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單介紹一下灣里書香(Harbook+),當初該品牌進駐芮歐百貨時,正值商場相對艱難時期,該位置也常被用來辦各種展覽,一度讓我以為灣里書香的入駐僅僅是POP-UP STORE合作方式。然而之后這家匯集了設計書店、雜貨、咖啡吧等業態的文創型品牌逐步聚集人氣和粉絲,打造出獨有個性,你可以看到,在灣里書香咖啡吧中下午茶聊天或談公事的客群比同在芮歐的星巴克、SEESAW等其他咖啡店更洋氣、時髦。
灣里書香以及 Normann Copenhagen
由于灣里書香已經經營多時,故不再作過多介紹,本文的主角,是其全新合作的北歐設計師家居生活方式品牌Normann Copenhagen(由于名字太長,故下文中將以Normann替代)。
Normann Copenhagen logo墻和掛鐘以及可愛迷你的凳子
Normann 是一家丹麥的設計公司,以打造原創、大膽和吸引眼球的產品為使命,用精簡的當代設計,經受住時間的考驗。換句話說,其使命是挑戰傳統思維,用偉大的創新設計,化平凡為不平凡。
我們在介紹北歐風設計師家居品牌時總會聯想到這些關鍵詞:簡約、時尚、設計感、生活方式等。我很難用精確的形容詞來對其產品的設計風格進行描繪,但它們就是當今很多年輕人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間變成的樣子。
Normann Copenhagen 家居場景
如果說IKEA給普通消費者做了北歐家具風的認知普及,那如今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已經不滿足于相對廉價的IKEA風,而是轉投于更有品質和設計感的小眾品牌,從而使得類似HAY這樣的品牌越來越開始得到購物中心的認可,并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展示平臺。
Normann Copenhagen 家居場景
而“生活方式”這個標簽,也讓這些品牌在“家具”、“家居”、“雜貨”等品類中游離,其打造的售賣空間不同于傳統的家具店,年輕人更樂于把其作為審美空間,想象自己未來生活的樣子。如今拿著相機去IKEA拍照的人少了,說明消費者的眼界和認知水平在提升,但其實對家居生活產品的需求反而更旺盛。
在 Normann Copenhagen 取景拍照的年輕人
雖然這家開在灣里書香的Normann面積僅200平左右,并不算大,但由于是第一家店,因此被冠以“旗艦店”稱號,相信如果客群定位精準、經營得當,品牌有理由繼續拓展。
Normann整家店的設計規劃相對簡單,三面墻以墻飾及掛鉤等產品作集中式排列,既是陳列也是裝飾,視覺上具有秩序感和色彩感。
Normann Copenhagen 的墻面陳列
Normann Copenhagen 的墻面陳列
Normann的中島道具也是一脈相承,采用同樣的展架進行規則排列在兩側,一側為家居類器皿為主,另一側則是鋪滿文具、禮品等日常用品,彰顯所謂“生活方式”。
Normann Copenhagen 的中島陳列
Normann Copenhagen 的中島陳列
Normann的這部分產品,與灣里書香本身就采購的部分雜貨類產品有品類上的一致以及風格上的不同,想必這也是促成雙方合作的契機,即目標客群的高度重合。
Normann Copenhagen 的中島陳列
今天還在和朋友聊,如今商場應該適當放棄過往的房東理念,更多去挖掘一些與本身氣質相當,目標客群相仿的品牌,把“合作”作為雙方建立關系的準則。市面上不乏有趣的品牌,但好的品牌不會有個傻老板,零售業早已過了依靠擴張獲取紅利的時期,品牌和其載體需要共同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氛圍空間,挖掘最適合自身的客群。Normann劍走偏鋒選擇了灣里書香這樣的“二房東”進行首店合作,但其本身也絕對是商場需要的品牌。
不過據說,美式簡約風已經崛起了,又要與時俱進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