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客流,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量,人氣,更專業一點的說法就是來客數,評價一家商場業績的好與差最直觀的做法就是去商場高峰期時段與平時做一個客流統計,通過數據分析與比較,我們基本就可掌握這家商場客流的多少,其業績情況也就水落石出了。
大家都明白一個簡單的公式:銷售額=來客數×客單價。客流量的多少不僅是任何一家門店在前期選址階段、調查階段、籌備期間以及后期運營期間要核心掌控與關注的問題,也是直接衡量商場業績與競爭力的先決條件。門店客流的下降,直接導致的銷售滑坡,須全力以赴來應對與解決的首要問題。
7.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數據中心(顧客情報管理)。通過客層定位與目標細分,充分研究商圈內消費者動態,迎合消費者求新求變的消費心態,常用的方法有SHOW分析、ABC分析、市場問卷調查、走訪法來確立顧客購買行為的變化與市場趨勢,并以此為依據,做好商品結構調整與對位營銷措施。
總之,客流就像一個商場的魂,競爭的加劇使零售業對客流的把握像霧像雨又像風,需要充分引起零售精英,賣場高管們的重視,才能揚起商業的利劍,決勝千里!原文地址:超市冷柜廠家www.ltsd800.com
如果我是鄉鎮超市店長:
1、找商品:引進本店沒有而競爭對手(同類超市,小批發店)有的暢銷品;
2、找價格:對本店A類商品市調,確保低于或不高于競爭對手,
3、找優勢:確認堡壘商品常年低于競爭對手(洋雞蛋,本地大米等)
4、多營銷少促銷:不要一味地只拼價格,要錯位促銷,他降價,我可以買贈,第二件5折,他按一斤多少錢,我可以一個或一支?元
5、增品類:這個最重要,增加以前沒有的品類(如生鮮,有些老板認為在菜場附近,就不需要生鮮,這個觀點是個誤區)
6、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加大自采范圍;一般是暢銷品或打壓對手的品項,自采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發攪一些好的商品;
7、店內日常管理:略。。。。。
2016-10-06 14:24被設為骨貼,積分加20,金幣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