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朋友圈里的一款“販賣時間”的產品,花費5000元,在三天時間之內增粉四十余萬,這或許是所有營銷人所想要達成的“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吧!而其中的核心關鍵點,就是激發了產品的社交屬性!
在互聯網時代,品牌的三大屬性中,社交屬性的作用被最大化的凸顯出來。在過去,一款好產品需要持續投入大量的硬廣告試圖引爆知名度、突破認知的門檻值;但在互聯網時代,借助新媒體的便利性,以具備社交屬性的病毒性內容快速擴散,營銷就具備了“以小搏大”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才能激發產品的社交屬性、策劃一個有爆發力的營銷活動呢?
我們以一個小案例作為導入說明:
在南方發生水災期間,朋友圈瘋傳一張圖片。內容是大水泛濫的時候,餓了么的員工依然劃著汽艇為顧客送餐,這張“應景”的圖片讓許多的網友不禁對餓了么品牌產生了極大的好感,也對其產品所要傳遞的核心賣點有了更感性的認知。這就是一個激發“社交屬性”的典型營銷案例。
策劃一場好的營銷活動并非無跡可尋。
為此,我總結了激發社交屬性的三個重要思考步驟,供大家學習與探討。
一:如何激發出產品的社交屬性?
1、明確功能關鍵詞。
正如上例中,一個產品一定要非常明確其所要傳遞的核心功能屬性,核心要解決的消費問題是什么。如餓了么想要傳遞“及時送餐”的核心賣點(解決就餐不方便的問題),那么當水災事件發生的時候,團隊就能夠迅速地將事件與產品進行結合,制造出專屬的、有病毒性的內容來。又如西鐵城曾經做過一個從高空中扔手表的活動,他們想要傳遞的核心功能關鍵詞就是“堅固”,而這個活動的策劃與執行也都很好的貫徹了這個傳播意圖。
可見,要打造社交屬性、引發病毒宣傳的基礎,是明確核心功能屬性,只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否則就成了嘩眾取寵、叫好不叫座。
2、明確場景關鍵詞
消費場景是“人、物、場景”營銷三元中的重要構成,找到產品與核心消費場景的營銷契合點,才能有效激發社交屬性。
滴滴做過一個“吸血加班樓”的病毒營銷,讓加班狗們來評選加班最頻繁的辦公樓,這引發了加班狗們的極大參與熱情,都積極主動地為自己所在的辦公樓投上寶貴的一票。滴滴打車的便利性、加班打車的消費場景被鏈接在了一起,從而為我們獻上了一個經典的病毒營銷案例。
光有好產品還不夠,只是通過廣告去宣傳產品功能也不夠,一定要基于消費場景去做營銷,讓消費者在場景中去體驗產品、感受產品的差異化。
3、明確社交關鍵詞
通過營銷活動要帶來什么樣的話題討論,要讓消費者產生什么樣的情感共鳴,這是需要事先設計和引導的。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個H5,一打開就是手機里彈出的各種垃圾信息、賬單、騷擾,讓我們感受到我們的生活真是被手機被微信給填滿了,也感同身受我們真是一直在被動而悲劇地活著。H5的最后點出了主題:我們為什么而活、我們的價值在哪、有沒有一次機會?暫停、放棄、離線,觸摸真實的幸福感!這是由東方衛視聯合騰訊視頻制作的《我們十五個》節目的推廣,很棒不是?
社交屬性一定是建立在許多用戶在生活方式、興趣愛好、情感價值等方面的共性的基礎上的;此外,我們相信,人是需要社交,同時也渴望社交的!正如“販賣時間”的案例中,看到別人在賣自己的時間,而且寫著一些詼諧幽默的技能時,自己也總是愿意參與其中(湊熱鬧),并向自己的朋友圈好友展示一番的(刷刷存在感)。
那么,在明確了這三大屬性及關鍵詞之后,如何才能把他們鏈接起來,策劃出有社交引爆力的營銷活動呢?
二:如何策劃出有社交屬性的營銷活動?
1、體系化思維:建立產品專屬的營銷思考矩陣
營銷思考矩陣包含了對產品功能屬性的描述、場景(消費及生活場景等環節)的描述、受眾社交屬性的跟蹤等,并且將這個矩陣的內容盡可能的細化及不斷更新,以確保不會遺漏掉任何一個潛在可引爆的營銷場景。
這是日常營銷工作的重要內容,能有效幫助我們保持營銷的敏感度。
2、要有戰略的高度:打造標志性活動
品牌思維的本質是品類思維,一個品牌只有對應一個專屬的品類才算成功。
同樣的道理,一個優秀的品牌也需要對應著一個特有的、標志性的營銷推廣層面的“聯想”,如勇闖天涯活動之于雪花勇闖天涯產品、雙11之于天貓等。并不一定是說這個“聯想”(或活動)所直接帶來的銷售及獲客等,而是其所建立起來的強大社交屬性的認知,及其所帶來的品牌信任感。
所以,在營銷策劃中同樣要有“占位”的思維,一個標志性的活動對品牌的長期發展很重要。
3、深入生活場景中找亮點:不只是消費場景
深入到目標消費群的生活場景中去,在這些場景中與他們進行溝通,把產品植入進去,就能做到潤物細無聲。
正如一款婚戀產品,溝通的場景不能只是基于狹窄的消費場景本身,更應當觸及到這部分人群的生活場景的方方面面(有許多可挖掘的溝通場景),才能夠真正打動他們。
4、讓活動具備可玩性:游戲化思維
除了PBL之外,我們重點強調的是游戲化的思維方式。正如開篇案例中,活動的設計必須讓你的觀眾(朋友圈好友)愿意主動參與進來(不只是點贊評論),參與的基礎是“跟我有關(我也想要)、好玩(我的朋友也會覺得好玩)、會引發關注(且不會帶來負面認知評論等)”。
所以,設計活動要帶著設計游戲的思維,把你和你的受眾都設身處地的考慮進來,只有大家愿意玩起來,這個營銷才有成功引爆的可能。
三、深入場景,引爆社交屬性
渠道常常在變,但內容永遠為王。好的內容一定是抓住了消費者心理的。
我們強調的營銷對于社交屬性的追求,則是滿足了消費者“融入群體、自我表達”的心理需求(人性使然),是互聯網時代營銷的一把利器。
互聯網時代的開放性,對實效營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林友清認為,我們只要把握了“功能→場景→社交”這三大思考步驟,并且能夠深入到生活場景中,以游戲化的思維去設計營銷活動,那么,相信“激發社交屬性”、“四兩撥千斤”的營銷并非只是天方夜譚。(文/林友清)
- 該帖于 2016/10/31 8: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