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解讀新零售之一
什么是新零售?
民生 微信bc111246
最近,有關新零售的討論此起彼伏。線上零售企業在講新零售,線下零售企業也在講新零售;馬云老師在講新零售,十三邀的零售大佬們也都在講新零售。贊同的很多,也有反對聲音。
其實,零售業是一個非常需要創新的行業。在當前的行業環境下,更是需要創新,才能突圍。從這個角度上講,大家思考新零售,實踐新零售,創新新零售,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更需要大家從實際出發,從不同的企業、不同的業態、不同的專業進行實踐創新,賦予新零售更加實在、豐富和有價值的內容。
思考新零售、實踐新零售,從目前來講,也有著非常重的現實意義:
--現代零售業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講,行業本身需要換檔升級了;況且,目前百貨、賣場、超市、便利店以及專業店等各個業態都面臨著非常大的問題。有問題,必須要通過創新來解決。
--中國經濟二十年的快速發展,行業環境已經發生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在消費市場、商品市場等重要方面。環境變了,零售行業必須變。
--互聯網零售,經過了快速發展期,目前也面臨許多問題。這也與其特殊的基因、特殊的心態、一群特殊的人、在特殊的環境下的影響,有著直接的關系。其實,零售的本質是相通的,不論是在線上做零售,還是在線下做零售,還是線下線上結合做零售,其核心是一樣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基本零售經濟規律。撇開本質,大講技術,這不是做零售。所以,線上零售,也需要進行變革創新。
什么是新零售?談一點自己的拙見:
----新零售必然是更加注重對商品的分析、研究和管理的:
零售,簡單來講,就是把商品從生產商那里買過來,然后賣出去的活動。因此,零售的核心就是商品。離開了商品的買賣,就不存在零售了。顧客選擇一個零售店的目的就是商品,商品是搭建零售與消費者的核心媒體。
由此講,忽視對商品的分析、研究、管理的零售,絕不是新零售。
商品管理或者講品類管理,就是在面對越來越多的商品的情況下,如何選擇更適合你目標消費者的商品,選擇適合你經營的商品,組合到你的門店。并且通過你的科學的組合管理,打造出優勢品類、目標性品類、豐富性品類、結構性品類。其目的就是吸引消費者、滿足消費求、實現理想的銷售產出。
商品管理、品類管理是一項復雜細致的工作。它既有科學的原則,又有藝術化的創造。從一定意義上講,品類管理代表了零售行業的技術復雜性。
其實,線下零售企業這些年來一直是致力于品類管理,做了很多的努力,由此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目前消費市場在發生巨大變化的情況下,沒有根本性的變革,目前的品類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消費的變化,不能滿足消費的需求,因此需要進行徹底的變革。
線上零售企業總體感覺缺乏商品管理的基因,當然也受線上對商品表現方式的限制。基本是把線下的庫存搬到線上,用幾張漂亮的照片,幾個漂亮的模特來展示商品。基本沒有品類管理的概念。或者講,線上的店鋪,就是目錄式的商品銷售方式。在目前的消費環境下,是極其不適應的。目前僅淘寶就有600萬家店鋪,如果每家店鋪經營20個單品就是1200萬個單品,多么可怕的數字!!!不要說去買商品了,聽聽都可怕。以我自己的線上購物經驗,目前,在線上登錄一家店鋪,一定要進行全面瀏覽,才能淘到合適的、便宜的商品,不然不敢購物。但是如果全面瀏覽,非常浪費時間,非常不便利,為什么?線上門店沒有品類管理基因。
在目前,商品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商品的分析、研究、管理越發重要。不論是線下零售企業的品類管理變革的滯后,還是線上零售缺乏品類管理的基因的問題,都需要通過對商品的分析研究,通過商品管理,品類管理來予以解決。
----新零售必然是更加感知、把握顧客需求的:
零售所服務的對象是顧客、是人。人是最復雜的感情動物。誰能準確、超前把握住顧客的需求,誰就掌握了市場主動。
顧客的需求是在變的。并且這種變化的速度,會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收入的增加越發會加快。
顧客的需求簡單來講分為三個層次:現實需求、潛在需求、個性化需求。現實需求是已經表現出來的需求,潛在需求是已經存在、但尚未表現出來的需求。在目前,消費已經達到一定層次的階段,現實需求的份額在變小,潛在需求的份額在變大,也就是說消費者在逐步產生越來越大的潛在需求,這個市場越來越大,但是這個需求需要零售人去把握、挖掘,你把握住了,挖掘出來了,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如現在已經形成的孕嬰童市場、休百市場、運動市場等等。
其實,對消費的感知、把握,需要零售人的智慧,和零售人對消費的敏感、用心。數據可以用來作指導,數據可以反映當下的情況,數據不能反映未來。未來是要靠人的智慧來預測的。所以不論是線下店的會員管理,線上店的數據推送,他只能是在一定范圍上,幫助企業解決精準營銷的問題,解決不了系統、完整、全面把握消費變化的問題。把握消費變化要靠智慧。
----新零售必然是更加重視顧客體驗的:
零售必然是要以顧客為中心。這是毫無異議的。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消費升級,消費者的訴求、消費方式在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重視消費體驗,建立消費體驗,引導消費體驗是新零售的研究重點之一。
什么是顧客體驗?顧客體驗就是抓住顧客的本質需求。
顧客需求的是芹菜、白菜、豬肉、牛奶、干果、洗發水嗎?不是。他需要的是早餐、午餐、晚餐;他需要的是簡單、快樂、品質的生活;他需要的是健康、運動、旅游、文化、時尚; 他需要的是社會交往、自我實現。
抓住顧客的本質需要,就是掌握了顧客體驗。
其實馬斯洛老師早就告訴我們人有五大需求層次。那么中國的消費者目前階段已經集中于那個消費層次了?肯定大部分已經走出了生存的需求、安全需求這些基本的需求層次了。
把握顧客的消費體驗,就是要把握消費者的本質需求。需要零售人,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經營定位,真正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定位。能夠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感知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的特點。
新零售需要打破以往以自我為中心的經營模式,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以消費場景式、情景化的消費模式。
目前,不論是線上零售、還是線下零售,所進行的商品分類都是按照商品的物理屬性進行的分類,什么生鮮、日配、男裝、男鞋、數碼等的分類,在線上、線下的陳列分區,也是按照商品的物理屬性進行的分區,顧客要選擇購買商品,就要到每個區里去找商品,非常麻煩的找商品。
這種做法,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沒有適應消費者的需求,整個的商品、陳列沒有任何的場景、情景來去感知顧客。
新零售,對于線上、線下零售企業來講,就是去除傳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經營模式,重新建立以場景化、情景化為核心的體驗式經營模式。這是消費者變化的強烈需求,也是新零售變革的強烈需求。
----新零售必然是更加開放、分享、聯合、整合的:
幾千年的零售模式,已經根深蒂固;幾十年的商品流通模式也已經根深蒂固;不論線上還是線下,目前的零售商對于消費者是營銷、促銷;零售商對于品牌廠家、經銷商、設備商各自為戰。零售商對于供應商是“壓榨”,品牌廠家對于經銷商是壓貨,各算各賬、各念各的經。“各掃自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樣的零售模式必然造成的是效率低下,資源浪費,不論是零售商、經銷商、品牌廠家、設備商成本居高不下,最終導致的是所有的環節都是舉步維艱。這種局面必須改變,這種局面已經在改變。
新零售,要徹底打破以往的零售模式,零售不論是對于消費者,對于經銷商、品牌廠家、設備商必然是要建立更加開放、分享、聯合、整合的新的零售模式。必須要建立基于整個行業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零售模式。
零售商對于消費者,必須要打破以往營銷、促銷的觀念與定位,建立與消費者的合作關系,要打破以往簡單的買賣關系,建立起零售商與顧客之間的價值關系,只有有價值的關系,才可以是穩固的和長久的關系。
零售商對于經銷商、品牌廠家、設備商一定要建立更加開放、分享、聯合、整合的新的零售模式。各自為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國家軍隊的改革已經由兵種改為戰區,形成了兵種之間的緊密聯合。零售業也面臨行業的聯合、整合。新零售,必然是更加開放、更加分享、更加聯合、更加需要整合的行業。封閉的、各自為戰的、單打獨斗的零售業需要徹底的變革。
整合的標準就是效率與成本。能構建成一套體系、一套庫存的新零售模式,必將對行業效率的提升、行業成本的大幅降低,帶來歷史的價值。
這個整合,或者是零售商的對上游也就是商品渠道的整合;或者是上游也就是品牌廠家對渠道、終端的整合;或者是平臺阿里、京東之類對行業的整合。整合是必然的。
目前,整合的理念、技術已基本具備,就看誰是整合者。
----新零售必然是全渠道的:
線上零售線下零售水火不相容、相互敵對的局面已經在改變。零售只有一個零售,線上與線下只是渠道的不同,分工的不同,就如品牌廠家選擇KA渠道,或者選擇傳統通路是一樣的道理。
應該講選擇線上做零售,還是選擇線下做零售,最終決定權不在零售商手里,最終的決定權在消費者手里,在市場手里。所以,線下零售抵觸線上,以及的線上零售排斥線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其實,線下零售商要清楚,線上零售是消費者選擇出來的,是消費者需要的,也或者講,是線下店又延伸了新的銷售空間,增加了門店、貨架更大的面積,是機會,不應完全認為是挑戰。線上零售商確實需要好好學習一下線下零售商多年的零售經驗,好好把握零售的本質,一味的排斥,一味地技術驅動也是不可取的。
目前,許多的有志之士,均在致力于融合。新零售必然是全渠道。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
----新零售必然是更加智能化的:
智能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人類進步的表現。新零售必然是智能化的零售,智能化的發展,必將帶來新零售革命性的變革。
智能化不應只是簡單的變革,譬如自動收款機。智能化應該是借助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對零售業的全方位的革新。科技技術的發展,必將帶來零售業更加智能化的發展。
智能零售或者是能夠在對顧客的分析、顧客數據的抓取、信息的有效及時推送、完整的顧客解決方案、后續的跟蹤服務等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的方案。
智能零售必然是針對顧客和商品的智能管理的智能化。是可以有效幫助零售企業管理者減輕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智能化。
譬如基于現在的技術,有規劃:顧客進店--掃描二維碼,或者藍牙技術自動掃描顧客信息--后臺可以立即啟動對顧客的分析—可以立即對顧客手機推送有針對性的門店商品、促銷、會員信息—可以使顧客更快的獲取有效、有價值的信息—顧客休息等待,也可以親自挑選,大大降低顧客購物的復雜程度、降低購物成本—最終建立穩固的顧客關系。
智能化必將是新零售的重要實現手段。
聯商新零售顧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