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手機無論是瀏覽器還是社交軟件統統被支付寶的“圈子”徹底刷頻,對于此次阿里在社交領域再一次發起的攻勢,吃瓜群眾分分上表投降,很多男性同胞表示受不了這樣的大尺度圖片和侵擾,雖然有積分限制,但也不能阻擋去“圈子”點贊和評論,到最后只能是既揮霍了金錢又丟失了老婆。當然,這只是片面和夸張的說法而已,不過話說回來, 阿里在社交方面,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就是不曾放棄也不想放棄,終想分得一杯羹,它為何如此,到底是出于哪方面的考慮呢?我們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作了分析,以便讓大家更能看懂它背后的邏輯。
第一個原因就是社交領域用戶黏性高可以產生更多的盈利收入。
無論是陌陌、微博、微信還是唱吧等等社交屬性比較明顯的產品,往往開始時也只是作為一款鏈接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的軟件基本工具,然而當它的用戶規模逐漸增多,用戶粘性和使用頻次越來越密集的時候,說明它已經在某些方面具備了解決用戶強烈需求的功能,并能由此產生或帶來更多的利益附加回報,具備了溢價的屬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陌陌剛開始在沒有用戶的時候,以打擦邊球,灰色噱頭吸引大量的用戶關注和使用,慢慢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和頻次,到后來基數達到一定規模時開始盈利,做會員,做游戲以及現在越來越火的直播等都成為它的營銷點。這是做社交產品的通性,粘性高,基數大,消費潛力深厚。
作為中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電商平臺,累積著中國最多的消費用戶和商家,但近年來淘寶和天貓的用戶逐漸在流失,向更多的細分行業和電商平臺轉移,如唯品會、蘑菇街、小紅書、聚美優品等。而且用戶的粘性和消費頻次也在遞減,用戶對于淘寶和阿里的印象也慢慢的變成了假貨居多,銷量被刷和虛假數據等。因此,對于阿里而言,必須擴大自己的業務線,增加自己的盈利點,以降低在部分層面上的利益損失,增強自己的競爭力,繼續穩坐巨頭的領頭座椅。
原因之二是阿里帝國除社交之外的其他領域基本都已布局成功,只剩下社交領域未見起色,戰略和方向上肯定會謀有所動。
眾所周知的是,阿里現有業務體系涉及五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就是它最大的核心電商、移動媒體和娛樂生態內容領域;第二個層面是支付寶和螞蟻金服組成的金融領域;第三個層面就是這兩年越來越有起色的菜鳥物流體系;第四個層面是阿里媽媽搭建的數據管理和營銷平臺;最后一個就是阿里的云計算平臺。這五個現在看來,無論從哪個來看,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而言,現在的局和蛋糕做的都是非常的大,根基非常的雄厚,可是,唯獨缺少的就是社交板塊,因此,作為一家在美上市的巨頭企業,豈會放過這個板塊,所以說,實現社交板塊的做大做強將是它必不可少的戰略和業務支撐。一方面,社交領域如果能夠打通或做強,能夠保證用戶不會輕易轉移到其他的平臺,進而也能通過后續眾多的產品和業務保持高盈利和收入,另外一個方面,社交的打通也會為其他幾個層面提供強大的用戶和商家支撐,正所謂一舉多得。
原因之三它原有的用戶規模和層次及其用戶需求足以支撐它來做社交,這也是所謂的用戶需求反推產品研發。
阿里上的用戶,從C端來說具有非常大的優勢,很多都是上班族,月光族的女性,她們是高消費頻次高粘性的用戶群體,以至于后來有些的B端用戶都是在此基礎上而來,她們樂于去看別人的購物評論,樂于寫上自己的購物體驗,樂于去分享,樂于去曬。不同消費水準的用戶當然也喜歡去逛一些不同的品牌體驗店,留下自己的購物體驗,單獨從評論而言滿足不了她們的虛榮感或某些心理層面的需求表達感。從B端來說,更多的商家不只是希望通過過多的燒錢來持續他們的流量和銷售量,他們也希望能夠與自己用戶間建立強的粘性或連接屬性,所以社交的開發就顯得很有必然。雖然之前阿里也曾嘗試過很多的社交產品開發和推廣,但都不太理想,現在勉強能說的過去的就唯有叮叮而言,至少在口碑方面還算不錯。現在短期來看,支付寶具有很強的使用粘性,將社交依賴它之上來做“圈子”,從陌生群體-連接-關系的路子定位和嘗試也許是阿里不錯的選擇之一。
原因之四是未來的商業最終的核心將會是數據,誰掌握了大量且真實的數據,誰就能笑到最后,甚至持續在商界稱霸。
細數這幾年來三巨頭的每一次投資和戰略合作以及自身業務的擴展,無不在給自己擴大眾多場景和行業下的數據量。正如馬云也說過:“阿里巴巴實際上不是一家商務公司,阿里巴巴是一家服務公司,從本質上來講是一家數據公司”。然而很多時候,人們總是顧著阿里巴巴風光的表面和馬云那高大上的商業雞湯和預言,卻忽略了他真實的商業行為本質和目的。
近年來,移動化趨勢俞加明顯,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眾多新興技術此起彼伏,讓人眼花繚亂,同時也加大了巨頭和企業的恐慌,深怕有一天從巨頭寶座滑落,如諾基亞一樣。所以,這些巨頭不約而同的在很多行業尤其是數據量大切細分的行業和業務上加大投資和購并,因為他們知道,未來,無論是多么新興的技術,背后都是依靠大量的真實數據作為支撐,未來的競爭就是大數據的競爭,誰占據了大數據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先機和優勢,而數據的真實性剛好是建立在社交等眾多場景的反饋基礎之上,眾多的維度也就避免了許多虛假數據的出現。
當然,對阿里巴巴而言,除此之外,社交的切入和成功將會在很多的數據維度和層面,對自己的電商平臺的質量評價體系和真實評測及其考核標準帶來更多的價值參考和改進,從而減少用戶的流失,減少違規操作和刷單的虛假交易,促進電商平臺的有利發展。
今天,支付寶成功的用了“圈子”做了一次很好的營銷推廣,至少在短時間內還會聚集更多的用戶群體,從它用戶群體的消費水準和質量層次不是一般屌絲所能夠介入的,進而會給它的社交轉化和留存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和品牌效應。但是,作為長期來看,阿里的社交這張牌會不會延續類似那種陌陌原有的路線,走插邊球以至于將來花大功夫再來給自己洗白“約炮涉黃”的污點,還值得阿里人的有效努力和證明。
未來已來,零售和社交將會繼續高歌猛進,電商未死,數據永生。
嘗試從不同視角和邏輯來思考問題是我們的追求,試圖去揭開和展示每一種事件和產品背后的本質是我們的的目標,我們始終如一。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唯一結論。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若需轉載,請予微信號“飛企電商”聯系。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