平分這2億現金也是蠻拼的。
而拿下春晚獨家互動平臺的支付寶今年顯然是有備而來,并推出了春晚紅包神器“咻一咻”,成為網友爭相“把玩”的功能,我們可以通過“咻一咻”點出我們想要的福卡。而支付寶的這種“咻一咻”玩法也是對微信的“搖一搖”發起了挑戰,因為微信今年搶紅包的玩法和去年一樣,就是搖一搖。
看來今年的春節網名們有的玩了,不是搖到手抽筋就是咻到手發軟。
但是單純的看互聯網公司的紅包是給用戶福利,用戶不管是搖到紅包還是咻到紅包都是自己受益,但從深層次考慮,如果用戶搶到了優惠卷或者其他非現金紅包,就會迫使用戶去消費,而這樣就會讓用戶產生連帶消費,
一旦用戶去消費,就不僅僅去購買優惠卷上的東西,捎帶的去購買一些自己用的上的東西,這樣商家的紅包廣告就起到了效果,不僅得到了銷售產品的利潤還起到了打廣告的作用。
而對于支付寶和微信來說,通過發放紅包,既可以獲得更過用戶的關注,又可以得到商家的贊助,真正的實現了雙贏!
縱觀全局,互聯網運營商及商家的商業大戰,目的是占有更多用戶。
業內人士指出了"搶紅包"短時間如此火爆的三條關鍵元素:"錢+游戲+社交"。微信紅包里包的是真金白銀的人民幣,無論大小,都是可以在銀行卡中流轉、可供花銷的。
而在這火爆的三元素中"關鍵還是社交",微信紅包火爆的根本原因在于2014年微信6億用戶及其中的賬戶關系,微信最大的殺手锏就是關系鏈,通過社交關系,微信正在通過其主要的80后、90后用戶,將大量的70后、60后、50后用戶也拉入騰訊社交圈中。
可以說,在春節紅包這件事的戰略上,微信和支付寶沒有區別,都意在移動支付市場。從阿里和騰訊的戰略布局來看,移動支付入口的爭奪都極為重要,直接關系到二者的生態建設。越多人玩紅包,越多人培養移動支付的習慣,自己的App就會成為用戶移動支付的入口,以后去線下超市、飯店、游樂園等等,就會習慣用某一款App進行消費了。
(微信公眾號:longgfei)
- 該帖于 2016/2/5 15:5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