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逛街、購物、看電影,一次滿足多種需要的購物中心近年來成為消費者的新寵。由于強調“體驗式”購物體驗,購物中心正在成為零售商業抗擊電商沖擊的主力軍。
銷售額增幅超百貨
近期,有媒體對零售企業2015年的銷售額數據進行盤點,公布了67家 《2015年主要百貨、購物中心“店王”銷售排行榜》,其中,銷售排名前十的10家企業中,有6家是購物中心。北京SKP以78億元銷售額位列榜首,南京德吉廣場購物中心以70.2億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二,為購物中心之首。
從前十名漲幅表現來看,除了北京國貿商城,其余五家購物中心2015年銷售額較2014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或持平,而百貨類則除北京SKP外,其余三家銷售額均為下降趨勢。67家企業中,50家企業的“店王”屬于百貨業態,14家企業的“店王”業態為購物中心,但在50家百貨業態的“店王”中,有33家百貨出現業績下滑的現象,最大跌幅為-29.13%。購物中心發展的勢頭迅猛,大有超越百貨業之勢。
天虹商場月初公布2016年一季報,公司報告期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1%,同店為-4.30%,其中購物中心平均同店為8.59%,且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53%。長江證券月初發布的《零售業行業2015年報及2016年1季報綜述》指出,盡管商貿整體增速放緩趨勢延續,但從業態結構和區域差異來看,購物中心和便利店仍具備較強增長能力,且新一線城市消費動能表現突出。
競爭力后續乏力
雖然近年來傳統百貨的市場份額逐年下滑、部分項目的業績也在下降,但平均坪效仍是購物中心、奧特萊斯難以企及的。
根據統計,在全國三大業態前30名商業項目表現中,單體百貨的平均坪效高達2.8萬元/平方米/年,購物中心則由于需要大量體驗業態吸引客流,只有少數核心商圈的高端購物中心能匹敵龍頭百貨企業,如南京德基、深圳萬象城、上海恒隆與IFC、北京國貿商城等,平均坪效只有2萬元/平方米/年。
此外,同質化嚴重已成為購物中心發展的瓶頸。消費者黃小姐周末喜愛逛街,她對記者表示,“自己比較喜歡選擇購物中心,因為從吃飯到時尚類商品再到超市日用品,購物中心可以一站式滿足需求。但是常見的品牌這幾個購物中心都有,似乎任何一個連鎖品牌在這幾個購物中心中都是標配,不會特別要去某個購物中心買某個特有的品牌。”
新業態加強競爭力
前幾年受到電商的沖擊,零售業一片寒冬,憑借“體驗式”獲得發展空間的購物中心卻又遭遇了同質化的尷尬。雖然餐飲能夠帶來一定的**,但是如何能讓流動人群在吃飯的時間之外還愿意在商場逗留,形成差異化競爭,已成為購物中心最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佛山,樂從天佑城海洋館與購物中心同期亮相,打造海洋主題購物中心,不僅是單一的商業業態,開展多場海洋科普展等活動,普及海洋生態知識。
目前,全國首個“體育公園式購物中心”在蘇州亮相。中心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除體育館、體育場、游泳館三大建筑外,還包括蘇體廣場等商業設施,預計2017年8月竣工。
各個購物中心餐飲、休閑娛樂等業態比例不斷加大,屋頂花園鬼屋、密室逃脫、海洋館等新業態開始涌現,購物中心逐漸向主題化和精細化轉變,著力在“服務”和“體驗”上挖掘潛力,釋放購物中心的威力。一些知名品牌正在通過多品牌策略做好細分市場,有些品牌也在積極嘗試為小眾群體定制產品,希望在避免同質化的同時又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購物選擇。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