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實體店曾經是現代商業和時尚生活的引領者和傳播者,在互聯網時代,在電商崛起后,無論是網上的“低成本論”和低價論,還是電商大佬們頻頻占據媒體頭條吸引眼球,消費環境和輿論日益被電商主導,并創造了各種新概念“O2O、全渠道、跨境電商”等等。
在此背景下,實體店大佬們開始變得越來越不自信了,甚至焦慮、迷茫,在社會輿論、在互聯網+政策引導下,或各類服務商的推動下,紛紛開始嘗試電商。
正如樂城股份總經理王衛所說:“他經常會被問及是否有做去電商,如同大齡青年經常被逼婚一樣。”
又如王衛總所說:占了90%市場份額的實體零售,為什么被占10%市場份額的電商給忽悠了,都忙著去做電商?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扎實實體店,讓消費者離不開實體店,我就在你家門口。
實體店本是零售渠道之一,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網購時,當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品牌商被動員去開網店或開拓全渠道時,我們應該更深刻反省的是自身,而不是盲目跟風;實體渠道都還沒做好,線上渠道就能做好嗎?更何況大多數電商都沒賺錢,而實體店的品類管理、價格、服務、精細化經營、門店形態調整、流程和效率優化等都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線上線下各有各的便捷和優勢,實體店在多渠道營銷、多渠道支付上積極布局毋庸多疑,但忘了實體店是實體零售的根本,在“根本”上不積極探索和做出大的調整,而花大力去開拓全渠道銷售和開設網上商城,就“得不償失”了。
有業內高管評價王衛是實體商業的“捍衛者”,昔日有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屢為實體商業代言,今日有樂城股份總經理王衛大聲疾呼,他們都是實體商業的代表,期待有更多這樣的捍衛者,來一起發出更強大的聲音,不僅影響行業,更影響消費者、影響社會輿論;并以“精衛填海”的魄力和勇氣,重拾實體商業的自信,真正做強自我!
(聯商網專欄作者Tomm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