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動破衡原則
每一個行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震蕩洗牌之后都會進入一種平衡狀態,既是格局的平衡,也是認知的平衡。各個品牌在短暫的平衡中蓄勢、醞釀,等待著下一輪的爆發,或被消滅。
如果你是挑戰者,一定要主動尋求機會去打破現有市場和認知的平衡,如果等待競爭對手來率先打破平衡,那無疑就意味著災難的到來。我們需要主動尋求破局之道,把當前消費者對行業的認知格局打破,并重新建立起我們所主導的新格局,只有如此才能利益最大化。
好的棋手會計算和引導每一次對抗,他們絕不會把勝敗交托給運氣。對于品牌而言,要在競爭中獲得領先地位,就必須有預設的新格局、新目標,主動出擊、一擊制勝。尤其是在互聯網、移動互聯高速發展的今天,略微的停頓就可能面臨與大勢失之交臂、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后的風險。企業必須時刻保有一顆主動求新求變的心,以攻代守,才能立于不敗。
二、軟肋制勝原則
要打勝仗,就必須找到對方的(或者幾個主要競爭對手,即競爭品類)弱點,比如面對五谷道場“非油炸更健康”,比如九芝堂的“治腎虧、不含糖”,就是針對行業各大品牌共同的弱點而訴求的。
你的競爭優勢是建立在與過去解決方案的對比的基礎上的。因此,你需要在“舊方案”中找“新問題”,這是找到軟肋的關鍵所在。只有當消費者發現過去的解決方案出問題,才可能重新考慮新的選擇。所以,我們要研究市場參與者所提供的各類解決方案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占位及潛在的問題,因為這是我們找到對手軟肋所在的突破口。
三、極速擴散原則
兵貴神速。找準了問題、抓準了軟肋,在經過市場測試和樣板市場檢驗的條件下,一定要迅速出擊,而不應該給競爭對手有準備的時間。
史玉柱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做一個樣板市場,從中去試錯、去找到最佳的訴求點。但是在產品推向全國的過程中,他追求的是集中爆破、極速原則,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多媒體整合傳播迅速引爆市場,讓跟風者無可乘之機。
在價格、渠道等物質層面所建立的壁壘都容易被攻克,最穩固的壁壘是你的品牌所建立的心智壁壘,擁有了它,你就擁有了極大的話語權。所以,如果你的產品、包裝、技術、渠道等并不是百分之百無法復制的話,那么,你一定要想辦法搶在那些跟風者之前到達消費者的心智,并占領它。
四、集中優勢原則
早在紅軍時期,毛澤東就明確地指出:“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戰略上一個拳頭打人”;艾?里斯與特勞特的《定位》理論從始至終要求聚焦、聚焦、再聚焦。
歷史實踐告訴我們,并不是品牌訴求的內容越多消費者就更愿意買單,事實正相反,信息越簡單才越有效。
聚焦包含了主打產品的聚焦、人群的聚焦、渠道的聚焦、資源的聚焦等,而其中聚焦的核心則是“品類聚焦”。林友清認為,只有占據了一個品類,才能成為市場的最大獲益者。圍繞著你的“歸屬品類”,把產品的最主要特點屬性、支撐元素、消費情境等內容表達清楚,品牌就能夠強有力地占據一個市場的主導地位。
- 該帖于 2016/2/12 8:3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