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商業地產,正處于從粗放式向精細化,從銷售型向持有型,從單純購物到體驗休閑,從重開發到重經營的轉型過程中。那么面對這樣的轉型,你改如何打造商業地產神級體驗?下面為大家分享的文章,其中提出了可供國內商業地產借鑒的幾點建議。
墨爾本:休閑商業廣場
走在墨爾本的沿海休閑商業街上,一邊是海,停靠了許多游艇(對于國外的好多資本主義國家,富裕家庭大多擁有游艇);另一邊是商業街,大多以餐飲為主。
亮點1:考慮客戶需求——商家比消費者更任性
對于來此休閑娛樂的消費者來說,更愿意坐在室外,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海岸風景。當你看著蔚藍的天空大海,停泊岸邊的一艘艘游艇,心情也會隨之變得十分愉悅。
因此,為了避免海風直吹及海灘沙塵的影響,商家將餐飲外擺區加設帳篷,并用透明玻璃進行圍擋,雖然成本略有增加,但商家這樣的任性正中消費者下懷,消費者的體驗以幾何量級增長。
建議1:國內沿海城市的休閑商業,可以參考此方法提高戶外餐飲區的使用率,增加其經營價值。
亮點2:廣場雕塑,色塊美化——任性的灰色水泥堆
墨爾本的商業街和美國愚人碼頭很相像,在廣場上建造了各式各樣的雕塑,增加了商業街的觀賞性和趣味性。最巧妙的是這些水泥雕塑,平凡至極的灰色水泥堆因為有了五顏六色的色塊裝飾,十分搶眼,而且打造成本很低。
建議2:雕塑小品既可以美化廣場,又可加強商場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性,只要用心,低成本的雕塑也能起到大作用。
亮點3:走道中間用木板條——我們都愛任性的大自然
木板條從視覺和觸覺上給人的感覺都比較溫馨,色調鮮亮造型多變,好的木材還能給人一種有品質的感覺,讓消費者感覺更貼近大自然。
建議3:做戶外商業走道部分可以用木板條鋪設,通過顏色及材質的變化進行區域的分割。或者用以將餐飲外擺區墊高10公分左右,區別于人行過道,提升消費者用餐體驗。
亮點4:商業建筑的一層挑檐設計——下雨天逛街就是這么任性
澳洲部分商業一層采用了挑檐設計,且造型帶有弧度,優雅美觀實用性高,但造價偏高。而國內建筑的邊緣一般是筆直的,下雨天消費者逛街十分不便。
建議4:街區式商業開敞空間較多,日曬雨淋等問題能不能解決直接決定了消費體驗好不好
悉尼:休閑餐飲的水系利用
作為悉尼的地標性建筑,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是旅行必到之處。
這里能夠拍到悉尼歌劇院和海港大橋的全景,同時也是典型的沿海休閑餐飲,它有這么幾個特色:
1、餐飲以沿海外擺區最受歡迎,其有效利用水系等景觀,消費者體驗更好;
2、利用臺階的高低差,提升餐飲場地的層次感,降低消費者空間局促感;
3、夜間通過聲光電的配合,充分利用水系等資源,營造休閑、放松的氛圍。
建議5:國內沿海城市在打造休閑餐飲時,應充分利用周邊資源,最大化地提升消費者體驗。
看到如此美景,有沒有想任性的去旁邊餐飲店美餐一頓,或者到酒吧小酌一杯呢?這可都是商業消費
墨爾本:小鎮露天兒童娛樂
在墨爾本的小鎮一角,有一處露天的游樂場。跟國內不同的是,這里的游玩設施非常簡單,但更適合兒童,也更具趣味性。比如秋千、滑梯、簡易溜索等。游樂場外還設有一處燒烤臺,供小鎮居民自助燒烤,十分的生活化,有這樣的設施,如何不任性?
建議6:目前中國商業廣場上的游玩設施非常少,倘若建造些簡單但是非常有趣的游玩設備,勢必會非常受游客歡迎,帶動商業人流,低成本將會帶來高產出。
布里斯本:城市中的沙灘
這是布里斯本的一個休閑商業廣場,路邊都是餐飲。沿著臺階走下去,竟是一片意想不到的美景!
這是商業廣場打造的人造沙灘,許多人在此休閑、曬太陽。
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來說,周末到海邊度假未免路程太遠,如果城市中有這樣一片綠洲,不是太美了嗎?
建議7:國內大型商業項目可學習國外做法,打造各式各樣的周末休閑場地,吸引消費者前往。
黃金海岸:賓館設施人性化
因為經常出差,入住過的酒店很多,能留下印象的不多,但在澳洲入住的這家酒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1、賓館進門,門口空間不大,但是卻在左邊設置了放置旅行箱的位置,右邊配備保險箱,兩側均可掛衣物,中間是盥洗室;
2、燒水壺的插頭設計了一個環扣,即使插座設計在墻角的位置插拔也十分方便;
3、手紙準備兩卷,避免了經常問前臺索取的麻煩;
4、一般盥洗室中浴缸和馬桶之間都會用浴簾隔開,長期潮濕的環境使得浴簾底部通常都會發霉,十分不衛生。而在這個酒店中,它用玻璃代替了浴簾。而且玻璃是折疊式的,展開正好可以擋住洗澡時濺出的水花。
5、設置多個掛鉤。浴室門后、洗漱臺旁設計了多個掛鉤,方便洗澡時晾掛衣服,非常人性化。
建議8:細節更能體現品質,良好的體驗帶來良性發展。
小結
近幾年,國內商業同質化越發嚴重,競爭態勢也更嚴峻,很多開發商都在苦惱不知道如何去做,其實我們都不需要創新,只需要更多地借鑒國外商業的經驗,結合屬地文化進行模仿即可,重點就在開發商愿意做什么。
- 該帖于 2016/12/11 16:37:00 被修改過